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花開的聲音”一詞,最早見于一個小學生的作業本。那個天真的孩子用“聆聽”一詞造了這樣一個句子:我靜靜地趴在花園里聆聽花開的聲音。沒想到如此詩意的創造,卻被語文老師判為錯誤,理由是花開的時候沒有聲音。看一看,我們這位語文老師都做了什么呢?或許一個天才的詩人,就因為老師的這一誤判而過早地殞落了,孩子的創造力,曾經就是這樣被扼殺掉的。我想,那孩子能聽到花開的聲音,定然非是用耳朵,乃是用心靈。他是多么地熱愛大自然,熱愛花草樹木以及一切生命啊,他“靜靜地趴在花園里”,許久許久,整個身心都融進去了,自己儼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甚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花瓣。他用心靈跟花兒對話、交流,他用心靈傾聽所有花兒綻放的聲音,他聽到了,終于聽到了--花開的聲音--那是生命蘊育和成長的私語,那是生命美麗與成熟的宣告!只可惜,這樣華美的生命樂章,僅有有限的孩子聽到了,而教孩子的老師,卻錯失了。更可怕的是,由于老師的錯失,漸至于讓孩子們也變得“耳聾”起來,麻木起來,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啊!
多年以來,這個事例一直警策著我。我小心地告誡自己,一定不要做那個“聽不見”也“聽不懂”“花開的聲音”的人。在作文教學這根鋼繩上蹣跚邁步,我反復叮囑自己,一定要走進心靈,平等對話;一定要尊重個性,鼓勵創新,一定要用心靈聆聽花開的聲音。這,已經成為我進行作文教學的基本理念。
聆聽“花開的聲音”,需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湖北咸寧特級教師楊樺講述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高三的學生寫了一首題為《山鷹》的詩,把它拿給自己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趙老師看,遭到了當頭棒喝:“期中考試兩門不及格,還寫什么詩,真是癩蛤蟆……”這位學生并未死心,他忐忑不安地把詩稿拿給楊老師看,楊老師被詩前面的“題記”一下子抓住了心:“山里孩子最喜歡什么?山鷹!我,一個山里的孩子,也像山鷹一樣,有著搏擊長空的雄心與信心。”楊老師透過這“題記”,看到了這位學生閃耀的童心和理想之光!他當即給這位學生一番熱情的鼓勵,并誠肯地指出其缺點以及如何修改。第二天,修改稿很快交來了,楊老師給詩寫了一段評語并連同詩一起寄給山西的《語文報》。不久,《山鷹》發表了,這位山里的孩子也從此像山鷹一樣起飛了,期末考試總成績躍升到前列。像此案例中的楊老師一樣,精心呵護學生的心靈,使其免受傷害,主動地與學生平等對話,力爭讓學生享受高質量的作文評改和指導服務,就是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作文往往是學生敞開心扉,吐露心聲的場所,煩惱了,痛苦了,快樂了……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學生的興趣、情感、個性、意愿、需要和追求等,都可能通過作文這個渠道表現出來,倘若老師站得遠遠地冷眼旁觀,甚至冷嘲熱諷,又怎能聽到并深切了解學生心底的聲音呢?當然,走進學生的心靈,并不僅僅指通過學生的作文被動了解,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教學之前,主動深入地去了解學生想要表達什么,能夠表達什么,他們期待老師教給他們什么,他們需要怎樣的指導服務,甚至進一步了解哪些體裁的文章是他們駕輕就熟、熟練掌握了的(如記敘文等),哪些題材是他們被強迫著一再書寫到如今已經望而生厭了的(如“我的老師”“一件難忘或有意義的事”等),哪些表達方式是他們慣用或很少用,很不會用的……當我們深切知道學生喜歡寫什么,能夠寫什么之后,我們進行的作文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相吻合,才能與學生的興趣和意愿相吻合,才能符合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才能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一句話,才能真正貼近學生。作文教學一旦貼近了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智慧和潛能將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創造力和個性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作文教學過程將真正成為老師和學生心與心交流、互動的過程,煥發出蓬勃的活力!
聆聽“花開的聲音”,還需要尊重學生個性的表達。網絡作家、《第一次親密接觸》的作者蔡智恒在他的小說里曾敘述過一件他中學時代遭遇的事情。他在一篇作文的開頭寫道:我跟朋友約好坐八點的火車去看電影,可是時間快到了,他還沒來。我像是正要拉肚子的人徘徊在廁所內有某個人的廁所外面般地焦急。老師說:你這樣形容焦急不行。他想了想,是不是句子太長了,于是改成:我像是正要拉肚子的人徘徊于有人的廁所外面般地焦急。老師還是說不行。他又想到了《詩經》上的句子“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改成:我拉肚子,想上廁所。廁所有人,于是焦急。這下老師再也按捺不住,倏地站起,“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大聲責罵:笨蛋,形容焦急應該用“熱鍋上的螞蟻”啊!我沒教過嗎?我想不管是真有其事也好,還是作家有意杜撰也罷,故事中的老師是沒有尊重學生個性的表達甚至在扼殺學生表達的個性。眾所周知,每個學生在天賦、智慧、能力、興趣、氣質、行為、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客觀存在著其獨特性甚至獨一無二性,由獨一無二的學生所作的語言表達,所寫的作文,自然是各具特色,千差萬別的。尊重學生個性的表達,就是承認作為獨特個體的學生語言表達的差異性,并根據其差異因勢象形地加以積極引導,從而讓他們的寫作與他們的個性特質相符,變得獨具魅力,自成風格。尊重學生個性的表達,最為重要的是尊重表達的多元性,尊重個人創新。面對每一個具體的學生的具體表達,老師首先要打破教條、突破常規、推陳出新,而不能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一個框框去套,去評判,否則,學生的作文將陷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口一詞的境地,學生的思維將進入定勢的死胡同而無力自拔。高爾基說:“哪里沒有對人的尊重,哪里就很少能有尊重自己的人出生,出生了也活不長久。”對作文教學,我們可以換言說:哪里沒有對表達個性的尊重,哪里就很少能產生有個性的表達,也就很少能有獨具創造力和獨具特色的文章出生,出生了也活不長久。當然,尊重學生個性的表達,不是對學生離奇甚至錯誤的、故弄玄虛的、矯揉造作的表達一味地“放縱”和“遷就”,它的實質是尊重學生寫作地位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主動性,它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老師的引導,相反,老師適時的點拔指導在此顯得尤為重要。
這幾年的作文教學,我一直在向那個“聆聽花開的聲音”的孩子學習。教室是我的“花園”,每一個學生就是那將要開放或正在開放的“花兒”。我走近他們,融入他們,“靜靜地聆聽”,于是,我知道了哪些“花兒”正打著朵兒,艱難地孕育著美麗;哪些正經歷裂心的痛苦,掙扎著沖破花被的束縛;哪些已經完全怒放,陽光下盡展美麗,訴說著快樂與幸福。我的任務,只是給孕育者以養分,給掙扎者以點拔,而至于怒放者,我就變成了欣賞者,給他們的或許僅僅是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用心靈聆聽花開的聲音,孩子們寫作文將不再是苦惱,而是他們生命綻放美麗的需要;老師批閱作文將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欣賞美麗,尋覓芬芳”的愜意!
注:該文發表于《中學語文》2005年第7期。
作者:毛紅宇
毛紅宇
[作文教學:用心靈聆聽花開的聲音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2.作文教學隨筆
5.聆聽世界心情隨筆
8.作文教學的隨筆
9.情境隨筆作文教學設計
10.小學作文教學評價聽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