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分析:《三口之家:父、母、子》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趣談里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通過對父、母、子這三個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其意義的介紹,及讓學生了解了我國文字的演變過程,所包含的意義,又豐富了學生的心靈感悟,理解了親情的真諦,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材料,整合信息,用不同的方式展開交流的能力。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鍛煉聽說讀寫的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達到綜合實踐的目的。
過程和方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活動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和體驗自己與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理解親情的真諦。
教學重點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理解親情的真諦。
課前準備
學生:回顧本單元與親情有關的課文內容及生活中對親情的認知和體驗,奠定交流的基礎。
教師:①準備導入資料(我國象形文字的發展和演變),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世上有一種感情,我們出生時便擁有了它。它樸素、自然,如同空氣包圍著我們,但粗心的我們,確不覺得它的存在。這就是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感受到得親情。)
我國的漢字,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今天我們學習《三口之家 父 母 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表達對親情、溫暖的獨特感受的。
板書課題,學生朗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a.課文寫那幾個象形字有什么特點?各包含了什么意義?
b.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你對父、母、子有怎么樣的理解?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教師適時點撥)
C、你還能舉出類似的象形字嗎? (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各小組討論、交流。
1、改編故事。
回顧本單元中“比較探究”中的《父母的心》,不用原來的結尾,在不改變主題的前提下,設計一個結尾,講給本組成員聽。
[教師指導]講述時不要加入自己的口頭禪,并注意句子表述的完整,通順,及流暢性。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推選出講的好的全班交流。
2、把搜集到的親情故事或詩詞在組內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就打動你的地方進行簡單的賞析。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各組代表展示,其他成員補充。
五、 教師小結
圍繞學生的交流、思考,抓住他們思維的閃光點、火花,進行總結點評。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從而理解親情的真諦。
六、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七、作業
試寫一個表現至愛情深的片斷。(根據本單元所學,盡量使用多種描寫方法,比如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等。也可仿照《背影》中,父親買橘子的片段進行仿寫練習)
郭鵬
[《三口之家父母子》教學設計(北師大七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0.七年級歷史上冊《走進歷史》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