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東
3月底的金華之行已經過去十多天,可當時的點點滴滴依然如在眼前,名師大家的精彩課堂仍然時時感動著我。
韓軍老師的《誦讀辨寫》課無疑是一場精神的盛宴!
今天,我再次打開當時用手機拍下的韓老師的課堂錄像,他的獨具魅力的朗誦一下子把我帶回到了當時聽課的現場:四十位學生加上幾百號來自省內外的老師無不被他簡短開場白之后的朗誦深深地吸引,并為之深深地陶醉。
韓老師的“新語文教育”具體主張包括:①語言學與文學并重而更強調文學,②白話與文言并重而強調文言,③舉一反三與舉三反一并重而更強調舉三反一,④分析與吟誦并重而強調吟誦,⑤理解與背誦并重而更強調背誦,⑥散文與詩歌并重而更強調詩歌,⑦崇高、神圣與真實、自由并重而更強調真實、自由,⑧寫實與寫虛并重而更強調寫虛,⑨統一與多元并重而更強調多元,⑩技術訓練與精神培育并重而強調精神培育。(來自《特級教師韓軍:四十回首》)最初接觸韓老師的理論時,未能更深地理解,只是一直疑惑,如何才能讓學生先積累“三”再反“一”。而反復去“聽”韓老師的課后,我才明白,原來一堂閱讀課可以如此靈活有魅力,原來一篇課文的朗誦可以如此有震撼力,原來一次寫作課可以摒去很多很無聊的技巧分析,而代之以讓學生有所“悟”之后自然在筆端傳達自己的“情”!
反思自己的課,對比韓老師的課,我以為:
1、我的課不夠精簡,拖沓之后是學生只有“舉一”不可能“舉三”。面對《南來北往》一文,韓老師很出乎人意料地在自己的朗誦中做了“手腳”,有意讓學生找自己朗誦中的錯誤,而每一處錯誤則都是事先的精心布置。比如,故意將“奇妙”讀成“美妙”,讓學生明白寫作要辨詞義,要錘煉語言;故意將點題的句子漏讀,讓學生明白寫作要點題旨……
2、我的課欠缺朗讀的魅力,雖然我平常也總是不贊同直接下載視頻代替教師自身的范讀,但由于自身先天條件不怎么樣,因而也難為學生呈現很精彩很有感染力的范讀,而韓軍老師,他的朗誦水平之高,感染力之強,是令所有人嘆服的。我一直很訝異,他是如何做到讓他的朗誦聞名于全國教育界的,直到最近看了韓老師寫的《特級教師韓軍:四十回首》一文,才明白一者是他一直是學校里的播音員,二者是他夢想把語文課改造成一門真正的藝術。而我可能除了先天不足還有后天原因--沒有像韓老師一樣的夢想。
3、我的課缺乏一點高度,有時候僅僅局限于某一篇文章,沒有更多更好的拓展、延伸以及對學生能力的訓練。韓老師的課如行云流水,在誦讀中讓學生品味、分析不同詞語、不同語句、不同表達對文章的表情達意是有影響的。對于這種跳出文本局限,讓學生在讀中悟,以讀帶寫的做法,我很佩服,但同時我也明白,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后的我,得繼續努力。
韓老師的課是大師之課,是大家之課,需要反復品味,常“聽”常新!
[精神的盛宴--再聽韓軍老師的課]相關文章:
5.團結精神的名言
9.工匠精神的論文
10.語文老師開學第一課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