高考作文的啟示
汪銀波
高考作文恰似一面反光鏡,它反射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到底如何;它又如同一副望遠鏡,借助它,我們可以看到語文教學的方向。從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來看,以下幾個方面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值得重視。
一、 注重生活積累
綜觀這幾年的高考作文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在提示語中往往會出現諸如“生活中”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之類的話語。這說明,高考作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極為密切,它要求考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談對生活的的理解和認識。這無形中給我們一種啟示:語文教學要和生活聯系起來。
語文學科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正如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呂叔湘所說:“語文課跟別的課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邊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到語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一枝一葉一世界”,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語文教學中,應改變“語文學習在課堂”這種認識,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外,還要留心生活,關注社會,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認真地閱讀生活這本無字書,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生活即課堂,社會即學校”。生活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文的源頭活水。
二、增強閱讀意識
2004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題別出心裁而富有創意,它把作文和讀書結合了起來,要求考生從孔子等人物或薛寶釵等文學形象中選一個寫一篇作文。這個題目的導向性非常明顯,就是要教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讀書,讀好書,能思考,進而豐富自己的精神家園。它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在注重課內閱讀的同時,更要注重課外閱讀。
選入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在閱讀和鑒賞過程中,只有體會到文章的精妙之處,汲取了精美的語言和表達技巧,才能為寫好作文打下扎實的基礎。但要學好語文,讓學生的視野僅局限于課本中、課堂內是遠遠不夠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它要求考生從古今中外名著佳作中廣泛采擷,汲取精華,提高文學素養,豐富文化知識。這對開闊學生視野,充實學生生活,完善學生自我人格等具有重要作用。
雨果說得好:“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生活中不能沒有閱讀,語文教學中更不能忽視閱讀。
三、 強化思辨能力
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具有很強的思辨色彩。如2006年全國卷的材料“烏鴉學鷹”繼承了前幾年作文的命題思路,讓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運用辯證思維進行審題立意。如果從牧羊人的話“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出發,可以以“正確認識自己”來立意;如果從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所說的話“它也很可愛啊”出發,可以以“勇于嘗試”來立意。可見,命題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是顯而易見的。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方面指出:“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知,思辨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事實上,教材中也不發培養這種能力的例子。如學習了小說《阿Q正傳》后,可以就“在現實生活著要不要阿Q精神”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樣,既有利于發揮教材的潛力,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用發展的眼光、聯系的觀點以及矛盾的觀點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那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就會更有力度,更有深度。
綜上所述,只有立足于生活,以廣泛的閱讀為動力,并賦予思辨的翅膀,語文教學訪客走上夾道成蔭、充滿活力的理想境界。
(2008年3月31日發表于《教師報》)
汪銀波
[高考作文的啟示 高考復習]相關文章:
1.高考復習計劃參閱
3.蟬的啟示日記
4.釣魚的啟示課件
5.
6.登山的啟示日記
7.荷花的啟示日記
8.梅花的啟示日記
9.爬山的啟示日記
10.折紙的啟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