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耳 者 , 大 梁 人 也 .其 少 時 , 及 魏 公 子 毋 忌 為 客 . 張 耳 嘗 亡 命游 外 黃 .外 黃 富 人 女 甚 美 , 嫁 庸 奴 , 亡 其 夫 ,去 抵 父 客 .父 客 素 知 張 耳 , 乃 謂 女 曰 : 「 必 欲 求 賢 夫 , 從 張 耳 . 」 女 聽 , 乃 卒 為 請 決 , 嫁 之 張 耳 .張 耳 是 時 脫 身 游 , 女 家 厚 奉 給 張 耳 , 張 耳 以 故 致 千 里 客 . 乃 宦 魏 為 外 黃 令 . 名 由 此 益 賢 . 陳 余 者 , 亦 大 梁 人 也 , 好 儒 術(shù) , 數(shù) 游 趙 苦 陘 .富 人 公 乘 氏 以 其 女 妻 之 , 亦 知 陳 余 非 庸 人 也 . 余 年 少 , 父 事 張 耳 , 兩 人 相 與 為 刎 頸 交 .(《史記張耳列傳》)
①亡命:因逃亡在外,消除本地名籍.亡,無.命,名.②亡其夫:逃離她的丈夫.一說"其夫亡".③抵:投奔,投靠.父客:父親舊時賓客.④請決:要求離婚.⑤宦:做官.⑥儒術(shù):儒家學(xué)說.⑦妻:以女嫁人.⑧刎頸交:誓同生死,患難與共,斷頭無悔的深厚交情.
【譯文】
張耳,是魏國大梁人.他年輕的時候,曾趕上作魏公子無忌的門客.張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來到外黃.外黃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兒,長得特殊的美麗,卻嫁了一個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離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親舊時的賓客.她父親的賓客平素就了解張耳,于是對美女說:"你一定要嫁個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給張耳吧."美女聽從了他的意見,終于斷絕了同她丈夫的關(guān)系,改嫁給張耳.張耳這時從困窘中擺脫出來,廣泛交游,女家給張耳供給豐厚,張耳因此招致千里以外的賓客.于是在魏國外黃做了縣令. 他的名聲從此更加大起來.陳馀, 也是魏國大梁人,愛好儒家學(xué)說,曾多次游歷趙國的苦陘.一位很有錢的公乘氏把女兒嫁給他,也很了解陳馀不是一般平庸無為的人.陳馀年輕,他就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張耳,兩人建立了斷頭不悔的患難情誼.
(張)嘉 為 人 廉 直 , 門 不 受 私 謁 . 是 時 太 中 大 夫 鄧 通 方 隆 愛 幸 , 賞 賜 累 巨 萬 . 文 帝 嘗 燕 飲 通 家 , 其 寵 如 是 . 是 時 丞 相 入 朝 , 而 通 居 上 傍 , 有 怠 慢 之 禮 . 丞 相 奏 事 畢 , 因 言 曰 : 「 陛 下 愛 幸 臣 , 則 富 貴 之 ; 至 于 朝 廷 之 禮 , 不 可 以 不 肅 ! 」 上 曰 : 「 君 勿 言 , 吾 私 之 . 」 罷 朝 坐 府 中 , 嘉 為 檄 召 鄧 通 詣 丞 相 府 , 不 來 , 且 斬 通 . 通 恐 , 入 言 文 帝 . 文 帝 曰 : 「 汝 第 往 , 吾 今 使 人 召 若 . 」 通 至 丞 相 府 , 免 冠 , 徒 跣 , 頓 首 謝 . 嘉 坐 自 如 , 故 不 為 禮 , 責(zé) 曰 : 「 夫 朝 廷 者 , 高 皇 帝 之 朝 廷 也 . 通 小 臣 , 戲 殿 上 , 大 不 敬 , 當 斬 . 吏 今 行 斬 之 ! 」通 頓 首 , 首 盡 出 血 , 不 解 . 文 帝 度 丞 相 已 困 通 , 使 使 者 持 節(jié) 召 通 , 而 謝 丞 相 曰 : 「 此 吾 弄 臣 , 君 釋 之 . 」 鄧 通 既 至 , 為 文 帝 泣 曰 : 「 丞 相 幾 殺 臣 . 」(《史記張丞相列傳》)
①私謁:以私事拜見.②巨萬:萬萬.③燕飲:很隨便地飲酒作樂.燕,通"宴".④吾私之:我對他有偏愛.⑤檄:文書,書面命令.⑥第:但,只.⑦今:即,立刻.⑧徒跣:赤腳而行.⑨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這是個死罪.⑩度:估計,推測.憬:符節(jié),古代使者持之以作為憑證的信物.
【譯文】
嘉為人廉潔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訪.當時太中大夫鄧通特別受皇帝的寵愛,皇帝賞賜給他的錢財已達萬萬.漢文帝曾經(jīng)到他家飲酒作樂,由此可見皇帝對他寵愛的程度.當時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見皇帝,而鄧通站在皇帝的身邊,禮數(shù)上有些簡慢.申屠嘉奏事完畢,接著說道:"皇上您喜愛您的寵臣,可以讓他富貴,至于朝廷上的禮節(jié),卻是不能不嚴肅對待的."皇帝說道:"請您不要再說了,我對鄧通就是偏愛."申屠嘉上朝回來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讓鄧通到相府來,如果不來,就要把鄧通斬首.鄧通非常害怕,進宮告訴了文帝.文帝說:"你盡管前去無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進宮."鄧通來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脫下鞋子,給申屠嘉叩頭請罪.申屠嘉很隨便地坐在那里,故意不以禮節(jié)對待他,同時還斥責(zé)他說:"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卻膽敢在大殿之上隨隨便便,犯有大不敬之罪,應(yīng)該殺頭.來人哪,現(xiàn)在就執(zhí)行,把他斬了!"鄧通磕頭,頭上碰得鮮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沒有說饒了他.文帝估計丞相已經(jīng)讓鄧通吃盡了苦頭,就派使者拿著皇帝的節(jié)旄召鄧通進宮,并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說:"這是我親狎的臣子,您就饒了他吧!"鄧通回到宮中之后,哭著對文帝說:"丞相差點殺了我!"
孝 景 四 年 , 立 栗 太 子 ,使 魏 其 侯 為 太 子 傅 . 孝 景 七 年 , 栗 太 子 廢 , 魏 其 數(shù) 爭 不 能 得 . 魏 其 謝 病 , 屏 居 藍 田 南 山 之 下 數(shù) 月 , 諸 賓 客 辯 士 說 之 , 莫 能 來 . 梁 人 高 遂 乃 說 魏 其 曰 : 「 能 富 貴 將 軍 者 , 上 也 ; 能 親 將 軍 者 , 太 后 也 . 今 將 軍 傅 太 子 , 太 子 廢 而 不 能 爭 ; 爭 不 能 得 , 又 弗 能 死 . 自 引 謝 病 , 擁 趙 女 , 屏 閑 處而 不 朝 . 相 提 而 論 ,是 自 明 揚 主 上 之 過 . 有 如 兩 宮 螫 將 軍 ,則妻 子 毋 類 矣 . 」魏 其 侯 然 之 , 乃 遂 起 , 朝 請 如 故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
①孝景四年:公元前153年.②栗太子:景帝長子,名劉榮,以栗姬所生,故稱.③太子傅:負責(zé)輔佐教導(dǎo)太子的官.④孝景七年:公元前150年.⑤數(shù)爭:指多次為栗太子爭辯.不能得:指無效果.⑥屏居:隱居.⑦說:勸說.⑧莫能來:不能說服他回到京城來.⑨趙女:指美女.古時趙地多美女.⑩屏間處:退隱閑居.間,同"閑".(11)相提而論:互相對比來說.(12)明揚主上之過:明顯地張揚景帝的過失.(13)有如:假如.兩宮:東宮(長樂宮)和西宮(未央宮).這里指太后(住在東宮)和漢景帝(住在西宮).螫:與"蜇"同義,本指蜂,蝎子等刺人,這里是惱怒,加害的意思.(14)毋類:指全家被殺.
【譯文】
漢景帝四年(前153),立栗太子,派魏其侯擔(dān)任太子的太傅.漢景帝七年(前150),栗太子被廢,魏其侯多次為栗太子爭辯都沒有效果.魏其侯就推說有病,隱居在藍田縣南山下好幾個月,許多賓客,辯士都來勸說他,但沒有人能說服他回到京城來.梁地人高遂于是來勸解魏其侯說:"能使您富貴的是皇上,能使您成為朝廷親信的是太后.現(xiàn)在您擔(dān)任太子的師傅,太子被廢黜而不能力爭,力爭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職.自己托病引退,擁抱著歌姬美女,退隱閑居而不參加朝會.把這些情況互相比照起來看,這是您自己表明要張揚皇帝的過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兒女都會一個不剩地被殺害."魏其侯認為他說得很對,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見皇帝像過去一樣.
太 史 公 曰 : 古 人 有 言 曰 「 愛 之 欲 其 富 , 親 之 欲 其 貴 親 親 , 序 骨 肉 , 尊 先 祖 , . 故 王 者 裂 土 建 國 , 封 立 子 弟 , 所 以 貴 支 體 , 廣 同 姓 于 天 下 也 . 是 以 形 勢 強 而 王 室 安 . 自 古 至 今 , 所 由 來 久 矣 . 非 有 異 也 , 故 弗 論 箸 也 . 燕 齊 之 事 , 無 足 采 者 . 然 封 立 三 王 , 天 子 恭 讓 , 臣 守 義 , 文 辭 爛 然 , 甚 可 觀 也 , 是 以 附 之 世 家 .(《史記三王世家》)
②支體:比喻同族.支,同"肢".③箸:同"著".
【譯文】
太史公說:古人有句話說:"愛他就希望他富有,親他就希望他尊貴."所以君王裂土建國,分封子弟,用來褒揚親屬,分序骨肉,尊崇祖先,顯貴同族,使同姓之人散布于天下.因此國勢必然強大,王室必然安定.從古到今,由來已久了.歷代沒有什么不同,所以不必論述.燕王齊王受封之事,不值得采寫.然而封立三王,天子謙恭禮讓,群臣堅守道義,文辭燦然照人,很值得觀賞,因此將此附在世家里.
張 儀 為 秦 之 魏 , 魏 王 相 張 儀 . 犀 首 弗 利 , 故 令 人 謂 韓 公 叔 曰 : 「 張 儀 已 合 秦 魏 矣 , 其 言 曰『 魏 攻 南 陽 , 秦 攻 三 川 』 . 魏 王 所 以 貴 張 子 者 , 欲 得 韓 地 也 . 且 韓 之 南 陽 已 舉 矣 , 子 何 不 少 委 焉 以 為 衍 功 , 則 秦 魏 之 交 可 錯 矣 .然 則 魏 必 圖 秦 而 儀 , 收 韓 而 相 衍 . 」 公 叔 以 為 便 , 因 委 之 犀 首 以 為 功 . 果 相 魏 . 張 儀 去 .(《史記張儀列傳》)
【譯文】
張儀為了秦國到魏國去,魏王任用張儀做宰相.犀首認為對自己不利,所以他使人對韓國公叔說:"張儀已經(jīng)讓秦,魏聯(lián)合了,他揚言說:'魏國進攻南陽,秦國進攻三川.'魏王器重張儀的原因,是想獲得韓國的土地.況且韓國的南陽已經(jīng)被占領(lǐng),先生為什么不稍微把一些政事委托給公孫衍,讓他到魏王面前請功,那么秦,魏兩國的交往就會停止了.既然如此,那么魏國一定謀取秦國而拋棄張儀,結(jié)交韓國而讓公孫衍出任宰相."公叔認為有利,因此就把政事委托犀首,讓他獻功.犀首果然作了魏國宰相,張儀離開魏國.
秦 使 向 壽 平 宜 陽 , 而 使 樗 里 子 、 甘 茂 伐 魏 皮 氏 . 向 壽 者 , 宣 太 后 外 族 也 , 而 與 昭 王 少 相 長 , 故 任 用 . 向 壽 如 楚 ,楚 聞 秦 之 貴 向 壽 , 而 厚 事 向 壽 . 向 壽 為 秦 守 宜 陽 , 將 以 伐 韓 . 韓 公 仲 使 蘇 代 謂 向 壽 曰 : 「 禽 困 覆 車 .公 破 韓 , 辱 公 仲 , 公 仲 收 國 復(fù) 事 秦 , 自 以 為 必 可 以 封 .今 公 與 楚 解 口 地 ,封 小 令 尹 以 杜 陽 .秦 楚 合 , 復(fù) 攻 韓 , 韓 必 亡 . 韓 亡 , 公 仲 且 躬 率 其 私 徒 以 閼于 秦愿 公 孰 慮 之 也 . 」 向 壽 曰 : 「 吾 合 秦 楚 非 以 當 韓 也 , 子 為 壽 謁 之 公 仲 ,曰 秦 韓 之 交 可 合 也 . 」 蘇 代 對 曰 : 「 愿 有 謁 于 公 .人 曰 貴 其 所 以 貴 者 貴 . 王 之 愛 習(xí) 公 也 , 不 如 公 孫 奭 ; 其 智 能 公 也 , 不 如 甘 茂 . 今 二 人 者 皆 不 得 親 于 秦 事 , 而 公 獨 與 王 主 斷 于 國 者 何 彼 有 以 失 之 也 .公 孫 奭 黨 于 韓 , 而 甘 茂 黨 于 魏 , 故 王 不 信 也 . 今 秦 楚 爭 強 而 公 黨 于 楚 , 是 與 公 孫 奭 、 甘 茂 同 道 也 , 公 何 以 異 之 人 皆 言 楚 之 善 變 也 , 而 公 必 亡 之 , 是 自 為 責(zé) 也 .公 不 如 與 王 謀 其 變 也 , 善 韓 以 備 楚 ,如 此 則 無 患 矣 . 韓 氏 必 先 以 國 從 公 孫 奭 而 后 委 國 于 甘 茂 . 韓 , 公 之 讎 也 .今 公 言 善 韓 以 備 楚 , 是 外 舉 不 僻 讎 也 . 」 向 壽 曰 : 「 然 , 吾 甚 欲 韓 合 . 」 對 曰 : 「 甘 茂 許 公 仲 以 武 遂 ,反 宜 陽 之 民 ,今 公 徒 收 之 , 甚 難 . 」向 壽 曰 : 「 然 則 奈 何 武 遂 終 不 可 得 也 」 對 曰 : 「 公 奚 不 以 秦 為 韓 求 潁 川 于 楚 此 韓 之 寄 地 也 . 公 求 而 得 之 , 是 令 行 于 楚 而 以 其 地 德 韓 也 . 公 求 而 不 得 , 是 韓 楚 之 怨 不 解而 交 走 秦 也 .秦 楚 爭 強 , 而 公 徐 過 楚以 收 韓 , 此 利 于 秦 . 」向 壽 曰 : 「 柰 何 」 對 曰 : 「 此 善 事 也 . 甘 茂 欲 以 魏 取 齊 , 公 孫 奭 欲 以 韓 取 齊 . 今 公 取 宜 陽 以 為 功 , 收 楚 韓 以 安 之 , 而 誅 齊 魏 之 罪 ,是 以 公 孫 奭 、 甘 茂 無 事 也 .(《史記甘茂列傳》)
①外族:即外戚,指帝王的母親,妻子一方的親屬.②相長:相互敬重.③如:往,到.④禽困覆車:野獸被圍困急了,也能撞翻獵人的車子.與"困獸猶斗"意近.⑤私徒:私家的徒隸.閼(è,厄):阻止.⑥孰:同"熟".仔細,周詳.⑦當:擋住,對付.⑧謁:陳述.⑨這一句的意思是說:人們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東西,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⑩愛習(xí):愛憐,親近.習(xí),近習(xí),親近.闃悄芄:認為您的智慧和才能.淶:偏袒,偏私.⒀亡之:郭嵩燾《史記札記》:"按亡,謂亡失秦,楚之交."⒁僻:通"避",躲開.讎:仇敵,仇人.⒂反:同"返".返回.⒃寄地:潁川原為韓國地,被楚國奪去,故言"寄地".寄,權(quán)當寄托之意.⒄交走:爭著奔向.⒅過:指責(zé)過失.⒆誅:譴責(zé),懲罰.⒇?zé)o事:指公孫奭,甘茂不能再聯(lián)合韓,魏攻打齊國.
【譯文】
秦王讓向壽去平定宜陽,同時派樗里子和甘茂去攻打魏國皮氏.向壽,是宣太后的娘家親戚,與昭王從少年時就很要好,所以被昭王任用.向壽先到了楚國,楚王聽說秦王十分敬重向壽,便優(yōu)厚地禮遇向壽.向壽替秦國駐守宜陽,準備據(jù)此攻打韓國.韓相公仲侈派蘇代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急了是能撞翻獵人車子的.您攻破韓國,雖使公仲侈受辱,但公仲侈仍可收拾韓國局面再去事奉秦國,他會自認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賜.現(xiàn)在您把解口送給楚國,又把杜陽封給下小令尹,使秦,楚交好.秦,楚聯(lián)合,無非是再次攻打韓國,韓國肯定要滅亡.韓國要滅亡,公仲侈必將親自率領(lǐng)他的私家徒隸去頑強抗拒秦國.希望您深思熟慮."向壽說:"我聯(lián)合秦,楚兩國,并不是對付韓國的,您替我把這個意思向公仲侈申明,說秦國與韓國的關(guān)系是可以合作的."蘇代回答說:"我愿意向您進一言.人們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東西,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秦王親近您,比不上親近公孫奭;秦王賞識您的智慧才能,也比不上賞識甘茂.可是如今這兩個人都不能直接參與秦國大事,而您卻獨能與秦王對秦國大事作出決策,這是什么原因呢 是他們各有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啊.公孫奭偏向韓國,而甘茂偏袒魏國,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現(xiàn)在秦國與楚國爭強,可是您卻偏護楚國,這是與公孫奭,甘茂走的同一條路.您靠什么來與他們相區(qū)別呢 人們都說楚國是個善于權(quán)變的國家,您一定會在與楚國結(jié)交上栽跟頭,這是自惹麻煩.您不如與秦王謀劃對付楚國權(quán)變的策略,與韓國友善而防備楚國,這樣就沒有憂患了.韓國與秦國結(jié)好必定先把國家大事交給公孫奭,聽從他的處理意見,而后會把國家托付給甘茂.韓國,是您的仇敵.如今您提出與韓國友好而防備楚國,這就是外交結(jié)盟不避仇敵啊."向壽說:"是這樣,我是很想與韓國合作的."蘇代回答說:"甘茂曾答應(yīng)公仲侈把武遂還給韓國,讓宜陽的百姓返回宜陽,現(xiàn)在您一味想著收回武遂,很難辦到."向壽說:"既然如此,那該怎么辦呢 武遂就終究不能得到了 "蘇代回答說:"您為什么不借重秦國的聲威,替韓國向楚國索回潁川呢 潁川是韓國的寄托之地,您若索取并得到它,這是您的政令在楚國得到推行而拿楚國的地盤讓韓國感激您.您若索取而得不到它,這樣韓國與楚國的怨仇不能化解就會交相巴結(jié)秦國.秦楚兩國爭強,您一點一點地責(zé)備楚國來使韓逐漸向您靠攏,這大大有利于秦國."向壽聽了后,掂量著利弊,一時下不了決心,便順口說出:"怎么辦好呢 "蘇代立即答道:"這是件好事啊.甘茂想要借著魏國的力量去攻打齊國,公孫奭打算憑著韓國的勢力去攻打齊國.現(xiàn)在您奪取了宜陽作為功勞,又取得了楚國和韓國的信任并使它們安定下來,進而再誅罰齊國,魏國的罪過,由于這樣做了,公孫奭和甘茂的打算便都將化為泡影,他們在秦國的權(quán)勢也就會進一步削弱.甘茂終于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奭竭力反對這么做,但沒有成功.向壽和公孫奭因此而怨憤,常在昭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甘茂恐懼,怕有不測,便停止攻打魏國的蒲阪,乘機逃亡而去.樗里子與魏國和解,撤兵作罷.
平 原 君 家 樓 臨 民 家 . 民 家 有 躄 者 , 盤 散行 汲 . 平 原 君 美 人 居 樓 上 , 臨 見 , 大 笑 之 . 明 日 , 躄 者 至 平 原 君 門 , 請 曰 : 「 臣 聞 君 之 喜 士 , 士 不 遠 千 里 而 至 者 , 以 君 能 貴 士 而 賤 妾 也 . 臣 不 幸 有 罷 癃 之 病 ,而 君 之 后 宮 臨 而 笑 臣 , 臣 愿 得 笑 臣 者 頭 . 」 平 原 君 笑 應(yīng) 曰 : 「 諾 . 」 躄 者 去 , 平 原 君 笑 曰 : 「 觀 此 豎 子 , 乃 欲 以 一 笑 之 故 殺 吾 美 人 , 不 亦 甚 乎 ! 」 終 不 殺 . 居 歲 余 , 賓 客 門 下 舍 人 稍 稍 引 去 者 過 半 . 平 原 君 怪 之 , 曰 : 「 勝 所 以 待 諸 君 者 未 嘗 敢 失 禮 , 而 去 者 何 多 也 」 門 下 一 人 前 對 曰 : 「 以 君 之 不 殺 笑 躄 者 , 以 君 為 愛 色 而 賤 士 , 士 去 耳 . 」 于 是 平 原 君 乃 斬 笑 躄 者 美 人 頭 , 自 造 門 進 躄 者 , 因 謝 焉 . 其 后 門 下 乃 復(fù) 稍 稍 來 . 是 時 齊 有 孟 嘗 , 魏 有 信 陵 , 楚 有 春 申 , 故 爭 相 傾 以 待 士 .(《史記平原君列傳》)
③臨:居于高處朝向低處.④躄者:兩腿瘸的人,即跛子.⑤盤散:行走時一瘸一拐的樣子.也作"蹣跚".行汲:出外取水.⑥罷癃:身體殘疾.罷,通"疲",廢置;癃,體弱多病.⑦后宮:宮中妃嬪居處,借指姬妾.⑧豎子:如今之蔑稱"小子","家伙".⑨門下舍人:指寄食門下派有一定差役的食客.稍稍:逐漸地.引去:離去.⑩造門:登門.進:獻.閾:謝罪,道歉.涿銑:指孟嘗君田文.⒀信陵:指信陵君魏無忌.⒁春申:指春申君黃歇.⒂傾:超越.待:款待,禮遇.
【譯文】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著下邊的民宅.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麗的妾住在樓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樣子,就哈哈大笑起來.第二天,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門來,請求道:"我聽說您喜愛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遙遠千里迢迢歸附您的門下,就是因為您看重士人而卑視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殘,可是您的姬妾卻在高樓上恥笑我,我希望得到恥笑我的那個人的頭."平原君笑著應(yīng)答說:"好吧."等那個跛子離開后,平原君又笑著說:"看這小子,竟因一笑的緣故要殺我的愛妾,不也太過分了嗎 "終歸沒殺那個人.過了一年多,賓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陸陸續(xù)續(xù)地離開了一多半.平原君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說:"我趙勝對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禮的地方,可是離開我的人為什么這么多呢 "一個門客走上前去回答說:"因為您不殺恥笑跛子的那個妾,大家認為您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就紛紛離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斬下恥笑跛子的那個愛妾的頭.親自登門獻給跛子,并借機向他道歉.從此以后,原來門下的客人就又陸陸續(xù)續(xù)地回來.當時,齊國有孟嘗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好客養(yǎng)士,因此爭相超過別人的禮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徠更多的人才.
郭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