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有自身的很大優點,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我深感目前探究性學習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探究性學習的淺層次、庸俗化”。它表現在語文探究性學習內容的淺層次、庸俗化,主要指探究方向、中心、內容等出現淺層次、庸俗化。這樣的結果往往封殺了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個性與靈氣,使探究性學習成為淺層、庸俗的學習活動。
我在教學中就探究性學習對普通班和實驗班采取不同的方式,結果迥然不同。
在普通班新授 《“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節課,學生感知課文,師生梳理了課文情節后,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哈爾威船長這個英雄人物的理解,我采取這樣的探究合作教學過程:
(投影1):文中出現了許多人物,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試作簡單分析。
(投影2):多數同學都非常欣賞哈爾威船長,認為他是一位英雄,大家覺得在文章中哪一部分最能體現哈爾威船長的英雄特征,他的優秀品質體現在哪些地方?
不可否認這兩個問題設計很有針對性,我設計的目的也是讓學生親近文本,通過合作進一步探究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形象。可是課堂探究效果很一般,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其實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是有縱深的,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在明確了哈爾威船長后,能從文中二、三部分選取精彩片段,略作分析,得出哈爾威船長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等可貴品質。
第二個問題本來是對第一個問題的深化,但是大多數學生回答雷同于第一個問題。
總的來說,通過課堂探究,我感覺到學生已經了解了哈爾威船長這個英雄人物,但是我心中仍然感覺學生的探究不夠深入,對人物的探究、解讀仍停留在表象,也就是探究的淺層次、庸俗化。
為什么會出現類似于這樣的問題?
1、所有問題均是老師提出,學生沒有質疑,沒有發現,學生被動地學習,缺乏主動探究思考,思維停滯、萎縮。
2、在閱讀上,學生讀書,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讀出來的是教師分析過的話,學生在筆記本上所記的也是教師講授的話,沒有學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喪失了自己的話語權。
3、在探究時,教師未能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生未把課文讀通讀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流于形式,學生還未真正產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學生的探究不夠深入。
4、有的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探究,但未能重視給充分的時間展示學生的探究思考的成果和產生的情感體驗。
5、在探究問題設計上,問題過多瑣碎,沒有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問題進行探究,浪費了時間,課堂效率不高。對課文“探究練習”中設計的很好的探究性練習題目置之不理,沒有在課上或課下落實。
得讓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
經過深思,我決定在實驗班采取方法指導。
一、注重教師的引導,鼓勵創新。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發現,引導他們去發現、探究問題,并能由淺入深。
學生在探究中有時淺嘗輒止,滿足于表象,不夠深入,教師應側重引導學生探究那些有目的、有意義的內容,引導有針對性,目的性,探究性,要漸趨深入,讓學生知道它們不是深不可測的,而是可通過學生的觀察或從可靠的渠道進行探究以獲得科學的解決。
我在實驗班上《“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節課時,在感知梳理課文后,我先有目的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通過課堂對話、探討、交流等程序操作,使學生達到親近課文,了解人物形象的目的。
(投影):選取能讓你感動的片段,讀一讀,想想為什么讓你感動,并和同學交流。
(在交流中,我注意到適當加以點撥,適時指點迷津,以防學生進入誤區。教師的指導像撒網一樣,先圍繞一根線撒下去,給學生廣闊的發揮空間,逐漸深入,又適時的收網,讓學生向課堂主題靠攏,以完成學習目標,以防止探究的庸俗化)。
二、讓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
1、讓學生學會確立探究的方向。
語文探究學習應富有語文學科的特點,探究性學習是在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服務,語文探究活動可聯系背景,知人論著,品析人物、品味語言、評價風格。探究活動要在語文實踐中進行,主要有:探題目、探主題、探背景、探人物、探情節、探語言、探構思等。
在《“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中,我先布置了課前探究:
①、欣賞《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樂,寫出自己欣賞時的聯想和感受,準備上課時交流。
②、探究:什么樣的行為稱為:“英雄行為”。
③、上網查找有關介紹雨果的資料。
這樣的課前探究比較有針對性,學生對課文主題、背景、作者有了初步探究,更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
2、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問題意識,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是探究的活水源頭,從而避免探究的淺層次、庸俗化。學會發現問題是開展探究性學習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教師要圍繞語文教材,立足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學會探究。
在《“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
(1)、誦讀法。
(投影):選取你認為場面描寫比較真切悲壯的片段,認真品讀。
(2)、比較法。就是通過語段、詞語、修辭、情感、語體的相互比較,讓學生發現表達的優劣,發現問題進行探究。
《“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課文,我著重引導學生對詞語和情感的探究。
(3)、實踐法。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如組織學生課堂表演、課堂操作、朗誦詩歌、演講等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
在《“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課文教學探究中,我設計了課堂表演這個情節,讓學生模仿哈爾威船長的語言、神態來感受英雄的悲壯。
(4)、聯想法。圍繞文本,不斷發散思維,伸長聯想的空間從課本知識到課外閱讀。
學完課文后,我設計了兩個課外探究:
①、記者訪談。假如你是當年“諾曼底”號上的一名乘客,今天有記者向你問起當年的事情,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呢?
②、和父母說出你聽說或讀過的英雄人物的動人故事。
通過這一個拓展遷移,學生對課文的主題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5)質疑法。在學習過程中,要使學生善于質疑。教師要善于假設矛盾沖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發現問題。
學生很喜歡這個質疑法,我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思考寫下,課后收集,達66個之多,我然后選擇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張貼,再和學生一起探究。
通過實驗、對比,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尤為重要。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讓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思考,養成小組討論、分工合作的習慣,學會圍繞主題搜集資料方法,懂得想象和驗證,實踐的方法。
管強
[用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探究性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個案 (蘇教版九年級)]相關文章:
1.用“引導”造句
10.九年級語文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