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學時代我們就開始接觸魯迅的文章了,但是魯迅并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孔乙己》的這個結局便是魯迅留給我們最深刻的記憶,還有語文老師深刻而又十分嚴肅的分析。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便是魯迅的最光輝的形象,但是無論語文老師怎樣的分析,學生的心聲只有一個,就是討厭厭惡魯迅!討厭魯迅的艱澀晦暗的語言,討厭對于魯迅的推崇。到底我們的語文老師把魯迅怎么了?一個民族的精魂為什么會遭到這個民族的未來的誤解?魯迅到底是怎么煉成的?我從一名學生走上了講臺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便對這個吊詭的問題產生了好奇。
我想我們與魯迅越來越疏離了,越來越陌生了,無論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國民,還是我們這些教書匠,甚至魯迅的研究者。因為我們時時不會忘記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語文老師上魯迅的課文必然要這些名頭稱號,但是我想我們忽略了魯迅還是魯迅,是他自己,是他本人!我們呈現的是魯迅的鏡像,那個有血有肉的魯迅被解構了!魯迅的文學世界、思想世界根源于他的生活世界,魯迅那個原生態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了。我突然想起了胡塞爾的現象學來,就是要將背景懸置起來,我把魯迅懸置起來!
魯迅是一個可愛的孩童
我真正的接觸魯迅是從魯迅的散文開始的,高中時代偶然得到一本《魯迅散文集》,最喜歡《范愛農》和《雪》,《范愛農》的質樸的真摯、《雪》的深沉的詩意感染了我。我開始覺得魯迅是個有性情的人,而且并不失一種活潑。后來讀到一個魯迅書信的選集,讀到一些真實的魯迅,我想我開始闖進了他的生活世界,有時我覺得魯迅是個可愛的孩童!我大學時代進入了中文系的學習,有一天我的小兄弟來問我關于魯迅的《風箏》,他說老師告訴他這里面的主旨是封建思想對于兒童天性的扼制。我一時也很茫然,只好笑著說“是呀”,但是心里卻覺得很不熨帖。《風箏》是用雙重視角來看世界,既是從成人的視角來看兒童天性的世界,又是從天真的兒童的視角來看成人的世界,來反思成人的世界。“風箏”原本是自由的,卻負載了沉重的思想。當我們的文學研究者去解讀它時,我們的語文教師去講授它時,都太過成人化,太過社會化,但那個孩童的天性的視角,那雙天真的眼睛已經被蒙蔽起來了,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風箏》中的那個“哥哥”呢?悲哀的是我們卻一直不能后悔。哲學的深思能還原于生活或許更有價值。作為思想家的魯迅,妨礙了作為文學家的魯迅,甚至也妨礙了作為一個有性情的天真的人的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是一個天真的孩童,“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時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朝花夕拾小引》)魯迅的生活世界開始于對于兒時的反顧。
但是魯迅不能一味的天真,太過于天真便淪為了幼稚,所以他逐漸懂事成熟起來。《父親的病》和《〈吶喊〉自序》都記載了魯迅懂事的過程,魯迅是個大孝子,魯迅的一切偉大都來源于這個最真實的情感,他的偉大是最真實的偉大。當我覺察出魯迅的可愛時,我更覺得魯迅的偉大。
魯迅是一個好玩的大人
陳丹青在《笑談大先生》中寫了些俏皮的話,認為魯迅“好看”并且“好玩”,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最早在散文集《野草》中讀到《立論》,就已經覺得很“好玩”,那時我在讀高中,我把它抄在了教室后面的墻報上,同學都以為是《故事會》上面的笑談罷了,我告訴他們這是魯迅的文章,他們都覺得很驚訝,最終還是半信半疑,直到我拿出了《魯迅散文集》作為證據,他們才肯相信,于是有幾個同學便在我的影響下開始讀魯迅,開始消解了一些先前對于魯迅的厭惡。《立論》看起來也就是一個笑談罷了,但是魯迅用他獨特的語氣陳述出來,我真感到他是個好玩的大人!魯迅在文字間沈潛往復,從容貪玩。魯迅好玩的性情在雜文中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光是題目就特別的有意思,這個陳丹青也說過。《論“他媽的”》《“揩油”》《香汗與臭汗》《“以眼還眼”》,這些文章是我特喜歡的,單看題目就知道這些都是來自生活世界的思考。后來在舊書攤上覓得了一套《魯迅論文學與藝術》,編者的意圖大抵是為魯迅文學思想的研究提供資料的匯集,但是他哪里知道這些文字的“好玩”,魯迅對于文學是用序、跋、記、憶、想、談的方式來陳述的,魯迅對于文學和寫作的方式,陳丹青說的好:“文章的張力,是人格的張力,寫作的維度,也是人格的維度--憤怒、但是同時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戲;挑釁、卻隨時自嘲,批判、卻忽然話說回來……魯迅作文,就是這樣地在玩自己人格的維度與張力。”
而在我們中學時代所知道的不過是《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拿來主義》《友邦驚詫論》,這些雜文都不足以見到魯迅的“好玩”,所以我們都未能見到先生“好玩”的一面,久而久之便對魯迅失去了興趣,加上語文老師生硬的講解,就對魯迅產生了厭惡的情緒。幸而后來得到了一本《魯迅雜文選集》,任由自己的興致翻閱,漸漸覺得魯迅是個善于調侃,是個有趣的人,后來又才知道這就是幽默與諷刺。大學時代模仿了先生的《航空救國三愿》寫了一篇時政評論《阿富汗問題三愿》,模仿了魯迅的調侃和好玩,文章發表在校刊上面,而且竟然有人慕名要來尋我,于是覺得自己似乎有了魯迅的情結,沾染了魯迅的風骨。當我教授魯迅的文章時,我將我的經歷一一敘述給學生聽,他們竟也被我感染了。我想我是用我的真實的情感來理解魯迅的。
魯迅是一個偏執的狂人
“橫眉冷對千夫指”這是魯迅所說的“金剛怒目式”,金剛怒目的魯迅是一個偏執的狂人。福柯把瘋癲看作是一種文明的產物,瘋癲的文化是悲劇的文化,范進中舉就是一個瘋癲的悲劇,然而魯迅卻是 “狂”的文化。面對愚弱的國民,魯迅不是一個居高臨下的啟蒙者,更多的像一個無助的狂人,他有思想者的孤獨和無助,有時他也會狂躁不安,近于發狂抓狂。《狂人日記》不僅是對吃人的社會的深刻批判,也是他自身的心理映射。魯迅的“狂”是一種自我放逐。在他冷峻好看的外表背后涌動著的是熱情萬丈又焦躁不安的心,好像力挽狂瀾,又好像孤立無援,魯迅曾引過裴多菲的詩“絕望之謂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是魯迅心理最真實的寫照。當我作為語文老師去教授《〈吶喊〉自序》時,我沒有塑造一個毅然棄醫從文、憂國憂民的魯迅形象。他們塑造了一個偉人,但是他們并不理解魯迅。《〈吶喊〉自序》是魯迅心靈的歷史,“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你們讀得出魯迅的血淚么?在我們眼中魯迅是個斗士,然后不過是在生人中叫喊的吶喊者,魯迅的偏執源于他希望與絕望復雜交替糾纏的心靈。他對敵人偏執的恨,對于他所恨的人和事偏執,他恨他所恨。
我把“偏執”與“魯迅”兩個關鍵詞輸入百度搜索,于是得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吹捧的人說這是一種獨特的批判精神,批評者則說從中學到大學的教科書上把魯迅捧得很高其作用是消極的,教育出憤世嫉俗的絕望消沉之人。他們可曾真正的認識理解魯迅,他們知道魯迅是怎樣煉成的嗎?
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不再討厭厭惡魯迅,怎樣讓孩子理解魯迅,或許我們需要做些什么!
追憶
[魯迅是怎樣煉成的]相關文章:
1.魯迅《社戲》教案
2.魯迅名言匯總
3.風箏魯迅課件
4.祝福魯迅教案
5.魯迅的祝福課件
6.魯迅《祝福》課件
8.魯迅研究試題匯總
9.
10.魯迅祝福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