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魯迅先生,似有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我懷疑無論我怎么下筆都必然扭曲先生的思想。便如先生所言那只死后停在他臉上的蒼蠅,這會是對多年來已飽受誤讀(解)的先生的再一次傷害。特別目前國內關于研究魯迅的著作便已經超過6000本,可謂汗牛塞棟矣。而我對現代文學所知寥寥,對先生的思想更是一知半解之下便發此狂論,實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下凡所述者,我只愿本著嚴肅和小心翼翼的態度來說一說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
我心目中的魯迅,在我開始識字的時候,我所知道姓魯的只有三個。一個是倒拔垂楊柳的梁山好漢魯智深,再一個是班門弄斧中說的那個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魯班,我還模模糊糊的記得有個叫魯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難懂。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讀到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才覺得他充滿了正義感。從此我開始讀魯迅的文章,魯迅便在我心中樹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魯智深還英勇,比魯班還聰明,是一個把雜文視為匕首和刀槍,勇于跟反動派作斗爭的偉人。 在眾多的作家群中,魯迅是突出的一個,也是特殊的一個。與其他舉世矚目的文豪相比,人們不禁要發出疑問:僅僅是寫些短小的結構雜文,小說的魯迅,何以在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放出奪目的異彩?是的,魯迅沒有莎士比亞的累累巨著,沒有盧梭的長篇自傳,也沒有雨果那曲折、動人的小說情節。然而他的確是位偉大的作家,因為他首先是位偉大的戰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卻異常地清醒與敏銳,他不屈地戰斗著、抗爭著,以思想作劍,寸筆為槍,劃存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讀魯迅的作品,實際上是在了解魯迅的為人。他敢罵,罵茍延喘、陰險狡詐的“落水狗”,罵奴顏卑膝,貌似中庸的偽君子;他敢論,論國民眾生的劣根本性,論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劇之源;他敢抨擊,抨擊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擊把孔乙己推上絕路的封建禮教;報敢吶喊,為艱辛而麻木地生活著的閏土,為愛四大權力壓迫的祥林嫂。他嫉惡如仇,使那些反動御用的文人們捉襟見肘,心驚肉跳,使病態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他的幽默中閃爍出睿智與深刻,內中包含的是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 這,就是魯迅。他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發揚魯迅精神,把病態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人人內心中包含著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吧!
魯迅先生,在我懂得什么是人心險惡時,他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偶象。在世人眼中,他總是懷一顆永不妥協的心,冷眼看世界,指間夾著半支香煙。魯迅是說不完的!他的《收獲》開辟的“走近魯迅”專欄,曾一度引起爭鳴,火藥味之濃,在文壇上是罕見的。罵魯迅者有之,捍衛者亦許許多多。這爭論后來延續到文壇之外,在史學、哲學界也很有反響。
在文學上,用余華的話說,魯迅的小說同樣是極為成功的。先生的小說剛剛一問世就達到了新文化運動的高峰,體現出了相當高超的寫作技巧。之后中國文學發展的大部份模式你都可以在先生的小說中找出它的影子。而先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文字還同時具有深刻的思辯性和反思精神。先生的很多批判性和諷刺的東西,算得上中國文化史上的異類,異端。但我們從不缺乏“孔孟朱王”這樣的圣賢,而魯迅便如和鄭和一樣,對中華民族來說都是空間絕后的。(鄭和之后,再無鄭和,先生亦然。)
先寫在為《吶喊》作序時如是寫道: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后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并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魯迅是一道豐碑,長久地屹立在中國文學界,即使在他文字的革命性、政治性遠遠掩蓋過其文學性之后,他也仍然作為一種精神,一個信仰,被后世頂禮膜拜。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魯迅,不可否認的是:魯迅,的確是每個中國人的必修課。因為他筆下的那個世界太真實地反映著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太形象地折射出我們每個人骨子里的東西。研究魯迅的作品,是最好的了解魯迅的途徑,在研讀的過程中,你看清的是一個打著 “中國人”烙印的自己。
魯迅,他是一個民族的標志,他的筆,被毛澤東評為“藏在花叢間的一尊大炮”,看似美好,卻永遠不知深藏危機。氣急時的反語,是他作為一個愛國者的所應當有的悲憤;鋪墊下的伏筆是他所專屬的特點。
他用自己的筆,去批判封建禮教,他寫祥林嫂,他用自己犀利的筆觸,去揭示社會的黑暗,去揭示這個可憐的女人背后,隱藏的是什么。祥林嫂的死,是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必然,是禮教黑暗的所在。人心的冷漠與現實,在他的筆下,永遠也無法遁藏。
不知中年時的閏土,到了最后,是否還會像兒時那樣,歡快地叫聲迅哥,而不是謙恭地拱起手,叫聲“老爺”。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是你離鄉時,望著陰暗的月光,所說的。也許你開始了解閏土,知道了他的苦,明白了他的難,諒解了那一聲從閏土口中說出的那一句言不由衷的“老爺”。
魯迅,沒有在戰場上拼殺,他不會揮劍舞槍,他不會出謀劃策,他不會在戰場上聽著沖鋒的號角去為了祖國拼殺,他不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但他會拿筆,他會指揮文字,他會傾聽著社會現實的鐘聲,用自己犀利的筆桿去抨擊一切社會的黑暗,為這個民族記錄下一段屈辱卻又慢慢覺醒的歷史。
“有的人騎在人民的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你“俯首甘為孺子!,卻受到萬人景仰。
魯迅,你可知道,你攜一片羽帶著作家的憤然與堅強,幻化成高懸的信仰,蕩滌我的心智,豐腴我的思想。搖曳的光束把你瘦瘠的靈魂揉進一輪明月,浮名遮不住你睿智的雙眸,哀傷羈絆不住你奮行的腳步。你的筆桿猶如一把利劍,直刺敵人的心臟。責任在,信仰在,用自己那如椽的巨筆,書寫了一個屢遭欺凌與壓迫,然而已日漸清醒并開始奮起抗爭的民族。
魯迅先生的題辭: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我以這一叢野草,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于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死亡與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去罷,野草,連著我的題辭。ㄒ痪哦吣晁脑露,魯迅記于廣州之白云樓上)
對于魯迅,人們從來都不吝惜“最”這個夸張的字眼,他擁有現代中國最深刻的心靈,最敏銳的思想,最堅強的斗志和最獨立的精神,我認為,魯迅的價值,絕不僅在文學史和思想史上,他還填補了中國歷史上的一項空白,他用自己的人格和藝術濃墨重彩地塑造起一尊凡俗之神。
世紀之交時,似乎為了繼續向世人證明他腦后的反骨生得有多漂亮,王朔炮制了一篇《我看魯迅》,此文取得了預期的轟動效應,有人表示了反感,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和理解,認為此文是對多年來神化魯迅不良傾向的一次反撥,此觀點一出籠,立刻應者云集,他們顯然為王朔的荒唐文章找到一個堂皇的理論支撐,長期在魯迅陰影下的學人好象大大出了一口惡氣,大有說出“心里話”的痛快和歡暢。但神化魯迅,一直到今天,我都認為這是魯迅研究學者做的最成功也最有價值的一件工作。中國恰恰需要這樣一尊神。
中國歷來都是一個不缺神靈的國度。各種各樣的神靈都在這個國度里找到了自己虔誠的信徒,人們在吃飯的灶臺上都供了一座神。迷信和崇拜是中國民眾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民間傳奇里,死去的戀人多半會化作神仙,這里面寄托著大家對神靈世界的向往和迷戀。這些神靈,是最虛幻的真實,擁有實在的權力和至上的威嚴。中國人是畏懼神靈的,私下里說了“大不敬”的話,要忐忑上半天,深怕眾神顯靈,自己遭到報應。長期以來,中國人缺乏有質量的精神生活,缺乏一種“高尚”的敬畏。我們對神靈的膜拜和景仰,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惘惘的恐懼,怕天不下雨,怕鬧水災,怕貧困。
魯迅作為神,是獨一無二的。
他是現實之神,不象寺廟里的神一樣虛無飄渺。
他是腳踏實地的神。他吃飯也睡覺,不是漂浮于藍天白云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
我們需要這樣一尊神,他不是借助政治力量、倫理情感和世俗幻想登上神祉的,他不可能給信民帶來豐收或富足的希望,他手里緊攥的只有兩樣東西,那就是藝術和人格。我時常在想,漫長的中國的歷史中,有沒有哪個人是憑這兩樣東西的完美融合成為神的?沒有。中國神的身上,大多寄托著人們對好日子的美好理想,期望在虛幻的膜拜中收獲實利。魯迅作為神,顯然不具有讓五谷豐登四季平安的魔力,但他終于成為神了,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讓人欣慰的奇跡。
魯迅是一個話題,一個讓人必須嚴肅起來的話題。徐志摩和幾個才女的風月故事可以被電視工作者拿來做上一頓言情大餐,其實魯迅先生和許廣平以及朱安的婚戀故事同樣有蘊藏著不少戲劇因子,但再大膽妄為的編劇也不敢觸及這個題材,先生的冷硬表情鐫刻在國人心中,無法想象魯迅先生柔情萬種的模樣。魯迅先生的家庭生活始終局限在嚴謹的史料考證中,沒人敢附會出一樁風流公案。魯迅是公眾的,他不是一個血肉豐滿的世俗形象,卻是一個鋼筋鐵骨的戰斗的男人。
先生之所以被認為偉大,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先生在持批判態度的表相下是具有懷疑主義和反思精神的,而且有基于對這種懷疑本身的懷疑,并不是一個激進和所謂徹底的“保爾 柯察金式”的瘋狂的“革命者”。歸納前面所言,先生之所以投身新文化運動,加入左聯,痛書時弊,我們從《死火》一文中表現出的選擇從容燃燒,也不愿默默頓滅的態度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先生還說過:“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具有“正視”這種精神。所以先生在批判別人的同時,也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解剖和批判。(見《風箏》)
我對魯迅先生始終存有幾分畏懼之心,我稱之為“高尚”的畏懼。今天,我越來越感受到政治的力量正在削弱,在私人場合里,我聽到過很多關于領袖人物的褒貶,網絡上類似的調侃更不鮮見,如今,在私底下,中國人是敢說話的。但是我發現,很少有人搬弄魯迅的是非。還有一個看似奇怪的現象,無論是學府里的文人一臉嚴肅地為文學大師排座次,還是網絡上嬉皮笑臉的網民關于文化偶像的評選,第一名總是毫無懸念的留給魯迅,其它人要競爭的不過是第二的位置。魯迅早已獲得了廣泛的民意認同,不限地域時空。對魯迅的敬畏已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而我們是多么需要這樣一種敬畏。中國人總是受到批評,沒有信仰沒有追求,活得無根無柢,但畢竟,還有讓我們敬畏的東西!今天的中國需要這種高尚的敬畏,這是人們天性中對崇高、正直品質的親近和肯定。
當然今日中國科學技術和物質生活較先生的時代大大進步了,于是有人眼見經濟崩潰的希臘,冰島;一片蕭索之色的美國,歐盟,日本等資本主義世界,便居然開始懷疑起西方民主憲政的不如咱們來。且不說在國家財富激增的同時,我們還買不起房,看不起病。只是重視單純的物質文明和技術的進步唯生產力論,而忽視人性解放,人權保障和最基本的普世價值。這是進步嗎?先生所說,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的中國,而這樣的中國我們還未曾謀面。所以魯迅先生的觀點是反對絕對,永恒,長久。矛盾只會一個又一個出來。而不能被一次性解決也永遠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矛盾。中國所謂,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等等都有一種對于彼岸世界的追求。成仙是美好的,成佛是美好的,大同世界是美好的,西天極樂的天堂是美好的,共產主義是美好的,而魯迅先生正是告訴了這些都是謊言。那些對現狀不滿者寄往輝煌的過去,也許過去并不如意卻被我們在記憶中自動美化了。異或期望于美好的將來。而將來是什么?是死!人生是一條通向墳墓的路途。并沒有美好的彼岸世界,因為世界上總有著三種人;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在我們想像的這個彼岸世界里,還會有矛盾,還會有斗爭,甚至有新的死亡。
中國農民式的理想主義往往把希望寄于圣人救世,而這種圣人的形相千百年來總是是被包裝或做戲式的形成一種特有的模式,即:生活必然要簡樸;華服美食是必不能沾的;一切情欲也是不合乎農民們的小農式倫理道德的,于是斷然不可貪淫美色;不為天下蒼生夙夜憂嘆,居然觀花賞鳥,撫琴聽松有個人興趣娛樂更是萬萬要不得。于是被捧為圣的人便永遠偉大,光明,正確。他們沒有人欲之私,不食人間煙火,不懂得畏懼,一直戰斗、戰斗再戰斗全然不需要休息更不會娛樂休閑甚至于無聊、無所事事,并隨時準備輕易地為戰斗死去。記得蔣先生關于抗日的問題曾說過:和平不到最后時刻,絕不放棄和平,犧牲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輕言犧牲。如果先生在日本時便一腔熱血去搞了暗殺,那么便也不會有后來的魯迅了。如果每一次都奮起,以死抗征那便是有幾百條性命也不夠的。
總有一些人在嘲笑,說吃魯迅飯的人太多了,關于魯迅的研究專著已汗牛充棟,但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在相當時期內,我們的魯迅的研究是背離文學軌道的,是政治化的。說不盡也走不近的魯迅。等到魯迅研究真的開始接近本質時,開始顧及到文學的精神屬性時,很多人又覺得這個不時髦了,很不屑,研究魯迅不如研究當代作品時尚也容易成名,于是魯迅研究很尷尬,我就沒有勇氣來涉足魯迅研究這個領域,因為我思想的淺薄和毅力的不足,也因為我對能有所發現和提出創見信心不足。但我知道一點,魯迅研究還遠遠不夠,需要人們撥開迷霧撇去泡沫,去深入挖掘屬于中國知識分子最珍貴的精神資源。
魯迅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文學家。正因為他是一個徹底的人,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他成為了神。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追憶
[我心目中的偶像---魯迅(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5.美術教師隨筆
6.教師工作隨筆
7.歷史教師隨筆
8.音樂教師隨筆
9.教師數學隨筆
10.教師研修隨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