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佛坪縣中學 王寶杰 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元雜劇的特點以及有關知識;
過程與方法
3、結合“單元知識和訓練”,掌握研究性閱讀的特點,學會研究性閱讀的方法;
4、歸納竇娥的性格特點,認識竇娥的剛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體會戲曲的語言特點,理解想像、夸張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5、通過竇娥這一冤案,認識元代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以及人們的反抗精神。
教學重點
1、品味戲曲的語言;介紹元雜劇的體制。
2、認識竇娥的剛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學難點:
1、通過竇娥冤這一歷史冤案,認識元代社會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認識當時階級矛盾的尖銳。
2、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手法的運用與理解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勞、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毀滅的過程,顯示了封建禮教的罪惡。“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色”的古典悲劇精品《竇娥冤》則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竇娥被毀滅的過程。
有價值而被毀滅是令人痛苦的,那竇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毀滅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關漢卿的名劇《竇娥冤》。
二、作家及元雜劇:
1.介紹關漢卿:
元朝是中國古代戲曲發展的一段輝煌的時期,雜劇成為當時一種流行的文學樣式,涌現出了大批戲曲名家。關漢卿就是當時最杰出的戲曲家。
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北京)人。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他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齊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關漢卿不滿社會現實,不僅寫作劇本,有時還登臺演唱,借雜劇來揭露黑暗現實,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他一生創作雜劇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現僅存15部。《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單刀會》等流傳很廣。其中的《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介紹元雜劇:
元雜劇有一套較嚴格的體制:
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金末元初產生于中國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礎上以及諸宮調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作為一種新型的完整的戲劇形式,元雜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嚴格的體制,形成了歌唱、說白、舞蹈等有機結合的戲曲藝術形式,并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
在結構上,一本雜劇通常由四折組成。一折相當于現代劇的一幕或一場,是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別是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個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紹劇情,類似現代劇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兩折之間,相當于后來的過場戲。但也有少數雜劇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廂記》是五本二十一折的連本戲。每本雜劇的末尾有兩句、四句或八句對語,用以概括全劇內容,叫做“題目正名”。如《竇娥冤》結尾的“題目”是“秉鑒持衡廉訪法”,“正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
在音樂上,雜劇的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宮調,即調式,相當于現代音樂的C調D調等。曲牌,是曲調的名稱,每個曲牌都屬于一定的宮調。劇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標明宮調。如《竇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標示的【正宮】【端正好】,表示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屬【正宮】。
雜劇角色分為末、旦、凈三大類。每類又可分為外末、副末、沖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貼旦、老旦、花旦;副凈、二凈等。其中正末為男主角,正旦為女主角。此外,還有以劇中人職務身份為名的雜角,如駕(皇帝)、孤(官員)、卜兒(老年婦女)、孛老(老年男子)、潔郎(和尚)等。
雜劇的舞臺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組成。唱是雜劇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劇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無唱,正末主唱的稱“末本”,正旦主唱的稱“旦本”。也有變例,如《西廂記》第四本就出現了鶯鶯、張生、紅娘輪唱的情況。劇本中的唱詞,即曲詞,是按照曲牌規定的字數、句法、平仄、韻腳填寫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規定之外,適當加入襯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白,即賓白,是劇中人的說白,因“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有散白、韻白,又分對白、獨白、旁白、帶白等。劇本還規定了主要動作、表情和舞臺效果,叫作“科范”,簡稱“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鑼三下科”。
三、指導閱讀
1.閱讀“自讀提示”中與本折有關的情節。
2.閱讀課文。
3.理清本文戲劇情節:
第一部分:(開頭~“哎,只落得兩淚漣漣”)寫竇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劊子云)快行動些”~“不明不暗,負屈銜冤”)寫竇娥告別婆婆。
第三部分:(“(劊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結束)寫竇娥發下三大誓愿。
四、賞析第一部分:
1.朗讀第一部分的唱詞(學生齊讀)。
2.《端正好》表現了竇娥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現了竇娥滿腹冤屈與怨恨。)
3.“游魂先赴森羅殿”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怎樣理解?
(提示:諱飾,實際是說被殺頭而死。)
4.《滾繡球》中有一句是說命運不由自己掌握,這句話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詩歌手法?
(提示:“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采用了興的手法。)
5.引用“盜跖、顏淵”的典故有何作用?
(提示:這里是用以指責天地好壞不分,黑白顛倒。)
6.《滾繡球》中有一句話揭露了社會的嚴重不公,是哪一句?
(提示: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7.概括地說,《滾繡球》一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既表達了對天地不公的不滿,又表現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五、賞析第二部分:
1.朗讀第二部分(抽讀)。
2.竇娥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這表現了她怎樣的性格?
(提示:因為她不愿見到婆婆,怕引起婆婆傷心。這表現了她性格中善良的本性。)
3.作者為什么要表現竇娥善良的性格?
(提示:竇娥的善良更顯出冤屈之深,為后文的反抗精神起積淀作用。)
4.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對白,敘說竇娥的冤屈,在情節上起何作用?
(提示:主要用以激發人物的內心冤屈,表現人物內心憤恨,為后文發三樁毒誓作鋪墊。)
5.竇娥臨死前反復叮囑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這個問題可從這幾方面考慮:
①這正是體現竇娥難以舍別婆婆,表現了她對婆婆的掛念;
②安排婆婆做這些事,是讓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獨痛苦或生輕生之念;
③可以增強悲劇氣氛;
④白發人送黑發人,白發人祭奠黑發人,更加突出社會黑暗,無公道可言。)
6.竇娥說自己“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這話怎樣理解?
(提示:因為現實難合人意,她在這種是非顛倒的社會中感到無能為力,只能感嘆自己時運不濟;另一方面這樣說也可以安慰婆婆,減輕婆婆的悲傷,體現了她的孝順。)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閱讀分析第2層內容,歸納竇娥的性格特點。
2.體會第3層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及在當時的作用。
教學內容和步驟
復習檢查
1.學生背誦[滾繡球]。
2.復述劇本的三個組成部分。
賞析第三部分:
1.“無頭愿”是什么意思?
(提示:意思是說自己的誓愿無根無據,但正可以表明其冤情。)
2.“萇弘化碧、望帝啼鵑”是怎么回事?這兩個典故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這兩個典故主要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也是竇娥用以證明第一樁誓愿并非不能靈驗,因為她相信自有天理在。)
3.監斬官說:“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沖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這一說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反襯竇娥的確冤情深重,怨氣沖天。)
4.鄒衍“六月飛霜”的典故起何作用?
(可以襯托竇娥冤案是實,證明并暗示第二樁誓愿也能實現。)
5.竇娥為什么要發下“亢旱三年”的毒誓?
(提示:她希望的不僅是個人的冤情得到伸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惡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是顆粒無收,那些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貪官污吏自然就無可搜刮。)
6.“東海孝婦”的典故起何作用?
(提示:除了暗示第三樁誓愿將要實現之外,更能襯托竇娥的反抗精神。)
7.三樁誓愿的實現采用了什么手法?說說這種手法的藝術效果?
(提示:浪漫主義手法;既能證明竇娥冤情實在是真,有能增強悲劇氣氛。從觀眾來看,符合一般民眾善惡有報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愿望,能引起觀眾更多的共鳴;也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愛憎。)
研究閱讀
1.提問:從“左側右偏”“前合后偃”兩句可見竇娥在赴刑場途中所受的苦難,可她為什么還要提出堅決走后街,舍近而求遠呢?
明確:因為竇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見自己受刑而傷心。這充分顯示了她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展示了她性格中溫順善良的一面。
2.然而,她的婆婆還是迎面趕來了,請看她與婆婆的一段對白,并試作分析。
(原文略)
3.提問:通過人物對白,試分析關漢卿的語言藝術和戲劇效果。
明確:關漢卿駕馭語言的能力是驚人的,他可以根據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語言來反映現實,充分為劇情和人物性格服務。竇娥對婆婆的一段說白,出自這個封建社會小媳婦的口里是那樣的貼切,表現得是那么自然、生動。
在戲劇沖突的程度上,由急轉緩,由怯轉傷,抒情氣氛加濃,竇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見竇娥對婆婆的孝順,但像這樣一個完美的善良的婦女,竟然慘遭如此的冤屈,被誣陷為殺人兇手,足見當時的統治是何等的腐敗,社會是何等的黑暗。這不僅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還為悲劇的產生蓄足了勢,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會的作用。
4.閱讀[快活三][鮑老兒]。
5.提問:這兩支曲子是竇娥臨刑前對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現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確:使人們對竇娥的悲慘遭遇更加同情。她勸婆婆不要過分悲傷,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靈。這樣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們對不公正的社會產生憤恨之情,戲劇的審美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
已閱讀第3層。分析竇娥臨刑時發出的三樁誓愿,說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確:第一個誓愿是血濺白練:她希望刑場上的人們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個誓愿是六月飛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會在上天得到反應;第三個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僅希望個人的冤屈得到申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
6.她的三樁誓愿與第1層對天地的指責是什么關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確:竇娥對天地鬼神的嚴厲指斥和要感動天地,顯然是矛盾的。可見,竇娥訴冤過程中對天的懷疑和依賴是始終交織在一起的。這正反映了作家的歷史和階級的局限,一方面,他通過竇娥指天斥地從根本上批判封建統治階級,表達自己變革現實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從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辦法,只能靠天地動容來昭雪竇娥的冤案。
歸納主題
《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竇娥的形象壯美動人,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四、竇娥的人物形象:(學生根據賞析概括)
竇娥是一個飽受封建壓迫與摧殘的充滿反抗精神的勞動婦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勞、孝順賢惠,同時又剛毅頑強,敢于與惡勢力拼斗到底。她生于嚴酷的腐敗的封建統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劇的結局。
第三課時
一、深入體會竇娥之“冤”:
1、女生齊讀[端正好],男生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詞說明竇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生答,討論,明確:“沒來由”“不提防”可見竇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動地驚天”表明她冤屈之深。(板書:蒙冤)
竇娥臨刑前不禁要將天地生埋怨。
2、在把握劇情的基礎上揣摩試讀[滾繡球],共同思考:竇娥為何埋怨天地?
女生讀,男生點評。男生讀,老師點評。
感情是:信賴(天地)--懷疑(天地)--控訴(天地)--悲憤。
聯系劇情討論,明確:竇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為命,年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個順民而不得,真冤啊!冤之極,怨天地。明為怨天地,實為訴說自己蒙受了冤屈。(板書:怨)
3、面對邪惡勢力,竇娥敢于反抗,可為什么屈招?又怎甘心忍受這冤屈?這樣做的代價可是生命啊。(板書:忍冤)
明確: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還體現在什么樣的情節安排上?
明確: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傷心
善良還體現在臨刑前對婆婆的叮囑上。一生讀[叨叨令]后道白最后三行,一生讀[快活三]、[鮑老兒],感受其善良,
這是一個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犧牲精神的有價值的女子啊!
魯迅四次強調劉和珍“始終微笑著的和藹”襯出反動政府的兇殘。
竇娥越善良越顯有價值,顯冤屈之深。
善而蒙冤又忍冤,令人悲痛。(板書:悲)
人們不由不為三歲喪,、七歲離父做童養媳,二十歲即守寡三年,遵守禮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一灑同情之淚。
4、竇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發下三樁誓愿。
分角色朗讀,一男生扮監斬官,一女生扮對白中竇娥,一女生讀三樁誓愿。其他同學思考:三樁誓愿是如何從時間、空間、地點及監斬官態度來寫的。
點評朗讀。
討論,逐一填表:
內容 雪濺白練 六月飛雪 亢旱三年
時間 瞬間 一段時間 三年 時間越來越長
地點 法場 荒野 山陽 范圍越來越廣
監斬官態度 答應 不信(呵斥) 怒喝 態度越來越強烈
竇娥發三樁誓愿,是在鳴冤,讓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板書:鳴冤)并且表達出了她的憤怒之情。(板書:憤)
竇娥還希望感動天地,懲治邪惡。被毀滅的過程,就是抗爭的過程。
5、竇娥許下的三樁誓愿應驗了嗎?不,只應驗了兩樁。可現實生活中這反常的情況是不可能實現的。反常是能說明她冤,可這不是封建迷信嗎?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可否聯系已學過的文章來討論。
討論,明確:是迷信。從藝術上看,大膽想象、夸張,屬浪漫主義手法,生活中不可能的讓它在藝術舞臺上實現。
《孔雀東南飛》中“化鳥”,《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化蝶”,都讓苦難中的人們悲苦的心理得到一絲慰藉。
屠刀砍了竇娥,但砍不倒天理;邪惡毀滅了竇娥,但戰勝不了正義。
6、竇娥勤勞、善良、孝順、安分、剛烈,這樣一個有價值的女性被毀滅的原因是什么?請男生齊讀[一煞]
討論,明確:1官吏桃杌太守(聯系劇情:給告狀者下跪,“但有告狀的,便是衣食父母”,昏官后居然升官)2流氓無賴張驢兒
在元代那個動蕩不安的社會里,官吏昏庸無能,是非不分,流氓橫行霸道,謀財害命。黑暗的社會滋生了他們,并縱容他們,他們相互勾結,構成了虐民的羅網。這張網下,人的生命沒有什么保障,哪怕她是有價值的。因此,竇娥的冤獄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悲劇的時代產生時代的悲劇。
二、探究活動:
關于本文三個問題的探討
1. 討論:竇娥與現實生活有哪些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表現了什么?
參考:竇娥與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有:①張驢兒自己誤把父親毒死,卻誣陷清白的竇娥;②竇娥本想依靠衙門洗清自己的冤枉,卻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竇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著,卻怕連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擔當死罪。
矛盾沖突的第①點,反映當時社會上強欺弱、惡欺善的現實;第②點,反映了當時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聵,貪贓枉法;第③點,表現了竇娥的孝順和善良。
2. 討論:竇娥如果不怕連累婆婆,冤案還會不會發生?
參考:如果竇娥不怕連累婆婆,婆婆也會被屈打成招,到那時,殺頭的雖不是竇娥,卻會是其婆婆,仍舊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犧牲自己來救助無辜的他人,是無法阻止冤案的發生的,因為制造冤案的是當時社會上強大的黑暗勢力和官吏的貪贓枉法,腐朽昏聵。
3. 討論:怎樣認識竇娥發的三樁誓愿呢?
參考:這是竇娥對現實徹底絕望而表現出來的更堅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惡勢力得到懲辦;同時也表現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種美好愿望。而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兩樁誓愿即時應驗,是為了突出竇娥的冤,突出竇娥品格的高潔,從而增強作品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力。
附:補充資料
“萇弘化碧”“六月飛雪”“東海孝婦”典故的出處:
1、“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2、“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為之下霜。
3、“東海孝婦”出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后,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姑十余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于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
東海孝婦逆來順受缺少反抗精神。
十大古典喜劇:
關漢卿《救風塵》、王實甫《西廂記》、白樸《墻頭馬上》、康進之《李逵負荊》、鄭廷玉《看錢奴》、施君美《連閨記》、康海《中山狼》、吳炳《綠牡丹》、高濂《玉簪記》、李漁《風箏誤》
十大古典悲劇:
馬致遠《漢宮秋》、紀君祥《趙氏孤兒》、高則誠《琵琶記》、馮夢龍《精忠旗》、孟稱舜《嬌紅記》、李 玉《精忠譜》、洪 升《長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方成培《雷峰塔》
王寶杰
[《竇娥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關文章:
10.高中政治課必修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