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新型合格人才的心理結構應包括智力結構(認知)、倫理結構(意志)、審美結構(情感)三個方面。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吸收人類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深化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體會人類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雖說人類具有愛美的天性,但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審美意識存在著模糊性和朦朧性,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學習和實踐。因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讓學生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文學名著都經過歷史的考驗,才成為人們公認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精神財富,它們無不是作者“情動于衷”的嘔心瀝血之作,生活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無不見諸其中,經常性地閱讀名著可以使學生憑借個人的經驗,通過感知、想象、理解和投射,自覺地去發現美、感受美、學習美、領悟美和創造美,從而豐富審美情感,提升審美能力。
一.形象再現,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
審美感知力就是指個人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種審美特點的能力,是審美主體全部審美過程的第一步。它往往取決于主體的意識指向。它的形成不是單純地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而是從具體審美對象出發,通過生動的直觀,由單一到豐富的過程。朱光潛說:“美感起于形象直覺。”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總是從感知開始的。換言之,感知是學生開始審美的初級層次,需調動學生審美直覺力去感受作品的語言和形象。感知又是美感的門戶,審美必須有一個對象作為外來刺激,主體通過感知才能產生美感。因此,學生審美感知力的培養離不開具體的文學形象。
對于眾多文質兼美的作品,要感知作品的語言美就要從朗讀開始,因朗讀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獲取作品美感的途徑,把無聲的文字演繹成有聲的語言。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實現“學生--文本--作者”三者的直接對話,才能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感。如有感情地朗讀《繁星?春水》、《愛的教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傅雷家書》等作品,可以借助作品的語言文字,使讀者置身于作品的情感氛圍中,再現形象,跨越時空,跟作家、作品進行心靈對話,從而感悟和體驗到作品真摯而深沉的思想精髓,感知愛的真諦,產生美的體驗。
文學作品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社會的,同時又以形象教育讀者,影響讀者整個精神世界。閱讀時,人們總要調動以往的經驗作為補充,把過去曾經建立的某種暫時的聯系恢復起來,從而使過去經驗中的情緒附著在當下的表象上,使審美對象融入某種程度的情緒因素。也就是把作品中的形象付諸于生活的實際,從再現形象中感知美、領悟美。劉勰將這種審美感知特點形象地描繪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在作品閱讀中,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將主觀情緒與審美對象所帶有的情緒色彩和諧統一,并使之活躍起來。
二.意象透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力
審美想象力是將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組合成能產生審美感受的新表象的能力。想象對于審美非常重要,英國批評家艾狄生曾說:“一個人如果想真能鑒賞一部作品,并能給予恰當的評價,他就得天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因為文學有著超越文字表面的豐富的意象世界,如果不能領悟文章深層次的意境,就無法感受到其中的審美價值。一部部文學作品其實就是一個個具體而微化、人化的自然,就是一個個森羅萬象、神秘多元的世界,這也是美的根本源泉。學生走向這個美的世界就是從閱讀開始的。他們從一個個抽象的文字符號出發,憑著他人的描述,透過意象,通過想象,使那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形象鮮活起來。這種審美想象力越豐富,他們對審美對象的認識與把握就越具體,對審美對象的再造就越真實。
“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關鍵在于讀者“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對作品意象進行透視解碼,發揮讀者的審美想象力。語文教師應借助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指導學生通過詩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說的情節和環境的蘊含、戲劇的潛臺詞,結合他們的生活體驗去感受和想象,讓作品中的畫面活在眼前,使作者的意蘊釀于心中,以此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對作品優劣的判斷能力。
如《老人與海》中老漁夫桑地亞哥在經過三晝夜戰勝巨大的大馬林魚后,又反復遇到鯊魚的襲擊,在搏斗武器一件件失去時,能憑著永不言敗的精神殺死、打傷無數……這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搏斗場面,可以使人產生一種心靈的震撼:人類在跟強大勢力搏斗時,具有非凡的毅力、堅韌的斗志和無與倫比的力量。這樣的美,只有在經過對一系列的意象進行透視后再能感受到。
三.人物剖析,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
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認為,“最好的素質教育就是讓孩子懂得鑒賞”。審美鑒賞力是指在理性的層面上,對審美對象的意蘊和外在形式進行鑒別、批評的能力。它除了可以從作品中的形象、意象上進行訓練外,還需要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性格剖析和價值判斷。
文學作品“是人性、社會性與大自然的調和”,又“是主體內在精神和獨特個性的自由顯現,是生命力、創造力的文字外化”。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就是通過對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內容的分析,使讀者在對作品體驗的基礎上,由情入理,借助語言感知形象,產生審美效應,把審美感受上升到審美意識上來,以此提高審美能力。文學作品的美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情感,如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離情。從作品中人物的身上,讀者分明可以感受到人世間的離愁別怨、愛恨情仇,無不洋溢著人情和人性的霞光,無不給人以深深的啟迪和頓悟。在剖析和對照中,潛移默化地使讀者的心靈得到凈化,使人格得到升華。
即使是悲劇人物和丑惡形象,也同樣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
對于悲劇人物,如可憐的竇娥、不幸的祥林嫂、隱忍的魯侍萍、絕望的安娜?卡列尼娜、悲慘的芳汀等,作家有意將他們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通過挖掘這些人物的悲劇實質,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正直善良的品質,激發他們同情友善的審美情感,同時,還使他們學會理性分析現實,探究悲劇產生的社會根源,從而提高審美情趣。
對于像《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儒林外史》中的嚴貢生、《祝福》中的魯四老爺、《人間喜劇》中的葛朗臺、《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至丑”。作家正是通過對丑的赤裸裸的暴露和鞭撻,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審美理想。閱讀指導時,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丑行,剖析丑類們骯臟的靈魂,以此培養批判與憎惡的情感,通過“審丑”達到“審美”的目的。對丑的厭惡越深,便是對美的向往愈切。由此,具有負價值的丑類便成了具有審美價值的典型,培養學生豐富的審美情感,同樣少不了這類形象。
四.主題挖掘,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認為,在力量的王國中,人與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動受到限制;在倫理的王國中,人與人以法律相對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審美的王國中,人可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因而會給社會帶來和諧,也使人成為和諧的整體。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審美與創造的內在機制,也就是說,通過審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發了人的靈性,開拓了人想象的空間,從而開發了人的審美創造力。
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無畏精神,有“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的仁愛之道,有“禮之用,和為貴”的寬容之心,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善心德行,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操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有“將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的信仰追求……這些載入史冊的人文精神于當今時代仍值得繼承和發揚。當審美情趣上升到對時代文明的認同時,“關愛他人、樂于奉獻”的公德意識、“開拓創新、勇于拼搏”的進取精神、“愛我家鄉、興我中華”的愛國情懷等,這些放射著理性審美光芒的主題,將會在學生的筆下、身上得到演繹和光大。
如讀《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讓人領悟到:“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就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業”等美學主題。指導閱讀時,幫助學生獲得理性的共鳴,進而要求他們把這些美好情操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指南,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
語文教育是人文化的教育,我們語文教師要把學生培養成理解文學、并懂得表達內心對美的感悟的人,就要鼓勵學生放開活躍的思維,去探究、感悟文藝作品中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歷史意義、人生意義,甚至哲學理念,用他們的智慧去作倫理的、社會的、政治的、歷史的實踐、探索和表達,讓情與理和諧外化,實現審美的再造和升華。
總之,讓學生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可以讓他們在探究到文學美的同時,學會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明確人生理想當追求崇高與偉大,人生價值在于矢志不渝地為理想而奮斗……這應該就是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審美探究能力的意義之所在吧!
追憶
[論在課外閱讀中對學生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 (人教版)]相關文章:
1.論課外閱讀的好處
6.公務員申論作答技巧:作答中對策要具體可行
7.隆中對復習教案
8.雨的課外閱讀答案
9.課外閱讀活動教案
10.項鏈課外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