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語文版九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4-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執教時間:11月16日   (星期三上午第3節)

教學目的:   

知識:1. 積累文言詞語。         

能力:2.準確、明白的翻譯文句。        

      3.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 說理透辟的論證方法。   

德育:4.認識孟子“舍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導讀法、討論法和講讀法為主。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其文氣勢充沛,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二、研習1、2段。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2、讓學生結合注釋,以同桌合作,翻譯第一段。

    老師抄寫重點詞語:

所欲   得兼    舍生   取義    甚于   故   不為   茍得   所惡    患   如使    得生者   何不用   使   何不為  由是    則生     是故    非獨     是心  勿喪耳 

呼爾     與之     蹴爾   不屑 

    3、提問學生譯文句,師生一起來糾錯。

    4、問題探究:

①  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②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③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 “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  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  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為什么不接受別人的施舍?

5、討論并歸納

① 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②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 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魚喻生,熊掌喻義,義高于生,所以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舍生而取義者也”的觀點。

③  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義”而言;“茍得”,茍且得生之意。

④  這里的“所惡”指“不義”而言,即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⑤  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  因為他覺得施舍者的行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師小結:

    第一層,以魚和熊掌為喻,提出舍生取義的觀點。

第二層,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義的原因。從生、死的角度提出為了正義絕不能貪生怕死,這是從正面論證本章主旨。 

第三層:從反面論證了“義”的價值和作用。 如果生命高于一切,那就會不顧“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而實際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這就足以說明義是高于生的。

第四層,總結,指出“義”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賢者不失。 實際上是號召向他們學習,堅守義的操守。

    第二段舉例證明“義重于生”的道理。

三、作業布置

P209思考練習二

 

黃超文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語文版九年級教學計劃

2.九年級語文版教學計劃

3.語文版九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4.語文版小學課件

5.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6.《魚我所欲也》課件

7.《魚我所欲也》教案

8.語文版九下教學計劃

9.八下語文版教學計劃

10.語文版春雨的色彩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