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隱逸詩人憂患心----論陶淵明的憂患意識及原因探究(選修教學論文)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內(nèi)容摘要:陶淵明,這個輝耀千古的偉大隱者,以其耿介的性格,任真自得的情趣,曠達的生死態(tài)度,平淡而自得的詩風,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欣賞、所稱道、所崇敬。但是,在對其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處的社會政治進行深入的探究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其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卻隱藏著深深的憂患意識:一、憂身,二、憂家,三、憂國,四、憂天下。

關鍵詞:陶淵明,憂患意識,原因探究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江西宜豐澄塘(一說為江西九江)人。他是我國晉宋時代最杰出的詩人。梁鐘嶸稱其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①

一千多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陶淵明始終是一個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zhì)樸真率、淳厚善良的人。他的詩歌平淡而自然,不帶絲毫的矯揉造作。陶淵明正以這兩方面,影響著后來的許多文人學子,為后世的失意士大夫構筑了一個超然于世俗的精神家園。

以上是陶淵明顯露給歷史的一面。

    但是在對陶淵明的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處的社會政治進行完整而真實的深入探究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卻分明看見了一個深具憂患意識的隱者--陶淵明! 

    從公元393年到公元405年這十三年間,陶淵明先后多次為官,但每次都任職不久。終于在歷經(jīng)了多次的官場失敗的深切體驗后,陶淵明對生命的感悟終于達到了一個徹底性。他終于歸隱了,致力于過那種不問政治,躬耕自給的田園生活,以此遠避禍害,追求精神的自由。

然而,人生的經(jīng)歷及社會的動亂、政治的腐敗又無法讓他達到真正的完全徹底的“靜穆”。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的他,在享受歸隱之樂的同時,內(nèi)心深處卻依然不能夠忘懷于對社會的關注,不能忘懷于“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②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獨祗修

以自勤,豈三省之或廢;庶進德以及時。時既至而不惠。無爰生之晤言,念張季之終蔽;…(《感士不遇賦》)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翦。(《雜詩》之五)

歲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雜詩》之五)

由此可見,在“靜穆”之外,陶淵明對世事并未完全遺忘和冷淡。

“士不平則鳴”這是古代知識分子共同的宿命。陶淵明這個大隱士也未能真正的擺脫。嵇康選擇了一條“怒目金剛”式的“怪”、“狂”、“傲”之路,最終招來殺身之禍。而陶淵明則吸取前車之鑒,明智地選擇了另一條路;在徹底的歸隱中,借助于文學,委婉隱晦地表達出了他對家國人生命運的深深的憂患。

下面,將從四個方面來具體闡述其憂患意識:

    一、 對青春不再、事業(yè)無成、“素抱”不展的憂患。

儒家提倡“靜以修身”的修身準則。陶淵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從小對于身心的修養(yǎng)十分的用功,從不肯放松自己。“先師遺訓,余豈之墜?”(《榮木》之四),又《雜詩》之五中言:“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從這些中,晚年所寫的詩中可以看出,他對于修身是要求嚴格的。這樣,才形成了他耿介、清高的性格和奠定了對事業(yè)追求的人生目標。

而官場的險惡和社會的動亂,又注定了他仕途的失敗。他不得不歸隱田園,固窮守節(jié)。這樣,他嚴于修身的結果,就轉(zhuǎn)為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憂患。

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靜言孔念,中心悵而。(《榮木》之一)

徂年既流,業(yè)不增舊。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懷關,怛焉內(nèi)疚。(《榮木》之三)

《榮木》一詩,當作于404年,詩人閑居在家,眼見木槿花開花落,頓生“白首無成”之感概。從以上詩句中可以看出:詩人感嘆流年似水,轉(zhuǎn)瞬即逝,卻事業(yè)無成,不正充分表達了陶淵明內(nèi)心的惆悵與憂慮嗎?故宋代真德秀評價此詩主旨時說:“《榮木》之憂,逝川之嘆也。”③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好。”(《和郭主簿》之二)表達了詩人對素志“不獲展”而所流露出的一絲淡淡的憂慮。“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還舊居》)表達了詩人對生命苦短的憂嘆。縱使到了晚年,陶淵明的這種憂患乃時有所現(xiàn):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間月,灼灼月中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擬古》之七)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飲酒》之十五)

在這些詩句里,還能看出樂天知命的陶淵明嗎?不能。隨著年齡的增大,一個深具憂患意識的詩人陶淵明突現(xiàn)在人們面前:他依然憂心于青春難再,憂心于生命苦短,憂心于固窮守節(jié)的“素抱”不能實現(xiàn)……

另外,他的詩中還流露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前景的憂慮。如:“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歸園田居》之二)

二、 對子女不爭氣、家庭生活貧困的憂患

在人們的眼中,陶淵明是一個十分率真、豁達之人,但是,在這率真、豁達的背后,卻又隱藏著對家庭的憂慮,并且時不時地折磨著他,讓他內(nèi)心痛苦而又無可奈何。

陶淵明是一個深受儒家正統(tǒng)思想影響的人,在其徹底歸隱之后,想到仕途的失敗,理想的破滅,不由感慨萬千。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自己的理想不得實現(xiàn),陶淵明就轉(zhuǎn)而把這種理想延續(xù)給下一代,希望他們能有所出息。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顧慚華鬢,負影直立。三千之罪,無后為患。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時。名汝曰儼,字汝求思。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庶其企面。

   厲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日居月諸,漸免于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夙興夜寐,愿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在以上詩中,陶淵明感慨自己事業(yè)無成,表達了自己對兒子儼的期望,期望兒子能夠成才,繼承祖業(yè)。“爾之不才,亦已焉哉!”一句,顯然流露出了詩人陶淵明對兒子不爭氣的深深憂慮。而這種憂慮,又突出地表現(xiàn)在《責子》一詩中:

   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固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在詩中,詩人總希望他們能幫忙干活,能立志于學習,能有所出息,可是事與愿違。失望之余,詩人只好借杯中之物來排遣憂愁。全詩雖然以戲諧的筆調(diào)道出,可憂患之心又是何等的昭然。

另外,詩人陶淵明對家庭生活極端貧困而產(chǎn)生的憂患也非常明顯: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抱長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在已

何怨天?離憂凄目前。(《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

   “炎火”“螟蜮”“風雨”這些自然天災,使得詩人在夏天的長晝里盼天黑,冬天的長夜里盼天亮。這種凄苦的煎熬和無處傾訴的孤苦是何等的深刻?“在已何怨天,離憂凄目前。”深深地道出了詩人的家貧之憂。

三、 對劉裕以宋易晉的憂國之情

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是出了名的,他們縱使受到君王的冷落或仕途失敗,依然念念不忘國家。像屈原、杜甫、陸游……可以開列出一長串的名單來。陶淵明也不例外。

自魏晉以來,一大批的中國知識分子因為不滿于腐敗的政治和丑惡的現(xiàn)實,結果招來殺身之禍。這樣,導致許多文人學子有了生命之危的感受。

陶淵明正處于晉宋易代之際,他目睹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政治的腐敗,前人的殺身之禍又時時警醒著他,他只有選擇歸隱田園,借以在亂世中避禍以全身。這樣,他的愛國之心就轉(zhuǎn)而化為一份深深的憂國之情。只不過這份憂國情懷在其詩文中表現(xiàn)得非常的含蓄、隱晦,目的是以免招致殺身之禍。“荒途無歸人,時時見廢墟。”(《和劉柴桑》)寫晉末戰(zhàn)爭造成的殘破景象,詩人感受極深,暗示出詩人陶淵明深深的憂國情懷。

而最能體現(xiàn)其憂國意識的,莫過于劉裕鳩殺安帝、晉建宋這兩件事了。請看他寫于永初二年的《述酒》: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素礫 修諸,南岳無馀云。豫章搞高門,重華固靈墳。流淚怨抱中嘆,傾耳聽司晨。神州獻嘉粟,西靈為我馴。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卜生善斯牧,安樂不為君。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雙陵甫云育,三趾顯奇文。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峨峨西嶺內(nèi),偃息常聽親。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

   魯迅在評價其詩時說:“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說當時政治的。這樣看來,可見他于世事也并沒有遺忘和冷淡。”④在詩中,陶淵明對劉裕鳩殺安帝、恭帝并篡晉建宋的行為極為憤概,卻沒有象董諸梁那種的人來討伐無道,恢復晉室江山。詩人的憂國情懷,何其昭然?詩中之言,全用隱語表達,可見其內(nèi)心的憂憤與痛苦。“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這是何等的悲切,可見其憂之深!

在《擬古》九首中,也表現(xiàn)出了陶淵明的憂國情懷: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

植高原,今日復何悔!(之九)

在詩中,詩人以桑樹被種在長江邊,暗喻恭帝為劉裕所立,柯葉摧折,根株浮海,暗示晉室江山被劉裕所篡。詩中充分表達了陶淵明對晉室江山被篡的憂嘆。另外,詩人在雜詩之二中寫道:“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有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在此詩人借季節(jié)變易來暗示晉宋易代。每念及此事,就心懷悲凄,以致徹夜不得平靜。可見作者憂故國之深。

四、 對天下黎民百姓的憂患

盡管陶淵明終于歸隱田園,過著那種“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田園躬耕生活。但是,這并不等于他已完全忘卻塵世的俗事,完全超然于黑暗現(xiàn)實之外。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使以往知識分子所常有的對天下黎民百姓的憂患意識,在陶淵明身上也有所繼承,有所體現(xiàn),只不過不如他們熱烈明顯罷了。

“我愛其靜,寤寐交揮。但恨殊世,邈不可追。”“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這是出自《時運》一詩中的語句,詩人幻想一個太平社會,卻又明知道是不可能得到。詩人以上古社會的質(zhì)樸自然反照出當時的社會,暗示出陶淵明對處于亂世的天下的憂患。

詩人歸田之后,對農(nóng)村的破壞現(xiàn)象也有所目睹,在其詩中也有鮮明的反映。如《歸園田居》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面對一片破敗景象,詩人不由得感概“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但是,在虛無放達的背后,又何嘗不隱藏著詩人對天下百姓悲慘命運的關切與憂慮。

在詩人的晚年,生活尤其艱難。“老至更長機,菽麥實所羨。”“ 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這些詩雖然描述的是詩人自己的生活遭遇,但也從側(cè)面反映了當時天下百姓的悲慘情景,流露出了陶淵明對百姓的憂患情懷。

永初二年,陶淵明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它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是,不論它充滿怎樣的幻想,都應當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或者說它的產(chǎn)生是離不開當時的現(xiàn)實基礎。陶淵明生活的時代,百姓遭受著十分殘酷的剝削壓迫,繁重的徭役使百姓一年“殆無三日休停,至有殘形剪發(fā),要求復除,生兒不復舉養(yǎng),鰥寡不敢妻娶。”⑤加上戰(zhàn)亂和天災,逼得百姓們“逃亡去就,不避幽深。”⑥所以,他寫《桃花源記》時,必然要想到百姓逃亡的慘景。他幻想沒有剝削壓迫的桃花源,實際是為苦難者構設一個理想社會,并以此反照出現(xiàn)實社會的戰(zhàn)亂、剝削、壓迫、饑寒、困苦,以此委婉地表達出陶淵明對天下黎民百姓的憂患之情。

可以說,桃花源的理想社會,既是詩人坎坷人生的理想追求,他是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同時還寄托了詩人對天下黎民百姓苦難命運的憂心。如果沒有一顆心懷天下的心,是絕對寫不出這樣的作品的。

原因探究:

一、 家庭的影響使他從小就具有了一些政治理想

    陶淵明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的家庭曾經(jīng)也輝煌過。他的曾祖陶侃是歷史上有名的人士,是東晉的開國功臣,官至都督八州軍事,領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追贈大司馬。梁啟超評價他是“在東晉各位名臣里頭,算是氣魄最大,品格最高的一個人”。⑦他的祖父和父親陶茂、陶敏雖然不如曾祖陶侃位高名重,但也都做過太守一類的官。

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對他影響較大,是當時有名的文士,長期做征西大將軍桓溫的僚佐,最后官至桓溫的長史。

   陶淵明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自然而然地會受到這種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渴望長大以后能像他的先輩們一樣,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為家庭的影響,事實上,和所有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一樣,陶淵明從少年時代起就很想在人生和社會上干一番事業(yè)的。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翦。(《雜詩》其五)

這種理想這種志向幾乎一直縈繞在他的腦際,即使在他仕途失敗而逃離官場、歸隱田園之后,這種愿望仍常使他徹夜難眠,欲罷不能。這點,還可以從他的《命于》詩中找到例證: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

族以昌。

紛紛戰(zhàn)國,漠漠衰周。鳳隱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繞云,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

予愍侯。

于赫愍侯,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書誓山河,啟土開封。 丞相,允

迪前蹤。

渾渾長源,郁郁洪柯。群川載導,眾條載羅。時有語默,運因隆窳。在我晉中,業(yè)

融長沙。

桓桓長沙,伊勛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熟謂斯心,而

近可得?……

寫這首詩時詩人已徹底脫離官場,歸隱田園。在詩中,陶淵明熱情地歌頌了他們陶氏家庭的輝煌歷史,贊美了他們陶氏先輩的武功德勛,固然在于教育兒子儼,希望他能成才。但又何嘗不是他心中的偉大志向和人生目標呢?

    二、 儒家思想的影響讓他從小就具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自漢朝董仲舒提倡“罷黔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入世的思想就一直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就一直左右著封建社會中許許多多知識分子的命運。“學而優(yōu)則仕”成為他們走向仕途,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唯一準則。

盡管在魏晉時期《莊》《老》思想盛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受到強烈的沖擊。但在那個時期陶淵明不僅像一般的文人學習那樣學習了《莊》《老》,而且更深入地系統(tǒng)地學習了儒家的《六經(jīng)》,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飲酒》十六)

因為“游好在六經(jīng)”,使青少年時代的陶淵明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立志要有所作為,以至于到了晚年他依然不能忘懷:

         憶我年少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翦。(《雜詩》之五)

         閑居執(zhí)蕩志,時駛不可稽。驅(qū)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雜詩》之十)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jīng)〉》之十)

可以想象,風華正茂的陶淵明,是那么的富有理想、抱負,想望自己能如鳥兒一般展翅高飛,展示自己超越四海的遠大志向。

    三、 仕途的失敗使他走向田園,固窮守節(jié)

    在封建社會中,“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往往成為知識分子宿命般的因襲與虔誠,使他們順從腐敗政治的扭曲,走向“治國平天下”的道路。而它,主要表現(xiàn)在出仕上。屈原是如此,李白、杜甫是如此,蘇軾是如此……。陶淵明也照例未能擺脫這條一貫的規(guī)律。

但陶淵明又與許多入仕的知識分子有所不同, 而這不同又表現(xiàn)在兩方面:性格與志趣。他生性高傲耿介,從不與世俗之徒為伍,對于那班為追逐名利而體現(xiàn)出毫無節(jié)義操守之俗人,他把他們稱為“狂馳子”。在其志趣上,因受先輩和道家超然境界的影響,他從小便養(yǎng)成了“性本愛丘山”的志趣。

    一方面因為家境的困窘,一方面為了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陶淵明于29歲那年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但不久便因“不堪吏職”而解職歸田。以后他時而歸隱時而出仕,又陸續(xù)做過桓玄的僚佐、鎮(zhèn)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縣令之職。但都任職不久便辭官。

每次的為官,因為他的性格,他的志趣,使他總是與官場腐敗風氣,與官場中爾虞我詐、勾心斗角、阿諛奉承、毫無操守的現(xiàn)象格格不入;每一次為官,都獲得與他的理想追求相反的人生經(jīng)驗,以致信仰動搖。終于,在他41歲之時,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而斷然辭去彭澤縣令,決定歸隱田園,終老一生。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四、 生活的變化使他歷盡人生的艱辛

    陶淵明雖然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是他的曾祖、祖父、父親都先后為官,尤其是其曾祖曾經(jīng)顯赫一時。因此,到陶淵明時即使家道衰落,但其經(jīng)濟狀況也決不是一般平常百姓家庭所能相比的。這樣,至少他的青少年生活應該是不用為生計所愁的。

陶淵明自幼生活在宜豐,那里山川秀麗,風物宜人,雖地處僻遠,卻也遠離戰(zhàn)亂。至今,宜豐澄塘、敖橋一帶,遍布著其青少年時期讀書游歷的遺跡:東皋嶺、賦詩灣、讀書堂、洗筆池、藏書墩、醉臥石……

       “東皋嶺,淵明游息處。今新昌縣義鈞鄉(xiāng)十五都清水橋下古岡山是也。《歸去來兮辭》

云:“‘登東皋以舒嘯’,故又名舒嘯臺。”⑧

“賦詩灣,清水橋之左側(cè),東皋嶺下。昔先生賦詩之所。《歸去來兮辭》云‘臨清

流而賦詩’”。⑨

“晉太元庚寅冬,先生燕游于義鈞鄉(xiāng)十五都滸溪山下延禧琳宇,見溪流環(huán)抱,林木森

蔚。辛卯冬遂構書堂于其側(cè)。”⑩

“(醉臥)石在古岡山清水橋下,先生醉酣于上臥息,故詩云‘醉臥松下石’,后人

呼為淵明醉石。”⑾

從以上資料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陶淵明過著一種賦詩、飲酒、讀書、燕游的安適生活。

另外,從他的詩中也略有反映: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飲酒》十六)

    憶我少年時,無樂自欣豫。(《雜詩》五)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共一)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家庭人口的增加,加上他不善經(jīng)營,家境也越來越衰落,生活也就-越來越困難。義熙四年六月,陶淵明隱居的上京舊宅失火,房子全部被燒,損失很大。從此,生活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歸隱以后,雖然陶淵明勉力勤于農(nóng)事,但仍然擺脫不了生活的貧寒,饑與寒仍然時時威脅著他。在饑寒的折磨下,他的身體也垮了下來,過早地衰老,并且病痛也時不時地折磨著他。到了晚年,他窮得以致到了乞食的地步。在饑寒交迫中,他痛苦地寫道:

         夏日抱長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

         弊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飲酒》十六)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豈期過滿腹?但愿飽粳糧。御冬足大布,粗 以應陽。正爾                         不能得,哀哉亦可傷!(《雜詩十二首》之八)

    五、 社會的動亂及政治的腐敗使他理想破滅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當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都十分尖銳復雜。

    在北方,自西晉滅之后,整個黃河流域便四分五裂,各少數(shù)民族形成許多割據(jù)政權,相互混戰(zhàn),并對南方進行威脅、騷擾。

    而在南方,東晉王朝因為靠士族大地主的支持而建國,一開始就顯示出它的腐朽性。它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竭力維護士族階層的利益。“舉賢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權貴。”世家大族的人可以作大官,而寒門士子則入仕無門。

    東晉王朝從建朝起就不穩(wěn)定。社會矛盾重重:南北士族之間的矛盾,統(tǒng)治集團與人民的矛盾,特別是帝室和大士族之間的矛盾最為突出。到陶淵明生活的時期,各種矛盾又更加復雜,并且日趨激烈。門閥士族大量兼并土地,賦稅徭役連年加重,人民苦不堪言,反抗斗爭不斷加劇,社會動亂不安。加上各軍閥之間的爭權、兼并斗爭,導致“男不被養(yǎng)、女無匹對。逃亡去就,不避幽深。”⑿戰(zhàn)亂使社會凋弊和荒疏,給人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造成極大的破壞。逃世歸隱成了一時的風氣。

    陶淵明看透了這個世道的黑暗,也看透了官場的腐敗,實現(xiàn)理想的希望隨之破滅。終于,他徹底地歸隱田園。

    詩人遠去了。

    他把他的詩文和思想留給了歷史,為無數(shù)的后代文人所景仰。但是,同時他也把他的深深的憂患意識留給了后人,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的士人。

    所以,陶淵明是不朽的。

注釋:

①、鐘嶸《詩品》第九十七頁,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②、凡文中所引詩文皆出自郭建平解評的《陶淵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③郭建平《陶淵明集》第11頁所引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④、郭建平《陶淵明集》第147所引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⑤谷云義《陶淵明》第91頁所引《晉書范汪傳附子寧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⑥⑿谷云義《陶淵明》第5頁所引《晉書劉毅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⑦郭建平《陶淵明集》所引“梁啟超《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代序)》”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⑧⑨⑩⑾、吳衛(wèi)華、凌誠沛主編《陶淵明始家宜豐資料集》第72--74所引《秀溪陶氏族譜》《新昌縣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參考書目:

1、《陶淵明始家宜豐資料集》吳衛(wèi)華、凌誠沛主編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2、《陶淵明集》郭建平解評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3、《陶淵明詩文選》王克儉主編 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4、《陶淵明》谷云義編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3

5、《文學家叢書陶淵明》湘瑤編著 1995

6、《中國隱士》聶雄前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1

7、《中國古代文學》于非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8、《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于非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袁革命

[隱逸詩人憂患心----論陶淵明的憂患意識及原因探究(選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

2.初一數(shù)學探究教學論文

3.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4.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5.引導自主探究,促進主動發(fā)展的教學論文

6.化學選修3教學課件

7.生物選修1教學計劃

8.地理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9.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10.有關陶淵明的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