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屆三年(1)班 袁晶靖
二戰期間,艾森豪威爾曾在趕往一次重要會議的路上遇到一對老夫婦。時值隆冬,老兩口的汽車拋錨,又無處求助,凍得瑟瑟發抖。艾森豪威爾見此,不顧副官的勸阻,用自己的專車送老夫婦到目的地。當然,他開會遲到了,可正多虧這次遲到,讓納粹安排的刺客撲了個空,二戰史免于被改寫。
其實,生活中這種“好人有好報”的例子也不罕見。遼寧省銀行職員欒福山多年來用累計二十余萬元錢扶貧幫困,自家卻不剩一元存款。然而當得知他身患白血病時,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當初被他資助過的人甚至賣掉房子為他支付醫療費。這樣的結局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盡管目前物欲橫流,盡管個別人忘恩負義,但多數人仍沒有喪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樸素思想,“知恩圖報”的觀念仍占主流。由此可見,“助人”往往是無形中的“自助”,你授人一枝玫瑰,日后總能得到一片綠蔭。況且,懷一顆仁愛之心去助人,即使對方無所回報,你也可以收獲一份雪中送炭的快樂,得到一種祥和寧靜的心懷,保住一顆坦蕩清白的良心。助人與自助總是相伴而來,帶給助人者一條寬廣的人生之路,也給助人者以善良寬宏的人格。
助人不僅可以為助人者創造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更是整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社會進步了,作為社會一分子的我們,自然而然地身受恩澤,就拿2006年度感動中國獲獎者“微塵”來說,這不是一個個體,而是千萬個樂于助人而又甘于默默無聞的好心人的名字。據報道,很多受到微塵捐助過的人走出困境后,又回身加入了微塵的行列,在社會上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性循環,從而營造了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這些微塵在助人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自助呢?接受愛,傳遞愛,助人是一條紅絲帶,把不同的人群系在一起,帶領人們理解自助的真諦。
生活是一棟大廈,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塊基石,在別人落難時不伸出援手,就好象地基少了一塊基石。而脫離社會,不助人也不受助,人便會在這種真空中迅速消亡,惟有讓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助人與自助的關系,共同來承擔生活大廈的重量,社會進步的腳步才能越來越穩,前進的速度才能越來越快,從而讓個人與社會在和諧中共同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杜江
[《助人與自助》 (學生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1.贊助介紹信范文
7.愛心捐助活動方案
8.班助自我介紹
10.迎新晚會贊助策劃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