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設計理念】
1、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親身經歷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說,愛說,想說。
2、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多元化。
3、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
4、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寫具體的。
【教學方法】
搜集資料、創設情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1、課前進行一次放風箏比賽。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3、幻燈片:
⑴本課要求會認及會寫的生字。
⑵課文中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⑶古詩《村居》、《紙鳶》、《風鳶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分解目標〗
1、聯系生活,抓住動作和心情說出自己放風箏的經歷。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情境再現
1、回憶放風箏的情景:
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舉行了一次放風箏比賽,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放的?其中還發生了哪些有趣或難忘的事情?(重點引導他們說動作和當時的心情。)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并予以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為學習課文、體會情感奠定基礎。
2、導入學習: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感受與我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先讀得正確、流利,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著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聰明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根據學生的自由述說,相機反饋,長總結概括板書:
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來歸納概括。)
三、朗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思考:
你認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組交流:
將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為“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4、聯系自己放風箏時的情景,說說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⑴指名讀。
⑵說說自己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的。
⑶學生評價,教師小結。
⑷有相同經歷感受的同學齊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再回到課文,他們有朗讀的欲望,樂于表現自己。
四、課堂練習
把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第二課時
〖課時分解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朗讀課文,體會心情的變化。
2、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課文,體會心情的變化
1、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⑴男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學傾聽,比比誰更認真。
⑵通過朗讀和傾聽,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①“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
誰能用“憧憬”說一句話。
②“依”的認讀及“依然”的意思。
(用換詞法“仍然”,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③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
⑷感情朗讀,假設你就是課文中的孩子。
(指導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
2、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⑴輕聲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⑵哪些詞語體現了放風箏的動作?(托、牽、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體現我們當時的心情?
⑶出示重點句: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板書:拼命。)
②想象一下當時我們會喊些什么?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3、體會找風箏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⑴自由朗讀課文描寫找風箏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找風箏的心情。
⑵學生分別找出以下三句話,教師用幻燈片出示: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的坐在田埂上。
⑶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⑷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板書: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哭、垂頭喪氣。
理解“垂頭喪氣”(可讓學生表演),相機指導“喪”字,注意“喪”是平舌音,“喪”字下面沒有一撇。
⑸指名讀,教師范讀,再挑戰讀,齊讀。
教師的示范性朗讀,不僅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更是學生挑戰的對象。
⑹小組討論:
“我們”在水磨坊那兒能找到心愛的“幸福鳥”嗎?
三、識字寫字
1、出示課后橫線上要求會認的5個生字。他們都是你的朋友了嗎?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提示:“磨坊”在本課都是多音字。)
2、出示課后田字格中要求會寫的12個生字。
你認為哪些字最難寫,誰來幫助他?
四、拓展活動
1、交流資料:
同學們,學了《風箏》這篇課文,你們知道“風箏”這個稱呼究竟是怎么來的嗎?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風箏的知識?(檢查學生搜集資料的情況和學生對資料袋的學習情況。)
2、引導學生回憶古詩《村居》,并背誦:
老師這里還有兩首描寫放風箏的詩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讀一讀,背一背。
(幻燈片出示古詩。)
讓學生搜集資料,引導學生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量。
五、課后作業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心情的詞語,互相交流一下。
潘淑紅
[《風箏》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