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創意訓練 激發創新潛能
--淺談高中語文創新能力培養
重慶市松樹橋中學 唐遠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是一門極具個性、極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的我們,理當牢固樹立創新教育理念,張揚學生個性,激活創新潛能,引領學生尋覓創新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給學生大膽質疑、自由思考、馳騁想象的空間,拓展創新思維,注入開發創新的活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語文訓練,培養學生探究、創造的能力。
一、 激活好問特性 引燃創新火花
心理學家認為,發現問題是思維的第一步。懷疑引起反思,反思導致探索,探索促成創造。可見,懷疑是思維活動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創造的源頭。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無數實踐證明: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針對中學生獵奇好問的個性特征,應該像李鎮西老師那樣培養學生“四問”習慣--寫了什么?怎樣寫?為什么要這樣寫?還能不能寫得更好些?我們應千方百計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對教材、教師以及某些帶共性的看法加以大膽懷疑,進而引導他們探討研究,得出自己的見解。
在一次以“老師”為話題的作文訓練課中,高2007級一班的王鳳丹同學寫了一首《航燈》的詩,當筆者問及怎樣構思的時,該生坦言:“我覺得把老師比作園丁不恰當,因為那樣的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像園中花草般千株一律、毫無個性。我認為老師更像航燈,他只是我們的引路人。”我們能說此生的思維不新嗎?她能想人之未想,言人之未言,這不正是創新意識的訓練培養嗎?
二、 啟迪獨特思維,注入創新活力
培養創新能力,首要的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創新思維訓練,無疑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源頭活水。因為,創造性思維最顯著的特征是“新”與“活”。新,即與眾不同,有新意。理解不人云亦云而有獨到見解,表達不說套話而有自己的真情實感。活,即有靈性。思路寬、思維活,不拘泥于某一點、某一面,不囿于思維定勢,而是發散性的思考,多角度多層面的靈活探索。因而,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精心設計,巧妙啟發,激活學生們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以訓練培養其創新潛能。筆者曾在教學《失街亭》一文時,安排學生圍繞“失街亭,誰之過?”展開討論、探究,要求學生做換位思考,不人云亦云,力求見解新穎而又言之成理。討論中,學生們大膽進行逆向思維,各抒己見,在此略錄一二:
生甲(趙春來):街亭一役,至關重要,作為三軍統帥、號稱“智絕”的諸葛孔明,明知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為什么還要將至關成敗大局的街亭防務交與剛愎自用的馬謖呢?可見孔明用人不當,街亭失守,乃孔明之過也。
生乙(彭大貴):作為街亭防務副將的王平,當他勸阻違背軍令不在當口下寨而跑到山上駐軍的馬謖無濟于事時,何不以大局為重,奪了馬謖兵權,甚或先斬后奏而使大軍按照軍師的部署嚴守街亭呢?再則,當馬謖領兵上山扎寨后,王平不是還有幾千精兵嗎?他又何不當道下寨,予以補救呢?可見,街亭失守王平也難逃其咎了。
如此解讀,真可謂新穎而深刻。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將思維訓練尤其是多向思維訓練列入教學重點,無疑給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注入了新鮮活力,必將收到“清如許”的佳效。
三、 鼓勵探究評價,鑄就創新能力
接受美學告訴我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還只是停留于理解的層面,而事實上,每個讀者都應該成為哈姆萊特的重塑者,這才是創新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今天的中學生是未來文化的創造者,我們的教學必須要求學生帶著審視的心理、懷疑的目光、批判的鋒芒去探究作品、評價形象、鑒賞文學藝術,造就自身的創造能力。
筆者在教學《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時,曾要求學生們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廣泛閱讀李白詩詞,并緊扣“李白與人生”的話題研讀李白,探討李白的人生態度,進而寫成小論文,然后在班上交流。經過學生的認真研讀,寫出了不少有個性、有創新的小論文。限于篇幅,此只摘錄一兩篇:
直面人生,敢恨敢為的李白
今之學者議李白,大都以為太白豪放飄逸。是的,他個性張揚,灑脫不羈;他追求不棄,抱負不滅;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積極進取,不甘落后。
然而,太白仕途坎坷,受盡排擠無奈何。“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越中覽古》便又激起憂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出游登高。李白一生出游,訪齊魯,游吳越,也不過排解愁矣!復得夢游天姥,只因“世間行樂亦如此”。那郁結在胸的憤懣和怨艾久難遣釋,真可謂“難于上青天”!
詩仙太白剛柔相濟。雖則現實使他“不得開心顏”,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他還能“長風萬里送秋雁”、“直掛云帆濟蒼海”,不顧萬里雪飄、風呼嘯;他不忍此態,疾呼“人生在世不稱意”。
這,才是李白面對人生的真正態度--直面人生,敢恨敢為!
(學生 張小婭)
“酒仙”李白
每當看到太白酒業的廣告時,我就會想起李白,那個極富盛名的“酒仙”;想起李白的詩,那些散逸著濃濃酒味的“醉文”。
相傳,李白作詩前,往往痛飲一番,酩酊大醉,繼而詩性大發,狂亂飛舞一通,便成了一篇篇享譽古今的名篇,豈不是“酒仙”?你看,他在《贈汪倫》中嘆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試想,那碩大的桃花潭深不見底,據現代科學證明,人只能潛入水下十幾米。縱使李白酒量好,能抵御刺骨的冰潭,也不能抵擋那千斤的水壓,扎著猛子去測潭深,而且還十分精確--“千尺”。這完全是一個酒后失常之人所為。再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聽聽這嗟嘆,蜀道雖說艱難,可這青天誰去過呢?又有多難?難道李白去過?青天與蜀道,本就兩碼事,怎可相比?真是個“酒鬼”。
再看看《夢游天姥吟留別》,明明自己找不到且不能游天姥山,卻硬說:“我欲因之夢吳越”。夢是想作就能作的嗎?豈不天下人之欺矣!“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把個醉翁神態一展無遺。
真真是個“酒仙”矣!
(學生 張洋)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江澤民語)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我們,理當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張楊個性,努力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進取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祖國建設人才。
唐遠田
[設計創意訓練激發創新潛能--淺談高中語文創新能力培養(人教版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7.大學科技創新能力論文
10.激發潛能的勵志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