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課時
教學目的:
掌握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和心靈建構
教學重點:
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和心靈建構
教學難點:
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和心靈建構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
1、差異性
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主要是在后天實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由于各人的閱歷、學歷及其他實踐環節的不同,帶來了知識、人格、智能方面種種的差異。表現在寫作行為上,每個人在寫作中的得力點就不一樣:有的人得力于生活,有的人得力于學歷,有的人得力于技巧,有的人得力于語言修養,有的人適合于文學創作,有的人則宜于從事其他寫作。
2、變易性
不同寫作主體之間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存在著種種差異,同一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則有著變易性,它時時在產生質的或量的方面的變易。
3、穩定性
對一個作者來說,寫作活動在客觀效果上表現得很不平衡,有時好,有時差,但只要大腦的工作能力正常,而且客觀條件允許,他的寫作活動總要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延續到晚年。
4、可塑性
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除具有差異性、穩定性、變易性,同時又具有可塑性,他可能通過社會實踐及時地調整自己,豐富自己,從而塑造自己。
二、寫作主體的心靈建構
1、主體心靈建構的含義
所謂寫作主體的心靈建構,就是寫作者為了寫出最優秀的文章,自覺地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努力提高自己人格知識智能結構的質量,并不斷挖掘自我,發現自我潛能的過程。
主體心靈建構行為與他的文章表達行為,對主體來說,前者更為重要。寫作主體的創造能力,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容不得半點懈怠與取巧。一個寫作主體,他或許可以中斷一段時間的表達行為(如歌德之寫《浮士德》),但絲毫也木能中斷他的心靈建構行為。他只有不斷地調整、充實、豐富、提高他的心靈建構,才有可能不斷地寫出優秀的文章來。如果忽視或中止了寫作心靈的建構行為,就意味著寫作主體的失落,中國文學史上江郎才盡的故事,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2、主體心靈建構的內容
(一)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知識智能結構的質量
寫作主體的心靈建構,首先就是自覺地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提高這些方面的修養、素質。
對于寫作來說,高遠的人生境界、廣闊的胸懷視野、深刻卓越的人生識見、充沛旺盛的創造激情、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氣,乃至獨特優美的個性氣質,是理想的人格修養。
寫作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最終追求的是要有序地表達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卓越的人生見解。因此,它要求作者具有高遠的人生境界、廣闊的胸懷視野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力。他應該將廣袤的宇宙、人生、民族、國家納入自己的心胸,而不應該是為了一己的利益而奔走呼號。他應該生活在廣泛、合理的參照系里,而不應該是一葉障目的井底之蛙。他應該對現實保持著新鮮卓越的識見,而不應該是浮在現實生活的表層。
寫作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它最需要的是創造性。寫作主體應該是充滿創造激情和創造力的人。
寫作作為一種獨立的、艱苦的勞動,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是異常艱苦的。
廣博深厚的知識對寫作來說同樣是需要的,將宇宙、社會、人生納于眼底,將社會人生、科技文化、思想理論知識涵蘊于心中,將歷史、現實、未來涵蘊于眉睫,融廣博與精深于瞬間,這是寫作主體知識結構的理想品質。
(二)對自我的不斷挖掘,不斷發現。
在寫作領域,一個作者,想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每種文體都有所成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作者只能依據自己的條件,找到幾種切合自己的文體,以施展身手。
就寫作成才的情況看,各人機緣和得力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功在不舍,有的是功成于勤;有的是訓練有素,有的是多難興才;有的是得益于學識,有的是得力于生活;有的是重點突破,有的四面鋪開;有的是擅長于感覺與想象,有的得力于縝密與理智--這其中莫不有一個“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發現自我,尋找自我”,是寫作主體能動性、自覺性的一種表現。
寫作主體的心靈建構,意味著人在寫作活動中的自覺性、能動性、目的性、選擇性、超越性。他不僅僅是作為寫作行為的主體力量,還直接參與了自己人格的塑造和命運的設計。一個作者,如能充分地意識到自身是一個具有無限創造力的自我調節系統,自覺地建構內心雄偉的調節工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展自己的創造才能,就有可能達到前人尚未達到的彼岸。
3、主體心靈建構的途徑
(一)閱歷
“閱歷”這個詞,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歷”,一是“閱”。前者指作者的親身經歷,后者指對社會人生的觀察、體驗。
“閱歷”是寫作主體建構心靈的基本途徑,它對于開闊主體胸襟,形成主體思想,提高主體學識,形成主體個性、氣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又是寫作的基本保障。任何文體的寫作,無一不基于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了解與把握,“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二)閱讀
閱讀對于寫作主體的形成與建構,是非常重要的。離開閱讀,任何寫作主體都不能夠形成。
首先是“語言材料”、“語感”、“寫作技巧”、“文章圖式”以及“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閱讀。
“語感”是建立在詞匯基礎上的一個更為“玄妙”的問題。所謂“語感”,是指作者運用語言時,對語言所持有的特殊的敏感。
要真正地理解技巧,除了一般的、抽象的講述,更需要結合具體文章去感受。如果脫離了文章的具體閱讀,如果不是從作品本身去理解技巧,種種寫作技巧,就成了一種無法了解、把握的東西。
作為主體建構的一種途徑與方法,它本質上是主體對自己的一種自覺的設計與塑造,它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選擇性。閱讀既是主體心靈建構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聚材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一個寫作者,應該將平時的積累性閱讀與臨時的搜尋性閱讀很好地結合起來。
(三)歷練
一個習作者應該怎樣去練筆呢?簡言之,有如下幾點:
1.由易而難,自近而遠
寫作還要由近而遠。所謂“近”,也就是從自己的身邊寫起,從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所感寫起。寫自己經歷的事,寫自己身邊的事,寫起來感受真切,容易上手。
2.注重基礎,磨礪習慣
譬如說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的基本技能,就都要有所歷練和掌握。有些人只重視記敘、描寫,完全忽視議論、說明,邏輯思維能力差,即使搞創作,也難得有所突破。有的人只重議論、說明,認為記敘、描寫是作家們的事,連一個基本事實也敘說不清楚,要寫好議論文,也是很難的。
3.起始摹仿,漸臻創造
由摹仿而創造,是寫作學習一條重要的規律。寫作學習總是從摹仿開始的。老師念一段話,讓我們摹仿著寫一段話;老師念一篇文章,叫我們摹仿著寫一篇文章;或是我們看到了一篇喜愛的文章,摹仿著寫一篇文章。在這個摹仿過程中,我們逐漸地熟悉了一些基本技巧,逐漸掌握了文體的基本特征,慢慢地,也就能獨立地寫作了。
4.持之以恒,追求不懈
有寫作經驗的人都懂得,寫作靠的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它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奢望一次兩次、一天兩天就解決問題。每個有寫作經驗的人都能體會到,寫作是“不懈的追求”,它不能“一勞永逸”,不能奢望努力一個階段,就輕輕松松萬事大吉”。
要將自己的努力維持在某一個目標上,僅僅靠興趣還不行,還要靠意志。意志是人自覺調節自己的行動去克服困難,以達到目的的活動的心理過程,是人的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和獨立性,是實現目的性行為的根本保證。勤奮是獲得知識才能永不枯竭的源泉,毅力是發展才能的風帆。學習寫作,還要通過意志的努力,去克服內在的、外在的困難,以達到既定的目的。
5.志存高遠,繼往開來
學習寫作也有一個立志的問題,“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從心理學看,人的志向是意志的重要部分,一個心理健全的人,他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動和行為都是意志活動。
三、布置作業
1、具體敘述寫作主體的“人格知識結構”的特點
2、簡述習作者練筆應注意的問題。
林云
[寫作教案:第五章 寫作主體論2( 語文版高一)]相關文章:
1.寫作教案設計
2.語文作文寫作教案
10.續寫作文教案龜兔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