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
點撥法、歸納法、誦讀法、提問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回答后老師可復述概況、可補充、可升華、可表揚 不可誤導 多叫幾個同學回答 不能集中到一個同學上)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兩點3分鐘)
1、從背景講起:
在唐朝中期的時候,一種門閥制度的風氣依然存在著,當時,一些貴族的子弟,他們憑著自己的貴族出身,天生就是統治者,這樣呢,學習和學養在他們看來是毫無價值的,他們更不把老師放在心目之中,風氣非常流行,甚至出現了“以從師為恥”的社會風氣。當時文學家柳宗元記載過當時社會中誰要是跟著老師學習,大家就都嘲笑他的這種社會風尚的詳細情況。當時,另一位大文學家拍案而起,寫了一篇力作,來抨擊時弊。這個人是大文學家--韓愈,作品是千古奇文--《師說》。
2、走進韓愈:
提問:我們對韓愈并不陌生,以前學過他的什么作品?(《馬說》)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韓愈的情況?(提問1人)
答:韓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祖籍昌黎,故后人稱之為韓昌黎,謚號“文”,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昌黎先生集》 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
3、 了解文體--搞清文章題目的意思。
“說”,議論文體 可議論--《馬說》,可敘述--《捕蛇者說》,可抒情--《愛蓮說》,最終的目的是說理議論,可按“論述……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論述關于“從師”的道理。
二、 整體感知文本(5分鐘)
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放開聲音自由朗讀,讀的過程中注意兩點:讀準字音,注意句讀、斷句;結合注釋了解、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 研習文章結構(每段先讀,可朗讀、默讀、叫同學讀,再提出問題,思考一二分鐘后提問,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涉及到的重要字句要我來解釋)
1、分析第一段(10分鐘)
全體朗讀第一段,大聲讀,體現班級的風貌,并思考下列問題
(1)議論文有論點,第一段中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讀的過程中考慮,應該是哪句
提問:提出了文章總論點,是哪句?為什么(2-3同學)
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總論從師的重要。“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
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如今“師道不存”,借古非今。
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3)提問:本段除總論點之外的內容分為幾層,分別是怎么對總論點進行論證的?
第一層:為什么從師(必要性)從正反兩方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第二層:以什么人為師(擇師的標準)
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板書)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為什么從師(正反說明)--擇師的標準
(4)全班根據思路,再次朗讀
2、學習第二段(12分鐘)
(2)找一位同學帶著感情讀,韓愈寫文章提倡“不平則鳴”,所以讀的時候體現不平之氣體現出來。推薦一位同學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代表咱們班朗讀水平的同學
讀(1位同學)
提問:帶著怎樣的情感讀:憤慨 失望
怎么體現這種失望、憤慨的呢?
作者強調的重點的詞語,感情強烈惑矣、久矣;
強烈的語氣詞:嗟乎、嗚呼、矣等
全班同學帶著感情、放開聲音朗讀本段,注意剛才情調的體現感情的字詞,并思考一下問題: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并把本段中提到的各種人用筆畫出來:
(3)提問:本段中心句是?(1同學)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批判當時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4)提問: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于師”的人,作者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分別怎么對比的,本段內容分為幾層,具體理清楚?(2-3同學)
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圣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通過正反對比,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明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板書:分論點:師道不傳,恥學于師(對比論證)
古之圣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議論: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根據板書,再次朗讀
3、學習第三段(5分鐘)
(1)集體朗讀,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1-2同學)
這一段是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舉例論證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既是證明論點,又是升華論點。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第3段,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視師道的事跡,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圣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并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圣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圣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板書: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事例論證);孔子從師的言行
4、分析第四段(1同學)(5分鐘)
集體朗讀本段
(1) 明確這段話的主要目的與作用是什么?
說明寫作緣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 思考:作本文的根本目的僅在于此嗎?(1同學)
針對時弊而做到,所以,抨擊、批判當時的士大夫“恥學于師”的社會現象,為了扭轉當時極度頹敗的學風,提倡尊師重教。
“不拘于時” 被動句 “于”表被動 翻譯:不被時俗拘束,不被時俗限制
“時”指“恥學于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從此也可看出文章是針對時弊而作。
總結全文的結構
五、結合板書,集體朗讀全文
六、小結(2分鐘)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師說,我們感受到了韓愈不平則鳴的文風,感受到不顧流俗的勇氣,感受到堅守真理的精神。這篇文章雖然寫了一千多年了,但文章的許多思想與句子,內涵和精神還非常富有生命力,還閃爍著真理和智慧的光輝。所以我們各位同學課下一定要好好品讀文章,體會作者的人格力量,也體會作者關于從師學習的重要論斷,以此來指導我們為人為學。
李志英
[《師說》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關文章:
5.師說教案教案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