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創設一種良好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討論環境,誘發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適值巴金老人百歲壽辰之際,引導學生對文學做一點積極的思考、質疑、探究,也算是一份特別的賀禮吧
學情分析
教學
目的 知識與技能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理解作品內涵;2、了解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時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生自讀為主,師生平等對話,合作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感情的誦讀全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重點 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在文中的含義;
難點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關鍵
教具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情景引入
新授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并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文詞兼美、意蘊悠遠的古典詩文,請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歡的詩詞在全班交流。
一、 整體感悟
1、 簡介作者及歷史背景
作者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預習抽檢。
背景簡介:這兩篇作品寫于1942年,時間相隔一天。當時的中國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殺浸淫,抗日戰爭進入了一個比較艱苦的階段。
展示積累的詩詞
了解寫作背景,幫助理解內容
重在培養學生的自讀習慣、方法和能力。
2
5
2、默讀全文
三、探討交流
1、人們常說“飛蛾撲火--自尋死路”,飛蛾長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為何作者卻對它大加贊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為什么卻異常的“懷戀”?
2、在《日》中,作者并沒有具體描繪太陽,卻去寫“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且對飛蛾、夸父進行了高度評價,這與太陽有關嗎?談談你的看法。
四、小結
學習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
根據歷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見解(最好能形成書面文字);找出文中的優美句段并加以簡要說明;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號。
提出問題,引導分析揣摩
提示結合社會背景及作者的精神品質 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讀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進行誦讀,師生共同點評
學生思考回答課題,討論探究合作。
自由發言談感悟
朗讀文章,找出優美句段賞析理解。
鑒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文章的理解或所提問題有可能較為膚淺,適時加以引導
6
3
4
3
遷移運用
板書 日
發光、發熱
飛蛾撲火、夸父逐日
死 不如 生
轟轟烈烈
(對光明的強烈追求)
課后反思
蓮心
[《短文兩篇》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短新聞兩篇教案
8.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9.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日月水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