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中,教材分析秦王形象時用“色厲內荏,外強中干”來評定。其根據是當唐雎挺劍而起,準備仿效前人刺殺時,這個曾經怫然大怒,威嚇唐雎“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譏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的秦王,卻變了臉色,面呈屈服,長跪而謝,對憤怒的唐雎一臉討好。教材如此分析,我們的許多語文老師怕也是這樣講解,用“色厲內荏,外強中干”來定性秦王其人吧。
難道叱咤風云的英雄秦王,竟是個吃軟怕硬之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無數歷史英雄,在毛澤東眼中秦王乃是第一個。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七雄分割天下的時局,此等壯舉豈是一個“色厲內荏,外強中干”的人所能擔當的了?我實不敢茍同教參如此分析,更不愿把“色厲內荏,外強中干”這兩頂帽子,隨隨便便扣在一代帝皇之上。于是我帶著學生們試圖去尋找另一個秦王。
公元前238年,秦王舉行冠禮,嫪毐發動叛亂。秦王早已在宮中布置三千精兵,打敗了叛軍。試想秦王如此年輕,面對叛亂已能不慌不忙、沉著冷靜、毫無懼色,更何況滅韓亡魏,在人生的大風大浪中歷練過后的秦王呢?
讓我們再從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中去解讀吧。當圖窮匕見,荊軻抓著秦王的袖子,手執利刃刺向秦王時,秦王是否嚇得屁滾尿流,軟在殿堂上呢?秦王就是秦王,在這生死存亡之刻,他奮力扯斷袖子,繼而跑向大殿廊柱。荊軻何等人也?“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死士也!死士能以一當十。面對死士,秦王能掙脫斷其袖,其力不可謂小。面對追殺,選擇繞柱而逃,其智不可不謂達。御醫投擲藥袋,秦王折身斬斷荊軻一腿,其反應之捷,動作之迅,力量之強,氣概之勇,誰能與之匹敵?秦王太強大,易水邊慷慨悲歌的義士,就只能遺憾地倒在亂刀亂劍之下,讓后人唏噓不已。當我們為這位“義士”、“壯士”、“死士”、“名士”扼腕嘆息時,可曾解讀過秦王之智、之力、之勇、之英雄之氣。荊軻乃刺客,唐雎乃說客。荊軻之匕不懼,又何懼唐雎之劍也?
秦國有悠久的尚武傳統,而不大重宗法制度,國君之位往往“擇勇猛者立之”。由此看來,秦王決非等閑之勇猛者,乃秦之勇猛者中佼佼者也。
秦王自公元前230到221年間,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之策,發動滅六國之戰,最后成為封建皇朝的始皇帝。在歷史上留下如此大手筆之帝皇,豈會害怕一個已被他滅掉了宗國的附屬國的使者?安陵國的命運沒有被唐雎改寫,而中華民族的歷史的確被秦王改寫。色厲內荏之人如何握得動這等寫史之巨筆?
《戰國策》是史書,但這部書歷來為研究者稱頌的是其文學價值,對于它的思想卻眾說紛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過于夸大縱橫家的歷史作用,從而降低了史學價值。難怪文中唐雎的形象巍巍然也,而秦王則“色撓,長跪而謝”,成了一只紙老虎。讀史之人明白此秦王非彼秦王也。
秦王決非色厲內荏之王,然又如何成為外強中干之人?寫史之人使之然也。
教學生質疑,在質疑中求真,在求真中感悟,乃語文教師之責任也。
徐素娟
[秦王色撓是害怕嗎 (人教版九年級)]相關文章:
3.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8.關于害怕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