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四首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中重點詞語的音義,把握詩的內容。
2、通過反復吟誦詩歌,能夠體味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四首詩并且能夠熟練背誦。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詩中名句所蘊含的深刻內涵。
2、詩歌的藝術特色。
三、教學時數:二課時。
四、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乏一些偉大的愛國者,他們擁有一顆憂民憂國之心。戰國時的屈原、西漢的司馬遷、唐朝的杜甫,他們堪稱愛國人士的經典范例。他們對待祖國的一顆火熱的心都通過其作品得到最真切的展示。《離騷》、《史記》、《三吏》、《三別》無一不是用真摯的情感凝聚而成的。今天,我們將具體地從杜甫、杜牧、陸游和文天祥的詩文中深切體味到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學習步驟:
1、學習第一首《春望》
(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春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愛國詩篇。
(2)、聽配樂朗誦,然后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有感情地吟誦詩歌。
重點字詞: ┏古義:國都,詩中指長安。
國┫
┗今義:國家。
烽火:古時邊疆在高臺上為報警點燃的火。詩中指戰亂。
抵(dǐ):相當于。 渾(hún):簡直。
勝(舊讀shēng):能承受。數不~數,不~枚舉。
簪(zān):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針形首飾。~子。
(3)、讓學生根據課文注釋,自己獨立理解詩歌的含義。
(4)、在學生自己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由老師和同學共同探究本詩的含義。
A:譯文:國都已被叛軍攻破,祖國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滿眼都是繁密的花草樹木。感傷時事,鮮花使我淚水飛濺,告別家人,鳴叫的鳥兒使我心靈驚悸。戰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連續不斷,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頭上白發越搔越短。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住了。
B:賞析全詩:
讓學生誦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并由老師點撥賞析。
詩一開始以“國破”二字點明時間。“山河在”則是詩人對祖國山河的感情,覺得它依然“在”。次句點明季節。詩人眼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蕪,可見人民離散無人整治。
因為感時傷懷,加之久別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無心觀賞,反而會對花濺淚;即便是聽到悅耳的鳥鳴聲,也無意傾聽,反而會因鳥鳴而驚心。“濺”“傷”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淚水飛濺,鳥使我的心靈驚悸。宋司馬光說:“古人的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春望》詩‘國破山河在’,明無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無人跡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司馬溫公詩話》)
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句。
“烽火”句承上“感時”句,“家書”句承上“恨別”句。詩意上下貫通,自然流暢;感情波瀾起伏,動人心魄。“連三月”,見出戰禍之長;“抵萬金”,極言家書難得。只有親歷戰亂,方能體會這兩句如何真切地表達了戰亂中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心情。“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就是因為它能引起人的共鳴。
杜甫作此詩時,才四十多歲。卻已滿頭白發。眼望京城的頹敗景象,思念遠在鄜州鄉村的妻小,郁結在心頭的苦痛無法排解。只好以手搔頭。這一抓撓,卻又徒增發短衰老之嘆。
(5)藝術特點:這首詩將眼前景融于胸中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清仇兆鰲《杜詩詳注》說:“此憂亂傷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傷懷。下四,春望之情,遭亂思家。”這一評析十分簡要、中肯。
2、學習第二首《泊秦淮》
(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人,唐代詩人,世稱“小李杜”,以別于杜甫。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寫作背景:
六朝故都建康(現在的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帶,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晚唐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聽到酒店歌女在唱陳后主時的流行歌曲。看到煙霧迷蒙、月光凄清的秦淮河,觸景生情,感慨萬端,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抒發心中對世風時局的憂憤。
(2)詞義解釋:
籠:籠罩,動詞。 猶:還,仍然。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以花為曲名,南朝陳后主在位時,生活奢侈,制作《玉樹后庭花》之類描寫宮女美色的歌曲,尋歡作樂。不久,陳朝滅亡。《玉樹后庭花》被稱為“亡國之音”。杜牧的時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著腐敗和糜爛,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猶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
(3)、讓學生誦讀全詩。
A:賞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煙霧籠罩著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著水邊的沙灘。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與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詩的首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畫面。如煙的霧氣,朦朧的月色,籠罩在河面以及水邊的沙灘上。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頭掠過一絲寒意。“夜泊秦淮”描繪了時間和地點,而且照應詩題。“近酒家”三字,則為下文打開道路。
B:賞析“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詩人在船中聽到附近酒樓中傳來亡國之音,怎能不使人產生歷史可重演的隱憂。詩人指責商女其實是一種曲筆,真正汗顏的座中那些點歌的人。這兩句詩是形象化的議論,表達了詩人對世道人心的憂患意識,因而被人們廣為傳誦。
(4)、《泊秦淮》這首詩表面上是斥責歌女,其實是在借題發揮。你認為作者的真實用意是什么?
作者的真實用意是譏諷只顧貪圖個人享樂而而不顧國家安危的晚唐統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決于座中點歌、聽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這幫有權勢的人。他們不以國事為懷,每天聚集在酒樓中欣賞靡靡之音,尋歡作樂,這是在走南朝亡國的老路。因此我們認為作者表面上是斥責歌女,其實矛頭是指向高層的。
(5)、藝術特色:
這首詩的構思細密而精巧。首句渲染氣氛,迷蒙之中透出悲涼;第二句點明環境,在結構上起樞紐作用;后兩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議論作結,針砭時弊,抒發心中的不滿。全詩內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陸游(1125年-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陸游罷官居住家鄉山陰(紹興),抗金收復失地是他不能忘懷的事。他因風雨大作而思緒萬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風雨中飄搖,岌岌可危的現實,又浮起到前線作戰挽救國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風雨聲中入夢,夢境是在前線作戰。風雨聲就把他所處的現實同所存的希望聯系起來了。
2、詞義解釋:
僵臥:躺著不動。 尚思:還想著。
戍輪臺:守衛邊疆。 夜闌:夜深。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3、賞析全詩: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當時詩人的處境: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臥著,但是壯懷猶在,還希望為國家到邊疆去效力。夜深了,大風雨的聲音,激起無限的思緒,為了拯救國家,連夢境也是騎著鐵馬奔向北方去啊。全詩寫出作者至老不衰的愛國豪情。
4、討論“陸游因風雨大作而想到衛國戰爭,他在詩中是如何將兩者聯系起來的?”
詩人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如夢來。”句,自然而巧妙地將自然界的風雨聯想到國家的動蕩,由現實轉為夢境,將滿腔的愛國熱忱轉化為豪壯的詩句。
5、明確詩歌主旨。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情,也飽含壯志難酬的痛切愁思。
6、藝術特色:這首詩語言樸實明快、豪放流暢、通俗平易;表現方法上采用“寄情于夢”。
二、學習第四首詩《過零丁洋》
1、簡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時中狀元,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奉命至元營議和,因據理抗爭而被拘,后脫險逃出,并率兵抗元,兵敗而被俘。在拘囚中,經敵人多方折磨,百般誘降,但臨死不屈,終被元軍殺害。他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愛國詩人。這首詩寫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寫作背景:這首詩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后押經零丁洋時所作。詩的后面附有跋語,說宋朝降元叛將張弘范強迫文天祥寫信勸堅持抗元的將領張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錄這首詩給張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這首詩中慨嘆抗元事業的失敗,表達了寧死不屈的堅強決心。
2、重點字詞釋義
汗青:指史冊。古代用竹簡書寫,先把青竹簡用火烤干水分,以便書寫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赤誠的心。 干戈:泛指兵器。大動~~。
3、合作學習:對照課文注釋理解詩歌的含義。
4、詩歌鑒賞:
(1)說說“惶恐”和“零丁”兩個詞語的妙處。
詩人巧妙地運用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來抒寫詩人的憂慮不安,孤苦伶仃。
(2)討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的含義。
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全詩也因為有此兩句而成為一代名作,千古壯歌。
5、藝術特點:
這首詩將敘事與抒情結合起來,將個人的經歷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最后兩句的議論表現出詩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6.知識拓展,說說你知道的愛國詩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園》)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明戚繼光《馬上作》)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清龔自珍《漫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清秋瑾《對酒》)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毛澤東)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陳慶蓮
[《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教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春望優秀教案
2.邊塞詩歌四首教案
3.清明的古詩教案
4.春望教學課件
8.我愛古詩活動教案
9.古詩春曉教案
10.古詩春曉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