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中極其重要的環節,作文成績的好壞往往決定著一個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一般都由教師命題,框死文體,規定寫法,限定字數等,這樣糾纏于一“體”一“套”的“過關”“入格”,讓學生寫時戰戰兢兢,擔心離題,擔心字數太少或太多,擔心文體錯亂……這無疑是對學生寫作的束縛,從根本上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造成許多學生怕上寫作課,怕寫作文,因而感到寫作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語文新課程新標準》著重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寫作教學也是如此。為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或雜記評議,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自然為文,在滲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寫作的主體,把學生置于主動者的位置,提倡學生寫個性化的作文。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從宏觀上看,寫作是思維的完善與能力的提高,是個性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微觀上看,寫作是用自己的語言表情達意,寫作過程中的選材、謀篇、布局、立意、修改無一不是個體的主觀行為,呈現出個體的差異與色彩。因此,寫作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抒發,是個性化的精神勞動。好的文章往往是因為涂抹了個性化的色彩,才有了與眾不同與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個性是文章的真正價值之所在。有了個性,文章便會閃耀出創新的光輝。
那么如何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張揚寫作個性呢?筆者認為在寫作教學中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一、千樹萬樹梨花開──釋放心靈,張揚學生個性。
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指導學生“寫真我,做真人”,這既是作文個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人的起碼要求。作文教學應該成為引導學生“學做真人”的一種人格鍛造的“大熔爐”,千錘百煉我們的學生,使他們的個性化人格得到健康發展。寫作的主體是學生,作文的本質是寫作主體內在精神和獨特個性的自由顯現,是其生命力、創造力的文字外顯。作文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生命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基于此,我們可以從省特級教師曹津源先生的一堂作文指導課得到啟示:
師:同學們,今天兩堂課講講中考作文,題目呢,等會兒請大家一起來擬。先思考一個作文題,以“良師”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你寫這篇文章,你準備寫誰呢?(4位同學回答,對象均為幼兒園、小學、初中的老師和家長)剛才大家的回答都被一個框框框死了,這個框框是什么呢?(學生議論紛紛)──都是寫人!上海有位考生跳出“以人為師”的框框,寫出了一篇“以物為師”的佳作,請欣賞。
我心中有一群大雁
秋天一群大雁向南飛去,春天一群大雁又向北飛回。它們的隊伍,一會兒組成一字形,一會兒組成人字形,它們在頭雁的帶領下,比肩接踵地排成雁陣,向著共同的目標飛去。我把團結互助的大雁視為良師。……
師:這位考生對“良師”這一題目有著全新的感悟。生活中,通過暗示間接地教育你的事物多著呢。看看我們周圍,你發現了嗎?……
生1:黑板是良師,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一身黑色,為的是能清楚地襯托出粉筆字的白。
生2:橡皮是良師,它寧可承受著磨礪身軀的痛苦,但決不放過白紙上一絲一毫的錯誤。
生3:爬山虎是良師,它堅忍不拔,總是努力向上,充滿生命活力。
學生爭先恐后:結網的蜘蛛不愿放棄是良師;辛勤的蜜蜂是良師;掃帚是良師;粉筆是良師;小白楊是良師……
*老師的課似酒如茶,回味無窮,在開拓學生個性、詮釋求異創新上體現了重要價值。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愛護“我”、尊重“我”、張揚“我”,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和寫作的自由,讓學生沖破思想的牢籠,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靈的基礎上敢于突破陳舊的思維模式,敢于“越位”,勇于面對現有的作文規范進行反叛,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體味人生,用自己的抒寫去提升人格。
二、橫看成嶺側成峰──多角思維,培養學生悟性。
新課標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其作文具有強烈的競爭性。在立意上,只有將筆鋒觸及別人尚未寫到的新人新事新問題,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觀察發現和認識感受,寫出新意,才能取得意高文勝的效果。但大多數人在考場上因情緒緊張,一時想不出新的素材,這就要求能夠巧于構思,讓舊素材表達出別人未能表達的新意來,這存在一個選擇角度問題。比如拿到一個蘋果,別人都習慣于豎著切分,你若能獨出心裁橫著切,結果切分出來的橫斷面就與別人切分的截然不同,你就可能從中觀察到別人觀察不到的東西。作文也當如此,“橫看成嶺側成峰”,變換一個角度,或許就能化腐朽為神奇。我告訴同學們,事物都是有區別的,我們要善于分析比較,只有這樣才能寫他人之未寫,才能有獨特的見解,并要求學生自己命題寫文章,在作文中把事物的異處表現出來。有位學生以《疙瘩柳》為題寫一篇作文,結尾處這樣寫道:“柳樹被傷害了,婀娜的它背著個丑陋的疙瘩;人要被傷害了,愉悅的他背著個沉重的思想疙瘩。人啊,請不要傷害柳,更不要傷害人。”事后我問她為什么這樣寫,她說:“我發現我們學校的柳樹中有兩棵有疙瘩,先請教一位老師。他說因為柳樹老了。我指著不遠處一棵小柳樹問他,聽說那棵柳樹只有五年樹齡,怎么也有疙瘩呢?他沒有回答出來。后來問生物老師,才知道柳樹的疙瘩為傷害所致。”這位學生的見解不同于一般,她通過柳樹的對比,同中求異,又聯想到人,于是寫了這篇富有新意的文章。
三、為有源頭活水來──感悟生活,喚起學生靈性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屬于生活。生活是本無字書,這部書博大精深。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悟生活不僅要體驗生活,深入生活,還要心入生活,即善于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的作文的活水源頭。有的家長逼學生觀察,甚至讓學生扳個凳子坐著,四下里瞪眼,以為這是體悟生活,其實是胡鬧。文學意義上的觀察并非要人傻里傻氣用眼去看,而是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認識身邊的人和事。沒有心的人是另一種盲人,什么也發現不了。著名文藝理論家孫紹振教授曾經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在到處是山地的福州生活很久的女中學生到杭州旅游,當媽媽問她西湖美不美時,她說“美啊。”又問“美在哪里?”答曰“瞎逛唄,不好說。”(這時,一切美景對她來說僅僅是“美”,并未真正進入她的內心)后來,她上了六和塔,她第一次看到一望無際的“綠瑩瑩的稻田”,第一次看到江水平靜得“不知往哪邊流”,第一次有了到及目遠眺的感受──“啊,這才是江南,江南的本質就是平原。”因為觀照自然,更是心入自然,她找到了自己和自然的契合點,精神升華了,有了個性和靈性了,文章就有了生命了。記得筆者在教了朱自清的《春》后,讓學生寫一篇自己對一種植物或一處景物的真切感悟的文章,題目自擬,結果大多數學生都寫得非常生動,如一名學生就在《開在心里的映山紅》中寫道:“……每年陽歷四五月份是我們村子里最美也最快樂的日子,紅的、白的映山紅開滿山頭,簡直成了人間仙境,我經常和村里的幾個同學到對面山坡上去摘映山紅,將一朵一朵喇叭似的映山紅捧在手心里,用鼻子輕輕地一聞,哇!真香!輕輕地掰一片映山紅放到嘴里,一股清淡的甜味融進心里,還有一點酸,我們還用映山紅花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滿林子亂竄,……”因為學生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而且是最想說的話,表達的是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最有感悟的情感,所以不僅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高,而且寫得得心應手,使之在寫作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喚起學生的靈性。用心悟生活實際是一種善于用情感意識去思考去觸摸事物的品質,這樣的感悟并非難為,一是讓眼與心溝通,入目即入心,入心即升華;二是捕捉信號,即物心與我心撞擊的火花。這樣,你會悟出一份驚喜,一份生活的底蘊,一份成功的真諦。許多學生的眼睛也許很明亮,寫作能力也許很強,但他的心是呆鈍的懶惰的,就是說他們不會感悟,不知怎樣感悟。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關心身邊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細膩的心去尋找真善美之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養學生從斑斕的生活中主動搜索作文的信息。比如一家人看電視時搶自己喜愛的節目看,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件小事,稍微留心就可以寫出一家三口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興趣愛好,就象我的霸氣、媽媽的靈氣、爸爸的傻氣,并可感悟到一家人濃濃的親情。
盧梭說:“最盲目的服從乃是奴隸們所僅存的唯一美德。”循規蹈矩不是二十一世紀合格人才的要求,對于一條路過于熟悉,就會使學生陌生了另外許多路。沒有個性,也談不上素質的發展。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學生在寫作上發揮的春天,惟有如此,中學生作文教學才能真正出現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綺麗景象。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帶著獨具特色的品格、素養和行為習慣,將來在各自工作上有效地顯示自己的個性角色價值。
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