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長篇敘事詩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①閱讀學案中有關文學常識,了解漢樂府的特點
②聽朗讀完成課堂練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孔雀東南飛》故事梗概
【學習重難點】
1.了解長篇敘事詩、漢樂府的特點
2.梳理通假字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背景
在東漢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相當苛刻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本文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在焦母的威逼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
(二)解題
1.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是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 “樂府雙璧” 后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樂府:原指掌管音樂的官府,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作的歌詞也稱為“樂府”或者“新樂府”。
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二、聽朗讀(用時約15分鐘)
三、課堂練習
1、把握本文的生字詞
箜篌(kōng hóu) 槌(chuí)床 伶俜(líng pīng) 繡腰襦(rú) 葳蕤 (wēi ruí)
留待作遺(wèi)施 繡夾(jiá)裙 玳瑁(dài mào) 流紈(wán)素 明月珰(dāng)
公姥(m) 磐(pán)石 拊(f)掌 便(pián)言 否(pǐ)泰
窈窕(yǎo tiǎo) 鵠舫(hú fǎng) 龍子幡(fān) 婀娜(ē nuó) 躑躅(zhí zhú)
金鏤(lòu)鞍 赍(jī)錢 鮭(xié)珍 衣裳(cháng) 摧藏(zàng) 奄奄(yǎn yǎn)
2、理清本文的思路
文章結構
開端--蘭芝被遣 (1--6)
發展--夫妻惜別 (7--12)
再發展--蘭芝抗婚 (13--21)
高潮--雙雙殉情 (22--31)
尾聲--告誡后人 (32)
【課后作業】
找出通假字:
終老不復取 取,通“娶”,娶妻
箱簾六七十 簾,通“奩”,嫁妝
府吏見丁寧 丁寧,通“叮嚀”,囑咐
摧藏馬悲哀 藏,通“臟”,臟腑
蒲葦紉如絲 紉,通“韌”,柔軟而結實
合葬華山傍 傍,通“旁”,旁邊
【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全文的文言知識
2.過程與方法:朗讀小序及全文,劃住難以理解的字詞
【學習重難點】
積累本文的文言知識
【學習過程】
一、解讀小序
1. 字詞
乃投水而死。 就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為…..而傷
2.句式
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被動句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倒裝句(介詞結構后置)
二、 串講文章,解決本文的文言知識
1.古今異義詞
便可白公姥(古:告訴,稟告;今:常指一種顏色)
共事二三年(古:在一起過日子;今:在一起工作)
何乃太區區(文中古:愚拙,凡庸;今:(數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汝豈得自由(古:自作主張;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隨自己的意愿活動的權力)
可憐體無比(古:可愛;今:值得憐憫)
槌床便大怒(古:坐具;今:臥具)
自可斷來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信件)
謝家來貴門(古:辭別;今:感謝)
卻與小姑別(古:動詞,退出來;今:副詞,表示轉折)
處分適兄意(古:處置;今:對犯罪或犯錯誤的人按情節輕重作出處罰決定)
渠會永無緣(古:代詞,他,句中指府吏;今:常指人工開鑿的河道)
躡履相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馬)
汝是大家子(古:大戶人家;今:代詞,指一定范圍內所有的人)
奄奄黃昏后(古:暗沉沉的;今:形容氣息微弱)
不久當歸還(古:古:回家;今:借來的錢、物歸還給原主)
葉葉相交通(古:連接;今:指各種運輸往來的和郵遞通信工作的總稱)
生人作死別(古:活著的人;今:陌生的人)
2、偏義復詞
定義: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便可白公姥 偏“姥” 晝夜勤作息 偏“作”
我有親父兄 偏“兄” 我有親父母 偏“母”
其日牛馬嘶 偏“馬”
逼迫兼弟兄 偏“兄”
3、詞類活用
孔雀東南飛(名作狀,向東南)
自名秦羅敷(名作動,取名,稱)
逆以煎我懷(動詞使動,使……像受煎熬一樣)
足以榮汝身(形容詞使動,使……受榮華)
便利此月內(形容詞意動,以……為最吉利)
手巾掩口啼(名作狀,用手巾)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名作狀)
卿當日勝貴(名作狀,一天天地)
千萬不復全(形作動,保全)
戒之慎勿忘(意動用法,以……為戒)
4、一詞多義
謝
謝家來貴門(辭別)
阿母謝媒人(謝絕,推辭)
多謝后世人(囑咐,勸告)
適
始適還家門(出嫁)
處分適兄意(適合,依照)
適得府君書(剛才)
適彼樂土(到,往)
舉
舉言謂阿妹(發出,出)
莫令事不舉(成)
舉手拍馬鞍(抬起)
舉身赴清池(縱,投)
舉世皆濁我獨清(全,整個)
相
兒已薄祿相(xiàng,相貌)
相見常日稀 葉葉相交通(互相)
用在及物動詞前,這個及物動詞沒有賓語,“相”偏指一方,便兼有代詞作用(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關系,有指稱接受動作一方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單方面對另一方面),根據語境翻譯為相應的代詞。
及時相遣歸(我) 會不相從許(你)
還必相迎取(你) 久久莫相忘(我)
好自相扶將(她) 嬉戲莫相忘(我)
誓不相隔卿(你,與“卿”復指)
誓天不相負(你)
不得便相許(你) 登即相許和(他)
躡履相逢迎(他) 悵然遙相望(他)
【課后作業】
1.掌握“自”的用法。
“自”除作“自己”講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請寫出下列“自”的意思。
我自不驅卿 本
本自無教訓 本
自可斷來信 即
葳蕤自生光 自然
自名秦羅敷 其
自名為鴛鴦 其
好自相扶將 親自
物物各自異 助詞,無義
舉止自專由 自己
那得自任專/不圖子自歸 自己
2.“見”
相見日常稀 見面
君既若見錄 用在動詞前,是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詞“我”
府吏見丁寧 用在動詞前,是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詞“我”
夜縋而出,見秦伯。 拜見
圖窮而匕首見 通“現”
見燕使者咸陽宮 接見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被
【反思】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賦、比、興的藝術手法;把握詩歌主旨。
2.過程與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詩作體察漢代貴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禮教毀滅恩愛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現實,感受焦、劉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
【學習重難點】
把握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過程】
一、 根據詩作分析人物性格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迫所屈,不為榮華所動;又溫柔善良勤勞,才貌雙全,知書達理,忠貞不渝。
2.焦仲卿--忠于愛情,而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極反抗,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
4.劉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趨炎附勢,丑態畢露,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
二、 理解本詩中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1. 賦
2. 比
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的發展有何關系?
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生了誤會,出現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的發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3. 興
開頭:“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以孔雀徘徊起興,有統攝全詩,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戀偶比喻夫妻分離,用具體的形象渲染悲劇氣氛。
比興手法在現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運用,如《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錯過。你的心晶瑩剔透,心中一定還有夢。”
三、 本詩主旨
故事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為矛盾沖突的線索,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課后作業】
思考探究下列問題
1. 有人說從“左手執刀尺,右手執綾羅”這兩句詩可以看出劉蘭芝是個左撇子,這個看法正確嗎?為什么?
明確:不正確,這是互文。互文是指詩歌中上下兩句文義互相呼應,彼此映襯的一種技巧。本是兩個詞要合在一起,由于受字數、音節的限制,便在上下句中分開來說。此句意即“左手右手執刀尺綾羅”。
本詩中還有互文的句子,請你把它找出來。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早晚之間做成了繡夾裙、單羅衫。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墳墓四周種植上松柏、梧桐樹。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樹枝枝葉互相覆蓋,交錯相通。
2.面對一個聰明、勤勞、善良的兒媳,焦母為何不能容她?
【反思】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