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的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按照整體編排的需要,這篇課文在學習時要注意反復朗讀,悉心體會,同時盡量讓學生掌握提要鉤玄(摘出綱要,探取精微)的閱讀方法。這篇課文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機重重,燭之武奉命說服秦穆公退兵,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
學情分析:
這是這屆學生進入高中之后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學生會帶著更多的期待,這篇課文的處理,會給學生一些導向性的信息,老師帶領學生閱讀這篇課文的方法或許會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認定文言文的基本閱讀鑒賞方法。所以,我們在處理這篇課文上要慎之又慎。
教法設計:
認知,探究,拓展法。
學法指導:
朗讀與背誦;研討與練習。
(從此往下只針對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傳》的相關知識;
2.理解“鄙”“其”“因”等重要詞語;
3.“越國以鄙遠”等三個句子的翻譯;
4.學生誦讀課文并試著摘出綱要;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字詞,難句翻譯
課時安排:
兩課時之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課堂實錄】
一、從復習《曹劌論戰》引入,進一步認識《左傳》。
(可讓學生回憶初中的有關知識,然后回答,教師補充。)《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大約成書于戰國初,與《國語》成書時間差不多,二書在思想傾向上與基本一致,《左傳》比《國語》有新的發展,民本思想更加鮮明。《左傳》中記了眾多的歷史人物,不論其地位貴賤,職務高低,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時代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成員,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也有將相、武臣、學者,有說客、良醫、商賈、娼優,也有宰豎、役人、盜賊、俠客等。各種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較詳細的事跡記錄或鮮明的形象描繪。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云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落實目標1)
二、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
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欲望,于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三、教師讀,讓學生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南 佚之狐 夜縋而出 共其乏困 闕秦 秦伯說 逢孫
再讓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落實字音,老師做個別答疑
四、結合課下注解仔細默讀全文,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1.從課文注解中找出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并做適當記誦;(落實目標2)
2.從課文注解中找出做了整句翻譯的語句,并從中選出你認為重要的。(落實目標3)
3.老師通過師問生答的方式落實文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特殊句式。
五、自由閱讀課文,完成一個任務。
這篇課文中講了一個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產生了怎樣的結果?(落實目標4)
(根據時間情況,此問題本堂可以完成,也可以挪到下一課時。)
周維納
[燭之武退秦師第一課時(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0.燭之武退秦師的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