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獨立的編外語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

發布時間:2017-10-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林安福

夏去秋至,細雨霏霏,轉而雨過晴明,使人頓覺自然界的秋天是那么天朗氣清,日色晶明,人生也時交深秋,幾多感觸,幾多回味,再回首展讀曾經教學過的秋的華美詩章──《故都的秋》,最是那回眸的一瞥,自然又品讀出一些與前不同的“滋味”來。

(一)《故都的秋》之“情”

捧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不由人不深深陶醉在文章情景交融、形神契合的詩情畫意之中。這篇文章的情與景,正如別林斯基所論述道:“一切內在因素深刻地滲入外在因素,以致這兩方面──內在的和外在的──彼此不分,在直接的融合中呈現為一種確定的、自成一體的現實──事件。這兒看不見詩人(按指敘事類文學的作者);一個造型明確的世界自己發展著,詩人仿佛只單純地講述那自動完成的一切。”別林斯基在這里透辟地指出了包括散文在內的敘事文學作品“再現藝術”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創作主體和生活客體在作品中的呈現。關于散文中的情,我們用郁達夫自己的話來說即是“悲懷傷感,絕不是一個人的固有私情,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論看來,則感情的渲染傳流,卻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達夫選集序文》)縱觀郁達夫的散文,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誠如斯言,郁達夫《故都的秋》從始至終從胸腔流溢而出貫注在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對故都灼熱、真摯、充沛而又不乏感傷、悲涼的熱愛之情,這種感情有別于作者前期作品“心肝吐盡無余事,無事不可對人言”的直露、熱情、坦率,自始自終帶著他自詡為“零余者”的傷感、彷徨的情感,帶著他避禍“中央帝黨”實行文化圍剿通緝他而隱遁家鄉的一腔落寞、苦悶、憂郁、憤懣之情,甚或不離他“凄清的孤單”中那濃重的感傷情緒,大而言之在于對國家、民族的憂患,我們從他《還鄉記》、《還鄉后記》回國后在途中所見所聞所感的記敘中可以看到,一個久別祖國的愛國者,回國后看到久久思念的祖國仍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其希望之破滅后凄涼的心情,而離開故都十年后的郁達夫,故地重游,人世滄桑,縱有故都之秋秀美的自然風光,到底掩不住日寇入侵、民族蒙難、社會黑暗、政局險惡、官僚污穢這種種交匯、投射于郁達夫心中那揮之不去的悒郁和悲涼。小而言之,他幼年喪父,留學飽受屈辱、歧視,回國從事文化活動又遭通緝,舉家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如此個人、家庭的不幸,個人性格的憂郁氣質,個人所受傳統“隱逸”,“傷秋”情結的影響,個人形成的“靜的文學”的審美傾向,以如此之心境,如此之思想情感去觀察、感受北國之秋,“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再形之于文,郁達夫筆下的美好故都自然會蒙上帶有濃重主觀色彩的幾許冷色。分析郁達夫寫作本文思想感情的產生,表達的“三部曲”,這即一是我國詩歌傳統理論的(先情后景)“緣情于景”;二是創作主體附情(思想感情)于景物之上,觀照景物繼而又激發出情(主觀感受),這即是我們常說的(先景后情)“觸景生情”、“即景生情”;三是如此創作主體和生活客體相互對接、激蕩、整合一番,達到“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景語”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景合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文同源,詩文同理,藉如此,瑧至中國詩歌最高境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合一的詩意散文產生。我們說《故都的秋》是詩,道理也正在于此。我們常說的“情”,具體言指情感,情操,情致,情緒,情味,情趣,情懷,情調,情韻,品味好的文章無不顯露出作者的情感,表現出作者的情操,激蕩著作者的情緒,體現出作者的情味,表露出作者的情趣,坦現出作者的情懷,隱顯出作者的情調,凸現出作者的情韻,但往往就一般而言,把“情”總括為“情感”,即思想感情。文章中這種情感表達的方式常常以兩種方式出現,一是直接抒情,文章以議論的方式直抒胸臆;一是間接抒情,筆端常帶感情,寄寓于寫人記事繪景之中,以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出現。如果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把思想感情隱藏得很深,寓情于景間接抒情的話,那么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開篇結尾處就是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中間部分即景而間接抒情了。

(二)《故都的秋》之“神”

散文的“形和神”的定義和關系一直是散文界討論的一個重要課題。關于“形與神”,范昌灼在他的《散文創作論》中界說道:散文所指的“神”即客觀事體的氣質、性狀、內在精神,亦即內質。“形”即客觀事物的外表、外部形態。后來高一(下)語文教材專篇“散文的形和神”的散文基礎知識中,書上的界說是:“神”是指蘊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指選用了怎樣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樣組織的,表達方式又是怎樣采用的,語言使用得怎樣。前者的“神”指客體而言,后者的“神”指主體而言,但這二者常常交互有之,緊密不可分。好的散文一非現象羅列,二非只寫表象,三非只求其肖,而重在妙在傳神寫照,即藝術地再現了客觀自然美,又側重于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獨到的感受,《故都的秋》亦即這樣傳神寫照,形神契合的詩意散文。郁達夫在文章中揮寫出飽蘸主觀色彩情愫的“神韻”道───“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神來之筆,真稱得上“形散神聚”四個字。一道電光,使通篇文字帶電,煥發出奪目的光彩。這即是郁達夫的文中所指品出的“秋味”、“深味”、“回味”、“有味”,也即文章中的“神韻”,或通常我們稱為的“韻致”、“風神”、“神采”。“清、靜”二字高度凝煉,我理解的“清”即為“清麗”、“清幽”、“冷清”、“凄清”,“靜”為“寧靜”、“靜寂”、“幽靜”,這既是客體事物內質的反映,也是主體感情的寫照。“悲涼”則專指主觀感受,“清、靜、悲涼”通貫全篇,不唯只言片語,也不僅指一物一景。我們看郁達夫在本文前所寫的《青煙》一文,整個意境凄清、幽深,彌漫著綠水似的青煙,色澤和諧,統一。通過烘托這種悲涼的意境,抒發了作者作為“零余者”的空虛、悲涼的心境。《立秋之夜》則寫兩個失業知識分子于風卷黃沙的立秋之夜徘徊于三岔路口的凄涼情景,通過這一意境的烘托表達了當時知識分子的失業苦悶。再看一九三一年作者避居家鄉所作《釣臺的春晝》,作者寫道:“雙槳的搖響,到此似乎不敢放肆了,鉤的一聲過后,要好半天才來一個幽幽的回響,靜,靜,靜,身邊水上,山下巖頭,只沉浸著太古的靜,死滅的靜,峽里連飛鳥的影子也看不見半只”。我們于作者渲染釣臺幽靜的氛圍和意境中,不分明感受到作者寂寞、感傷而又憤懣的情緒。至于寫于《故都的秋》同一時年的《半日的游程》、《方巖紀靜》兩文,作者富于神韻的“靜”的描寫于我們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外,同樣可以感受到作者《故都的秋》與前文一樣的心境。細讀《故都的秋》,可以說郁達夫獨得的“清、靜、悲涼”的神韻無處不在,我們不妨擇出“清晨靜觀”和“都市閑人”兩則圖景來品味品味吧。“清晨靜觀”作者寫“破屋”,立顯皇城的破舊,寫“牽牛花”,說配以冷色調的蘭色、白色,予人感覺寧靜,清新,清靜,再說“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作陪襯”。描摹出景物的衰敗,在這樣一種破舊、衰敗、冷清的環境中,作者于皇城人海中,百無聊賴地“細數一絲一絲漏下的陽光”,或“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一個落寞孤獨的“我”內心隱藏著何等的“悲涼”。再看作者寫“秋風秋雨”和“都市閑人”,風是“涼風”,雨“息利索落下”,雨后踱出的“都市閑人”的話,一聲嘆息“唉”,深深的感喟“天可真涼了──”,進而回應“一層秋雨一層涼了!”且只談天氣,一語雙關,不分明透過天氣說出自然人生社會的感受。唯有這種“悲涼”是何等的力透紙背而撞擊我們的心靈。如此,《故都的秋》形與神方才做到契合而不分離,交融而不反差。神通過形來具體表現,形通過神來高度統攝,神充溢、流注、貫穿于形的記敘描寫之中。說到這里,我們再看看散文“形與神”的關系。如果說“形散神不散”和“形不散神不散”為散文形式的兩大類型,那么我們不難看到《故都的秋》為我們提供了“形散神不散”的最好范式。據此,我們再從散文“形神”觀的理論出發,又可以界定出本文的文眼來。何謂文眼?散文理論闡述“文眼”道:“文眼”也可以說是文章中最精辟、最傳神的語句,是內容的“聚光點”,具有畫龍點睛的效用和“牽一藤而半山動”的功能,它在文中以議論的形式出現,“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故都的秋》文中“特別清,特別靜,特別的悲涼”就算是文眼最好的明證,抓住這個文眼,我們才算是打開這篇文章解讀的鎖鑰。

(三)《故都的秋》之畫面

要弄清本文的畫面,就先要弄清本文的結構。本文的結構構成了畫面與畫面的組織方式。周冠群在《散文探美》“散文結構形態舉隅”一文中,羅列了散文結構的5種形態,即1、板塊式結構(縱式板塊和橫式板塊)。2、包含式結構。3、輪輻式結構。4、物我式結構。5、雙線交叉式結構。其文把《故都的秋》界定為包含式結構,作者首先介紹“北國的秋”的總體印象──“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接著細描北國的秋晨、秋槐、秋蟬、秋雨、秋果。其實讓學生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不妨把本文的結構解讀為總分結構,文章總起寫“北國的秋”的總體印象,接著具體分寫“北國的秋”的5種景物、景象,展示故都的秋,最后回應前文總括性地抒發對故都之秋的眷戀,這樣有總有分,層次清晰,首尾園合,予學生寫作提供了實際的范例。“結構”弄清了,我們再來看畫面,畫面是許多散文形象的基本的、有機的組成單位,舉凡好的寫景狀物的散文,作者總像一個高明的畫家,從主賓、虛實、詳略、濃淡、疏密等方面苦心經營組構一幅幅具有美學價值的畫面,也正因了這有著豐富內涵而又具有自然美、風格美、獨特美的畫面才深深鐫刻人們心中。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如此,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也是如此,值得區別的是,《荷塘月色》好比一幀精妙的幽麗靜謐的工筆畫,而《故都的秋》則好比一幅幅清新、淡雅、洋溢著濃郁的地域特色、生活味的一組風景寫意畫,郁達夫《故都的秋》的畫面描寫是地域性的,“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那么“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是生活化的。作者不騁筆揮寫“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形,西山的蟲鳴,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鐘聲”這些人文景觀,而是著筆于自然景觀,寫平常都市人家,寫平常都市閑人,寫平常街頭戶內所見所聞,寫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從畫面的組構形態看,《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春》有異曲同工之妙,《春》以春草圖、春雨圖、春風圖、春花圖予人以春意盎然的畫面感,《故都的秋》以秋晨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果圖,予人以富有地方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的組畫感,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必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郁達夫本文畫面描寫的特點。郁達夫《故都的秋》的畫面描寫體現了他所說的“細、清、真”的三個特點。他曾說:散文“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細、清、真的三點。細密的描寫,若不慎加選擇,巨細兼收,則清字就談不上了。”他還說:“既細且清則又須看這描寫的真切不真切了。……以景述情,分情敘景等訣竅也就在這些地方了。”郁達夫所闡發的所謂“清”,就是題旨醒豁,慎加選擇。所謂“細”,就是觀察細致,描寫細密。所謂真,就是真切自然,沒有虛飾。細細品味《故都的秋》畫面的描寫,是不難發現作者這些精妙之處的。

(四)《故都的秋》之語言

有專家評論《故都的秋》這篇散文道:全文文筆灑脫靈活而又結構嚴謹,語言清新秀美而又典雅。在我看來,不僅如此,作者的語言還顯得蘊藉奇警,下面不妨摘引數句加以分析。

1、(1)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秋天,這北國的秋,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比讀上引句子,人們不禁要問,郁達夫對北國之秋的感受顯得是那么凄清、悲涼,為什么還要以生命去換取它的存在?我們說,雖然作者因為國破家亡,民不聊生,自己家世不幸,個人心情感傷的原因使故都之秋的描述鮮明地打上了主觀感情憂郁、感傷的印記,但故都有稱譽于世的人文景觀、名勝景觀和自然景觀,北國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清麗、恬靜、濃郁而又深沉動人,是值得人鐘愛的,是使人向往、眷念而流連忘返的,越是清靜、悲涼之景,越惹人憐愛。它是那樣使人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所以作者筆酣墨飽地縱情寫道“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以此抒發作者對故都真摯、熾熱的熱愛之情。文中有前面“清、靜、悲涼”的主觀感受,后又有滾蕩的直抒胸臆的語言,于反差之間構成表達的張力,更具有激蕩人心、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魅力。作者以壽命換秋的說法,如換成說“我愛你云云”那樣的直白,就顯得流于抽象呼喊,就不如現在這樣表達更顯得蘊藉,于耐人尋味之中更具藝術感染力和沖擊力。

2、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有感覺的動物真的象有情趣的人類樣對秋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嗎?這句話是個復雜單句,主語為“動物、人類”或“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人可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動物會嗎?即使有感受,誰知道是深沉還是幽遠,是嚴厲還是蕭索呢,人能稱為高級動物嗎?從此句承接上面語句看,先是說各著名大詩人,大詩人能寫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肯定會產生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應算有情趣的人類,怕不算有感覺的動物,“足見”何以見得?又使人想到作者是否有所特指,“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異禽獸之心乎?”這里指罵那些失掉人的正常感覺的侵略者,千夫所指的賣國賊,喪心病狂的站在人民對立面的民族敗類和反動派,不知熱愛自己故都,熱愛故都一樣大好美麗的河山,所以作者接著說“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這“階級”二字是否回應為前文所述“有感覺的動物”和“有情趣的人類”。要不,此句是否也存在表意不明的毛病?

3、都市閑人……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說:

“唉,天可真涼了──”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這看似平常的對話,是否有豐富的內涵而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呢?這對話,難道就僅僅是都市閑人對自然氣候、自然環境的感受,難道不是一語雙關由自然環境、自然氣候引發對政治氣候、社會環境的感嘆?魯迅先生在《孔乙己》這篇小說結尾處包含無窮傷感地寫道:“秋風一天涼比一天,……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是分明在抨擊吞噬孔乙己生命,那吃人的罪惡的等級制度、黑暗社會?郁達夫于1933年5月29日在《申報自由談》發表的《暗夜》,作者借夜的烘托、渲染暗示著人生、社會予人的嚴酷和冷漠,文末寫電燈滅后點蠟燭時的情景道:“喔,滅了!混蛋,不點了罷,橫豎出去總要吹滅的。……噢噢,好大的風!冷!真冷……噯!”不僅僅是自然景象的描摹,分明透出一種浸人骨髓的嚴寒、冷酷,也映見出作者那沉郁乃至頹廢至極的心境。這也正如有評論家說道的“并在這種‘凄清的孤單’中使那種一貫憂郁的獨特性情愫發酵、充溢、噴吐出來化為感傷的文學,引起對現實不滿者的共鳴,催促腐朽社會的潰敗”。所以在我看都市閑人平常的話不平常,自有深意在,實則為一語雙關的潛臺詞、影射語,只不過他要人們細細品味這深藏于在故都之秋的“深味”。

4、……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往事如煙,不見痕跡,樹之凋零,尚存落葉,雪泥鴻爪,留有腳印。作者這里寫落蕊,寫掃地后的絲紋,所謂“遙想”,且不是指觸景生情,怎不喚起人對自然、對人生的顧影自憐?

5、……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一組對比兼比喻組成的排比,黃酒之與白干喻故都之秋的濃烈,稀飯之與饃饃喻故都之秋的充實,鱸魚之與大蟹喻故都之秋的醇美,黃犬兇惡使人厭惡,駱駝平和、質樸,招人喜愛,故以為作者是以黃犬之與駱駝喻秋之平和、質樸,表達喜愛之情。

(五)《故都之秋》之教與學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到:要比較全面、準確、深入地解讀這篇課文有一定的難度,而要因材施教、深入淺出地教好這篇課文仍然具有相當的難度。從實際教學情況看來,橫亙在一部分新教師教學面前的難題是:(一)目標定不準(二)重點突不出(三)難點攻不破。

我們首先來看教學目標問題。教學目標的定位關鍵在于因材施教,所謂“材”一是指我們的教學對象,我們應該了如指掌般知道我們的學生需要和缺少什么,我們應該教予他們什么;二是教材,即這一課具有什么,從中可以選擇什么,教給學生什么,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要實現精神三變,即是文章細讀→駱駝式接納;超越別人→獅子般的唯我獨尊,完成自我→復歸于嬰兒。在定教學目標時,要從教育培養目標出發,了然課程目標,把握單元目標,進而分解出課時目標。現在我們通常看到定的教學目標不是多而雜,就顯高而泛,脫離教學實際,比如《故都的秋》一課,不少施教者都把教學目標鎖定在散文的形、神關系上,“形散神不散”的理解上,要不就是“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探討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蘊和作者的審美情趣”,就說“形神”關系吧,這是散文創作上很大一個范疇問題,“形散神不散”又是散文創作一個學術討論的問題,對于這樣一個繁難的問題,學生很難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弄清掌握并應用于寫作實踐上的,既如此我覺得把目標訂得實際一些為好,現初擬目標如下:

(1)學習本文總分結構的文章方法,進而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基本特點;

(2)通過藝術畫面的具體分析,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3)明確本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具體作用,學習敘議的結合形式和議論的表達方式;

(4)學習本文清新質樸、秀美典雅、蘊藉奇警的詩化語言,提高學生作文表情達意的語言能力。

其次我們看看教學重點問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看到不少老師在教學本文時,花了不少功夫,搜集了不少古今中外寫秋、頌秋的詩文,并穿插安排在教學中,我個人認為,適當有機的穿插未嘗不可,但一是切忌代替、架空文本的具體分析,二是切忌喧賓奪主沖淡文本的分析學習。我想本課根據以上所擬教學目標重點最好放在文章第二部分具體展現“故都的秋”上面。

另外我們再來討論下本文的教學難點問題。在課文教學上,有時重點包孕難點,有時重點、難點又可各自單列,還有些課文有次重點、重點之分。我總覺得現在教學目標要求顯得繁難了些,又是知識目標、又是能力目標,又是情感目標,在我看來,本課的難點似應放在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進一步加深觸景生情、融情于景的藝術方法的理解運用上。雖然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寫作中一時難以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但能學會如何鑒賞閱讀詩意散文何嘗不是很大的收獲。再看語言學習,現在我們不少老師有些忽視這個問題,需知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基礎,是寫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文以載道,誰離開了好的語言能寫出好的文章,“陽春白雪,和者蓋寡”,我們的學生可能一時難以達到郁達夫《故都的秋》充滿詩情畫意詩化語言的高度,但學習前人豐富的詞藻,精確的表達,多樣的句式,精彩的修辭,傳神的寫照,且不是能為他們的寫作奠定下好的基礎,樹立可供寫作的參照和路標,我想這是我們教學中應引起足夠重視的。

 

林安福

[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獨立的編外語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相關文章:

1.美文:春天里的一眼深情回眸

2.春天里的一眼深情回眸

3.故都的秋語文課教案

4.那記憶中的落葉

5.故都的秋課件

6.《故都的秋》教案

7.《故都的秋》的課件

8.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9.高一課文《故都的秋》教案

10.故都的秋教案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