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仲良第三初級中學 陽梅
教學目標:
1、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
2、了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聯系現實,思考環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歸納羅布泊變化的原因。
2、了解環境遭受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在以后的開發中應吸取哪些教訓?
教學難點
真正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 請同學們概括第一組畫面的內容:是的,那里水鳥成群,碧波蕩漾。那是西北地區一個曾經非常美麗的仙湖;那里曾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對,這就是曾經美麗的羅布泊!再看這一組畫面,那誰能概括一下這一組畫面的內容?是啊,這是浩瀚的沙海,是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那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我國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余純順先后在那里失蹤、遇難;
那是一個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的地方;可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現在的羅布泊。
二、看題目:
1、你能從標題中得到哪些信息?
可以知道羅布泊,原本是非常美麗的仙湖,如今卻消逝了,成了荒漠。
2、針對題目,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羅布泊曾是一個怎樣的仙湖?什么時候消逝的?為什么會消逝?現在的羅布泊是什么樣子?羅布泊的消逝帶來怎樣的惡果?同樣的悲劇還有哪些?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請翻到第91頁,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帶著以上問題閱讀全文。并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們初讀了文章基本內容,我們知道了文章從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寫起,接著上溯歷史上的美麗景象,然后著重說明羅布泊消逝的緣故,又具體展現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廣之,說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頹勢,篇末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吁。
四、再讀課文,具體分析:
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內容,這篇課文里最讓你們震撼的是什么呢?有人震撼羅布泊的美麗,也有同學震撼羅布泊的現在,更多同學震撼的是美麗的羅布泊的消逝。那我們現在就帶著同學們的感嘆去欣賞一下昔日羅布泊的美麗。
(1)過去的羅布泊是怎樣一個地方?
請看多媒體,明確: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關鍵詞是“綠洲”“仙湖”。
(2)、那今日的羅布泊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請看多媒體,明確:現在的羅布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我國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余純順先后在那里失蹤、遇難;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關鍵詞是“沙漠”“神秘”。
(3)羅布泊的過去是那樣生機盎然,現在卻是這樣的死氣沉沉,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
請看多媒體,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一是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關鍵詞是“改道”“四盲”。而這兩個問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會干涸,羅布泊就會干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荒漠化。當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擴大耕地,開采礦藏,也是開發,問題是當年的開發沒有考慮水資源,簡單的以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顧了上游不顧下游。
從這些原因中我們能從中吸取什么樣的教訓呢
從羅布泊消失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律,注重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4)、那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只有羅布泊?那類似的悲劇課文中還介紹了哪些?是啊,還有青海湖,還有月牙泉,那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呢?
面對人類制造的這些悲劇,我們心痛不已,我們與自然本是兄弟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們心中有什么話想說嗎?
五、品味語言:
同學們都對破壞環境的愚昧行為而憤怒,文章的字里行間也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數據,找出幾個這樣的的語句,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的句子:
如1、“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針見血的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破壞生態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如2、“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引用數據的句子,如“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一系列數據具體、確鑿,充分說明人們是怎樣盲目地拼命地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的,正是這種盲目行為,造成了羅布泊的荒漠化。
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六 、分析文體特點:
本文從體裁看是一篇報告文學,它兼有新聞和文學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文學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們就來探究學習本文是怎樣把羅布泊的今昔情景寫得歷歷在目,把羅布泊消逝的原因說得明明白白的,為什么能使讀者對羅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
1、真實性。
文章列舉數據、敘述事實真實可靠。
如:《漢書西域傳》記載了……
另據史書記載……
2、形象性。
形象性主要表現在對比、擬人、排比等手法的運用。
(1)對比手法
集中表現在對羅布泊今昔情況進行對比。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讀者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2)擬人手法
如寫胡楊林,“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人類自身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換為“一棵棵胡楊樹,只剩下奇形怪狀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寫羅布泊“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同樣賦予羅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換為“站在羅布泊的邊緣,你會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那就遜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遺憾之情,譴責之意呼之欲出。
3、體會抒情性
A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B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表達了強烈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
以上就是報告文學體裁的特點。
六、拓展延伸:
1、文章第23段說:“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請發表自己的看法。
2、假如你也是一個百歲老人,你該怎樣向人講述羅布泊的滄桑?
七、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從一篇報告文學中節選下來的。羅布泊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曾經是一片美麗的仙湖,但現在卻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無數的生命。作者通過翔實的資料說明,人對自然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這一悲劇主要原因。全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為羅布泊生態之惡化而痛苦,為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么?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手,是創造,還是毀滅?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眼,是熱切的盼望,還是無助與茫然?讓理性回歸吧,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變得更藍,樹會變得更綠,水會變得更清……
板書設計:
羅布泊 消逝的仙湖
吳崗
同樣的悲劇
羅布泊 青海湖 月牙泉
過去 現在
綠洲 仙湖 沙漠 神秘
原因
改道 四盲
教訓:克服盲目性,注重生態平衡
陽梅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九年級下)(人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7.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10.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