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滔河中學 周諶
目前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場”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服務性地引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于自主探究教學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作為新時期教師所要掌握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課堂是否真正動起來,學生是否真正動起來,課堂氣氛是否真正活躍,是檢驗教學水平非常重要的一環。那怎樣做才能達到課堂與學生都動起來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期間學生要長時間、不間斷地動
長時間是指在課堂教學總時間中所占的比例應較大。不間斷指的是在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出現學生無所事事的無效時間,要讓學生始終有事可干。
二、要大數量地動
要更多地發動學生,要發動更多的學生。課堂教學中,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合適的內容就讓學生自主去做。能讓學生分析的就讓學生分析;能讓學生判斷的就讓學生判斷;能讓學生觀察的就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歸納總結的就讓學生歸納總結。應盡量多地發動學生,讓大多數甚至全體學生都動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動” 。
三、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動
學生的“動”有主動和被動之分,“聽”、“ 看” 等行為基本上是被動的,學生是否“看”、“ 聽” 完全甴他自己主觀地控制,效果是極差的。而學生的“論”、“評”“議”是主動的“動” ,因為能對一個問題進行“評”、“議”、“論” 必須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之上 。教師牽一牽,學生動一動,絕不是真正的“動” 。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勇于探索、闡發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生暢所欲言,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激烈的火花碰撞,這樣既活躍了氣氛,又培養了能力。
四、要高質量地動
“動”有有效和無效之分,有效地動是學生思維活躍的結果,是使學生有收獲地動,是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動”,不能“無病呻吟” 。那么如何讓學生高質量地動呢?
1。要讓學生敢“動”。也就是要創設民主氣氛,師生以平等和諧的關系進行交流`合作,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要學會綠色批評,絕不可專制地訓斥和粗暴地否定。如果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并勤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感覺教師在與自己商量和討論問題,他自然敢“動口動手”了。
2。要讓學生想“動”。教師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準確的把握而設疑,激疑,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地方巧設問題,之后進行鼓勵性的發動和引導,如: “誰能談談自己的看法?”“不要顧忌所答內容的對錯,只要是你自己思考的結果就行。”“答錯了沒關系。”“哦,你對這個問題有其他看法嗎?”等等,激發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勾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想動。
3。要讓學生能“動” 。俗話說得好:“蹦一蹦,摘桃子” 。要更多地發動學生,給每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只要學生有動的意愿,哪怕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也應給予其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要發動更多的學生,提倡多邊合作。一般來說,講座法,討論法和談話能給學生以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使學生能較為充分地動起來。4。要讓學生善“動” 。學生在自主活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有時會不能繼續答下去,就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甚至是搭上臺階讓學生下。如“你注意的這一點很有價值,還有呢?”“你的意思是說。。。。。對嗎?”當然屬于學生自主回答的內容,有的可能就是錯的,教師也要肯定其善于思考,勇于表達的精神,即發現學生在“動”的過程中所體現的“閃光點” 。學生在動之后得到教師的褒揚和鼓勁,自然增強信心,會逐步樂于動并善于動。
只要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就能真正“活”起來,教學任務便能順利完成;同時只要長期如此訓練,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學生的動也就會逐漸由“自發”到“自覺” ,由“被動”到“自主” ,由課內到課外,由方法演變為一種能力,因而受益終身。
作者郵箱: 1162223400@qq.com
[導學教學要讓學生動起來(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學弈》教學語錄
3.學與問教學教案
4.導學互動心得體會
5.學弈教學課件
7.輔導學生情況總結
8.教學督導自查報告
9.家教輔導教學計劃
10.小學教學督導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