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讀會寫“蜃景、睥睨、高垣、逾時、倏忽、連亙、窗扉””等字詞。
2、理解、積累“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等語匯。
3、熟悉課文內容,了解、認識文中描述的山市蜃樓現象。
4、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生動描繪變幻莫測的山市蜃景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誦讀,直至背誦,培養文言語感。
2、 利用字詞典工具書,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和釋義,疏解文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
2、激發并培養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順暢地誦讀,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并培養想像力。
教學難點:理解文言語匯,概括山市出現全過程的寫景內容,把握行文思路。
教學方法:誦讀法、想象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海市蜃樓”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嗎?它又是怎樣出現的呢?
生:
師:這里有幾幅關于海市蜃樓的圖片和幾則故事,大家一起來看。
(多媒體出現圖片和故事)
師:這是一種由光線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在沙漠里,在海灣上,或是在廣闊的陸地和 水域上空,有時在遠處涌現樹木房屋、街道行人、車馬船舶等景象,好像一個熱鬧的集市,很快又自行消失。古代人們不了解它的成因,以為是神仙住所、蛟龍吐氣,故而名為海市蜃樓。它是由太陽光折光反射所形成的,在沿海、沙漠地區可見。
二、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朝著名文學家。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又因為他著有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世人稱他為聊齋先生。
2、題解
3、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生聽準字音、停頓等。
(2)生自讀課文(輕讀、放聲讀)
(3)生順暢齊讀
4、疏通字詞
(1)生自讀,借助工具書教學參考書等,初步疏通文意
需注音的字:蜃、奐、禹、冥、禪、甍、垣、睥、睨、亙、扉、逾、倏
需注釋的詞:邑、恒、聳、無何、甍、莽、危、屑、憑、逾時、肆
難翻譯的句子:
①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譯: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之一。
② 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譯: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低低的城墻,(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③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譯: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
④ 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譯:(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有靠著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
⑤ 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
譯: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別。
5、翻譯全文
三、研習文本
師:給課文劃分層次
文章起筆奇特說明山市難得,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成。主體部分描繪山市出現的全過程,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
師:熟讀課文開頭,用原句填充:山市景觀美麗而又奇特,說明山市獨特的語句是________。指出山市見之不易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
明確:“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師: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變化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請簡練概括。
明確: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即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師:作者描繪山市時,是以什么為序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生:以時間為順序,表示時間的詞:忽、無何、未幾、既而、逾時、倏忽
師:作者是以目擊者的口氣來描寫山市的變化的,作者目擊到的現象是怎樣變化的?
生: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如拳如豆
四.拓展延伸
1、根據下列提示感知,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展開合理想像,擴寫山市。各小組推舉代表在班上交流,同學評議。
①孤塔的底部在什么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
(山頭。“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
②城上有樓嗎?你看見城中的街道了嗎?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
③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么?
(“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2、研討與練習一、二
Miss朱
[山市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6.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7.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