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 古詩苑漫步》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燦爛輝煌,感受古代詩詞作品的豐富多彩,感受文學形象,發(fā)展思維能力,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通過分門別類輯古詩、別出心裁品古詩、聲情并茂誦古詩等活動,讓學生學習欣賞、吟誦、演唱古詩詞以及圍繞一個主題查找有關資料的基本方法,積累名言警句,發(fā)展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
3.通過此次活動,激發(fā)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解讀古詩詞的熱情,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通過漫步古詩苑的活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指導與建議
1.開展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也給學生展示自己在朗誦、編輯、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方面的特長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
2.寫作能力是基本的語文能力之一,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首先,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有動手寫或畫的內容,引用前人的成果不要照抄照搬,要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真實感受。要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的懷疑精神,不迷信前人的說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活動中可以有選擇地引用或借鑒前人的成果,要告訴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轉述,或只是受到某一方面的啟發(fā),可以靈活處理,但都要加以說明。
3.口語交際的訓練,其實在輯、品、誦的活動過程中都含有說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時是自主活動,遇到困難就需要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無形中就鍛煉了交流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語交際單獨作為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很必要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交流開展活動的心得體會或好的經驗,提出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共同探討。二是組織對優(yōu)秀評點、賞析文章、音樂、舞蹈、書法作品進行觀摩欣賞,進行課堂交流。
三、活動評價
活動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古代詩詞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古代詩詞的思想內容。活動評價應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為主。評價指標可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分門別類輯古詩的專集、評點、前言或編后記,對同學的朗誦的評點等方面,是否具有新穎性、準確性。
2.總結交流自己對古代詩詞的理解和感受、對同學誦讀古詩的評點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口語交際能力、參與意識和情感態(tài)度,是否反映了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3.評點、前言、編后記是否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感受,是否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語言表達是否文從字順。
4.在輯古詩、品古詩、誦古詩等體現(xiàn)合作與交流的活動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有關資料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1~6年級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
1.江南(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 駱賓王4.風(解落三秋葉) 李 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賀知章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8.春曉(春眠不覺曉) 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 翰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王昌齡12.鹿柴(空山不見人) 王 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輕塵) 王 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王 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 白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 李 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 白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李 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 白
20.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李 白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李 白
22.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 高 適 23.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杜 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 杜 甫25.絕句(遲日江山麗) 杜 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 杜 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線) 孟 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 柳宗元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賈 島
30.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 張 繼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盧 綸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 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 李 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 李 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杜 牧
41.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杜 牧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杜 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 李商隱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 羅 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 胡令能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 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 蘇 軾
51.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 蘇 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蘇 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蘇 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 李清照
55.示兒(死后元知萬事空) 陸 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 陸 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 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水濱) 朱 熹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 林 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葉紹翁64.鄉(xiāng)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 翁 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 高 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 王 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于 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鄭 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 袁 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
(二)本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至八年級下冊所選古詩詞目錄
(按在教科書中出現(xiàn)的先后為序)
觀滄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龜雖壽 曹 操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 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尉遙有此寄 李 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泊秦淮 杜 牧 浣溪沙 晏 殊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如夢令 李清照
觀書有感 朱 熹 木蘭詩 北朝民歌
山中雜詩 吳 均竹里館 王 維
峨眉山月歌 李 白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逢入京使 岑 參 滁州西澗 韋應物
江南逢李龜年 杜 甫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約客 趙師秀論詩 趙 翼
望岳 杜 甫春望 杜 甫
石壕吏 杜 甫歸園田居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 維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游山西村 陸 游 長歌行 漢樂府
野望 王 績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黃鶴樓 崔 顥
送友人 李 白 秋詞 劉禹錫
魯山山行 梅堯臣 浣溪沙 蘇 軾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赤壁 杜 牧 過零丁洋 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 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yǎng)浩
飲酒(其五) 陶淵明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贈從弟(其二) 劉 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 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 煜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三)《詩詞與中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節(jié)選)(顧之川)
文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小學語文課要加強人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須增加語文課的文化內涵,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精品。
詩歌是最重要的文學樣式之一。優(yōu)秀的詩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蘊含著豐富的感情,語言精煉含蓄、生動形象,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為廣大青少年所喜愛。所以,詩歌教學是文學教育的重要內容。
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往往包含豐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練優(yōu)美的語言,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純潔心靈。中小學加強詩詞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讀古詩詞,還有助于學生吸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和偉大,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1.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文學教育是一種美育,文學教育應當給人以豐富的心靈體驗,通過文學的陶冶,鑄成審美的心靈。膾炙人口的詩詞名篇,為人們喜聞樂見,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也非常適宜。學習詩詞名篇,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在優(yōu)美的詩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好的詩歌和好的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一樣,都能陶冶性情。但詩的作用更為直接。其他文學樣式,或側重故事,或側重知識,或側重趣味,直接調節(jié)情感的作用都不如詩。詩是抒情的,直接訴諸情感,又有節(jié)奏,語短意長,易于誦記,使人百讀不厭,無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讀《靜女》《蒹葭》等詩作,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喜悅和憂傷之情,就會深深觸動著我們的情感之弦;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仍能令我們激揚奮發(fā);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自然能體會到蘇軾那恢宏的氣勢;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競自由”,不禁胸襟開闊,有湘江美景一覽無遺之感。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沁園春長沙》),自然會感到作者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2.感受文學形象,發(fā)展思維能力
中小學生多讀些詩詞,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思維,有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分,文學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喚起聯(lián)想和想像,發(fā)展想像力,進而誘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是文學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偉人對詩歌都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熱情,據(jù)說,拿破侖出征時,騎在馬上還在讀歌德的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等都愛讀中國古典詩詞,他們多數(shù)人還能寫作精彩優(yōu)美的詩詞。這些偉人的思想境界猶如天馬行空,富于創(chuàng)造性,跟他們深厚的古詩詞素養(yǎng)具有密切的關系。形象思維則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而發(fā)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烏申斯基說,很難說牛頓和莎士比亞誰需要的想像力更多一些。蘋果掉在地上,引起牛頓海闊天空的想像,產生了地心吸力、萬有引力的學說。瓦特看到開水壺冒氣,也海闊天空地聯(lián)想想像,從而發(fā)明了蒸汽機。而莎士比亞戲劇中那瑰麗的藝術境界,豐富多彩的人物,自然也是作者豐富的想像力的結晶。這說明科學家和文學家都需要具有很強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間接接觸社會,完善健全人格
中小學生一般說來從六七歲到十七八歲,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他們從踏入校門開始,逐步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特別到了中學階段,他們開始關心社會,渴望了解生活,積累人生經驗,也需要得到啟發(fā)和幫助。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總是從某一方面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本質,不同的詩歌往往反映了多樣化的社會生活,同時也形象地告訴了人們應該怎樣認識生活,怎樣面對生活,怎樣創(chuàng)造生活。可以說,詩歌是社會人生的濃縮,正可以成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多讀這類作品,能夠培養(yǎng)他們認識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能力。如,《詩經》就是一部周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離騷》反映了屈原高潔賢貞的人格和對美好政治的理想,陶淵明詩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詩中的浪漫情懷,杜甫詩中的家國興亡之嘆,宋詞婉約細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愛國之聲,以及通俗精彩的元代散曲作品等等,都給學生提供了認識當時社會,體會古代生活和生存狀態(tài)的審美范本。
至于古詩詞中的消極因素,如“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之類,正好可以用來訓練學生對作品進行闡發(fā)、評價、質疑以及分析批判的能力。
4.積累名言警句,開發(fā)語言能力
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生的語言學習,重要的不在于學了多少語言學的名詞術語,更重要的是學習怎樣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學習遣詞造句、成功的語法修辭范例,以及準確、規(guī)范、簡明、連貫、得體的表達方式。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學習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使學生學到規(guī)范精彩的文學語言。詩歌語言,往往又是很精練的,好的詩歌都是用經過錘煉的藝術語言寫成的,是運用語言的典范,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詩人,不同的詩歌作品,語言風格、語言藝術也各不相同。或優(yōu)美婉麗,或放縱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樸素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淵藪。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大量對音樂的生動形象的描繪。又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之五)陶淵明詩于自然平淡的語言中,蘊含了深杳的情懷。學生多讀這類詩歌,對于他們模仿、借鑒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無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四)古詩詞曲譜舉例(略)
李萍
[《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8.清明的古詩教案
9.八年級下冊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