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請?君淚盈,妾淚迎,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每讀林逋這首《長相思》,便為天下許多紅男綠女的悲歡離合生出許多感慨,且自然聯想起一個人--《雷雨》中的周樸園。不少人對他腹誹頗多,我卻對他怎么也厭恨不起來。
一個封建大家庭的闊公子,一位喝過洋墨水的風流才子,竟然愛上一名侍女,且與她偷生二子。那種沖破門第禁錮的勇力,追求自由戀愛的精神,在那個時代可贊可嘆。
的確,他終是聽任父母將昔日所愛的人趕走了。“始亂終棄”“心狠手辣”嗎?似乎像,但試想他面對那個時代,就像一只小蚊蚋掉進一張嚴陣以待的蛛網里,究竟有多大的反抗力量?他不“棄”不“狠”,又能如何?攜侍萍離家私奔嗎?逃得了家庭的門,能逃得過社會那張無形的網?雙雙化蝶嗎?還有兩只不會飛的小蝶怎么辦?既不能逆天而動,就只能聽命而行了。
于是,他另娶了“門當戶對”的繁漪,讓一個熱血沸騰的女子“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有人自然要詛咒他的無情與冷血了。他真不該在現實愛情的圍城掘一個口子,去試圖尋覓與他相偎相戀的情人的影子。然而,過來的人們啊,想想吧,人生中刻骨銘心的事不是初戀又是什么?那朵用絲線精心繡成的梅花,那個“萍”字,我們難道還懷疑這是真愛嗎?初戀情結,真情摯愛,外加那個生死未卜的愛情的結晶,我們有什么理由去譴責他不憐眼前人呢?對繁漪的冷漠,不是因為他的冷酷無情,而是他對真情的深深眷戀,對“門當戶對”的封建婚姻的反叛。因此,當昔日的一切如煙似霧般消散,再也尋覓不著時,他便在圍城里設起了令人心碎的祭壇--梅侍萍專室,以祭奠他死去的青春與愛情。這是多么令人心酸與同情的舉動啊!這一舉動,讓人們看到了他那被封建正統思想擊碎的宣戰牌,聽到了他在封建重壓下微弱的呼救聲。
而當一個偶然的瞬間,昔日的一切在圍城開口處一一映現,他又是多么激動。無奈與痛楚!它對侍萍現實命運的同情與關注,對侍萍未來生活的牽掛與關心 ,都足以讓人們窺見他人性深處的善。而他與侍萍之間從夢中追憶到現實重逢,從害怕人知到令子認母,正是他復雜心理的率直流露,也是他夢幻與現實矛盾沖突的真實寫照。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譴責他自私虛偽呢!
總之,讀罷《雷雨》,我對周樸園沒有厭惡與憎恨,有的只是理解與同情。當然,我這樣說應該是有違曹先生創作的初衷的,只是一段引導學生對《雷雨》的一種個人解讀而已。同時,我的這段話并不意味著為當代眾多的多情種子開責,畢竟梅妻鶴子的《長相思》遠了,我們的時代也不再是那個大“雷雨”的時代了。
周
[羅帶同心結未成--談《雷雨》中的周樸園形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4.高中的教育隨筆
5.美術教師隨筆
6.教師工作隨筆
7.歷史教師隨筆
8.生活隨筆:幸福雜談
9.音樂教師隨筆
10.教師數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