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中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維,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以思維訓練為核心,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但是,思維本身是抽象的,思維訓練必須以教材為依據,通過一定的練習形式來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分編型《閱讀》教材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重視思維訓練。這套教材很好地體現了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教材編寫者在思考和練習的設計上獨具匠心,“著重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訓練,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并且注意了計劃性、多樣性、啟發性,以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閱讀》前言)。
全套教材思維訓練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訓練的系統化。教材十分重視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思維方式與能力的變化發展,建立了思維訓練序列。主要表現為形象思維想抽象思維的提升轉化。
全套教材包括“提示與思考”、“自讀提示”、“課堂練習”、“課后練習”和“單元練習”,總共約一千八百多個題目。其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方面的比重(%)大致如下:
年級
比重(%)
思維
初一
初二
初三
形象思維訓練方面
68
54
48
抽象思維訓練方面
32
46
52
從上表可看出,整個初中階段思維訓練的坡度是平緩的,比較適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結構和認識規律,
(二)思維訓練的多樣性。這套教材在設計思維訓練的形式上,力求多樣化。如第一冊的課堂練習,主要有如下同樣類型:比較判斷、分析解說、糾謬復原、選擇摘錄、背誦默寫、片段寫作、聽說復述;課后練習主要有:拼音釋詞、標點造句、詞語辨析、翻譯背誦等等。
適當地使練習形式多樣化,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練習的興趣,保持學生的注意,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如,比較能力、分析能力、找異同點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分析思維的能力。
(三)思維訓練的發散性。思維活動室人類的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更為高級的心理活動,其主導成分是發散思維。愛因斯坦說:“學校的目標應當培訓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可以說,《閱讀》教材的思考題與練習題有很大一部分是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的。特別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材設計了一定數量的“開放性”題目和選擇答案性題目。這類題目幾乎占全部習題的22%左右,數量不小,值得我們作深入的探討。如第五冊《孔乙己》課后練習第二題:
這篇小說簡直是用“笑”貫穿的,你怎樣理解這樣子寫的用意?用“《孔乙己》中的‘笑’”做題目,寫一段讀后感。
再如第二冊《惠崇〈春江晚景〉》有這樣一道題:
反復誦讀“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說說它對你的啟示。
還如第二冊《同志的信任》第三題:
把下邊句子擴寫成二百字的短文:一股悲憤的感情用上了魯迅先生的心頭,他目不轉睛地看完這封信,蒼白的臉色越來越嚴肅。
(四)思維訓練的導向性。初中學生的思維活躍,但具有較大的盲目性,有時候還需要“啟”而“發”之。教材的編者根據課文的知識結構和語言類型,設置了思維訓練點,即在每篇講讀課文前面設計了“提示與思考”,在自讀課文前面設計了“自讀提示”。這些思維訓練點,提示了閱讀鉆研的方向,幫助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如第一冊第一課《回憶我的母親》的“提示與思考”設置了兩個思維訓練點:
1、朱德同志說他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你覺得她平凡嗎?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滿懷深情的文字來紀念她呢?
2這篇文章許多段落直接記敘了母親的事情,還有不少段落寫了作者的思想、經歷,這些不同的記敘,對表現本文的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這些題目,雖然不須書面回答,但是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便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鍛煉思想能力。
過去的課本,即使是現在的統編修訂教材中的講讀課文,都沒有勇氣把課文的思維訓練點這個“底“給亮出來。現在分編型《閱讀》教材的編者大膽地在課文前面明確地設置了思考題,正是體現了“精講多練”的原則,為廢除“填鴨式”、“滿堂灌”的陳腐教法,從體系上作了根本性變革。同時,這種思維的導向,不僅能拓開學生的思維視野,而且有利于克服教學的盲目性,隨意性。時間證明,學生學有目的,教師導有方向,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合理流向。
在練習設計上,教材很注重一步一步地引導、啟發,使學生從中學到科學思維的方法。如《孔乙己》第二題:
一個人的命運和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思考下面一類問題,說說孔乙己的結局是什么,怎樣造成的。
為了引導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教材又設置了如下習題:
1、作者怎樣寫魯鎮酒店的格局?怎樣寫各類顧客喝酒的情形?2、店里喝酒的人和掌柜對孔乙己是怎樣的態度?
3、對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作品是怎樣寫的?
4、“我”對孔乙己是怎樣的態度?和酒客們一樣不一樣?和鄰居孩子們一樣不一樣?
很明顯,回答了這些小問題,那么,“孔乙己的結局是什么,是怎樣造成的”這個大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
《閱讀》教材練習的設計,促使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緊扣教材所設計的思考和練習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
首先,教師要根據系統論和控制論原理,在總體上把握教材設計的思維訓練點,制定出思維訓練的序列。一般地說,初一以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初步培養較低層次的抽象思維能力;初二仍然以形象思維訓練為主,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初三則以抽象思維訓練為主,但仍然要注重形象思維訓練。這是從宏觀上把握教材的思維訓練點,
與此同時,還要從微觀上進一步具體實施有關序列:一是根據形象思維的內部編序(感覺-知覺-聯想-想象)實施訓練。感覺、知覺、聯想、想象每一種形式又可分為若干具體的思維形態,如聯想可分為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等等。二是根據抽象思維的內部結構編序(概念-判斷-推理)實施訓練。抽象思維又包括分析思維、綜合思維、反向思維、分類思維等等。三是根據思維狀態編序(集中-發散-集中,即求同-求異-求同)實施訓練,其中發散思維又包括多向思維、縱向思維、橫向思維和批判思維等等。集中思維又包括選擇思維、肯定評價思維等等。
把握了教材的思維訓練特點后,教師就要在教學中靈活實施。
(一)反向假設,進行異向思維訓練。對于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相反的方向進行假設,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如第五冊《我的叔叔于勒》“課堂練習”中關于菲利普夫婦對于勒前后態度的變化,不妨讓學生反向思考:假如于勒帶著萬貫家私回來了呢?這樣,學生就能更進一步地理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這種訓練有利于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二)比較對照,進行聯想思維的訓練。聯想的生理機制是暫時的神經聯系,教師要及時啟發學生,創造條件,促使這種暫時的神經聯系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如第五期《松樹的風格》“課堂練習”第三題:
請你按下邊幾個方面展開聯想:1.課文中說到了共產主義風格的具體表現,從你的記憶中選出幾個典型的人和事來印證。2.還有什么植物或其他事物可以用來象征共產主義風格?3.如果要找一些事物與松樹的風格作對比,你打算選什么東西?
教師要指導學生盡量從眼前的事物展開聯想,如果學生一時答不上來,可以故意展示粉筆、抹布、黑板擦等物體作提示。
再如《范進中舉》“課堂練習”第一題第五小題:
“吳敬梓對范進持什么態度?和魯迅對孔乙己的態度一樣不一樣,為什么?
對這道題目,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一下范進的遭遇和孔乙己的遭遇,通過對比,就可以發現吳敬梓對范進持嘲笑和諷刺的態度;魯迅對孔乙己除諷刺外,還有同情的一面。這種訓練對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是很有幫助的。
(三)選點突破,培養想象思維的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這種訓練,同樣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如第五冊《書憤》第2小題: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兩句詩歷歷如畫地描繪了詩人曾經經歷過的戰斗生活,如改用散文的表達方式該怎樣說?
對于這樣的題目,學生很可能只是翻譯一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扣住“雪”字,讓學生發揮想象,體會詩的意境,把詩人放到這個途徑中,然后用散文的方式加以敘述。
想象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擴展性的,有組合性的,還有推測性的,教師要根據有關練習進行指導。
(四)答疑辨誤,訓練判斷分析的思維能力。課本中設計了許多判斷選擇題、判斷分析題、改錯題等等,對于活躍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很大的作用。如第五冊《南鄉子》第1小題:
下列句子有兩條解釋,你認為條更切合作者原意?為什么?
(1)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①登上北固樓,神州的風光就可以一覽無余。
②神州望不見,只看見北固樓的一片風光。
(2)……
正因為看不見“神州”,這才引起作者的“興亡”之嘆。在作這樣的訓練時,可以啟發學生討論,教師不宜急急忙忙的拋出結論。
(五)變換角度,培養多向思維和綜合思維的能力。如第五冊《懷疑與學問》課前“自讀提示”:
作者對治學提出了怎樣一個重要條件?這對我們學習文化知識有什么啟發?
這個“啟發”,可以啟示學生練習中舉的學習實踐,深入體會善于提出問題,勤于思考對搞好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己餓學習自覺性,同時,還要努力養成事前思索,不隨便輕信的好習慣。學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談。
“組合”是在頭腦中把若干問題排列、歸類,使學生有一個整體認識。如第五冊《我的叔叔于勒》“課后練習”第二題:
從《孔乙己》、《范進中舉》中任選一篇和《我的叔叔于勒》作比較,看看他們在表現方法上有哪些相似點和不同點。
指導重要的題目,首先要選擇一定的角度,然后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可以列表來回答:
篇目 相同點 不同點
《孔乙己》
《范進中舉》
《我的叔叔于勒》
這種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六)發散收斂,進行求同和求異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既包括求異思維,又包括求同思維。創造性思維活動一般是按求同思維--求異思維的順序多次循環進行的。創造性活動開始,學生的認識往往不很清晰,這就需要求同思維,導出發散點。接著順著發散點,尋求新的多方面的設想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發散的結果并不都是有價值的,因此,在經過了一番活躍的求異思維以后,又得進行求同思維,選取最佳發散結果,從而獲得更高一層的認識。如《事事關心》的“提示與思考”:
這篇文章的題目“事事關心”是不是全文的中心論點?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提出問題,闡明看法的?這種看法今天又什么現實意義?
指導這類題目,就要運用“發散收斂”的訓練方法。第一問:明確中心論點,即求同思維;接著分析--發散:作者是怎樣證明這個論點的;最后小結,提出新的看法。把握了這些問題,也就解決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問題。
經常地進行這種思維訓練,還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七)巧設云梯,訓練科學思維的能力。根據教學目標的多級性原理,訓練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
多級目標包括基礎目標(字詞句等基本思維能力應達到的目標)、大綱目標、理想目標(終極目標)。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閱讀練習”的多級目標是:第一題首先搞清楚本文的重點是哪兩個,這是基礎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弄清楚作者是從哪幾個不同角度觀察的,這是大綱目標;再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置身于黃河岸邊思考,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氣勢磅礴的雄偉圖景。這是理想目標。教師運用了這個原理,通過一級一級地啟發誘導,學生既獲得了科學思維的方法,達到了既定目標,還獲得了美的享受。
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統計和測定,學生課堂活動中的思維活動有三個階段,即思維趨向集中、飽和和疲勞。在向基礎目標邁進的時候,學生的思維還處于松弛狀態,這時后教師要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內把學生的思維中心集中到基礎目標上。當學生思維逐步進入高峰狀態時,就要及時加大信息輸入的強度,使學生在緊張的思維中有效地完成大綱目標。當思維處于疲勞狀態時,信息輸入的強度要減弱,這時候引導學生進入理想目標階段,可以保持學生思維曲線的平緩狀態。在整個思維流程中,教師要及時進行調節,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佳效果。
以上,筆者粗略地談了一下圍繞教材設計的練習進行思維訓練的幾個主要措施。當然,思維訓練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但必須指出:思維活動是一種復雜的活動,每一個思維訓練點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滲透的。在訓練中,要注意交叉進行。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展的水平不同,思維訓練的側重點就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掌握時機,抓住思維訓練的重點,進行有系統有計劃地訓練,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本文發表于《荊州師專學報》1990.4后被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料中心《中學語文教學》1991.2雜志全文轉載)
張紅
[談新編閱讀教材的思維訓練特點及在教學中的實施湖北省天門實驗高中張巨宏 (人教版)]相關文章:
1.巨鼠傳奇閱讀答案
3.趙麗宏散文特點
4.美術論文:淺析美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6.淺談教學中的課件
8.巨機散文
9.新編入黨培訓教材讀后的心得體會
10.張孝基仁愛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