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云
高一語文第三單元作文 再現與表現 教案
1.認識再現、表現客觀事物的重要性。
2.掌握并運用再現、表現客觀事物的方法。
寫作指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如果我們想步入寫作之門,首先就必須注意積累生活,感悟生活。對生活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感悟,才會產生一種寫出采的沖動。如何把自己所感悟的生活用文字客觀地反映出來?這就需要熟悉并掌握敘述、描寫、說明這三種最基本的表達方式。
敘述 就是記敘和述說,就是把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發生的過程清楚、明晰地表述出來。敘述有概括敘述和詳細敘述之分,敘述的概括與詳細往往與文體有關:一般來說,論說性和應用性文體的敘述較為概括,記敘性、描寫性文體的敘述較為詳細。敘述的概括與詳細還往往與文章的中心有關:一般來說,表現中心的非主體材料應概括敘述,主體材料應詳細敘述。
敘述要遵循一定的過程和順序。敘述的過程,應包含“六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和結果。這是因為,我們在寫人記事時,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何人?發生了何事?事情發生在何時、何地?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又是怎樣的?如果不把這些交代清楚,敘述就顯得不完整。敘述的順序主要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順敘”是按照事情發生的過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敘述的。這種敘述的好處是上下貫通,氣韻流暢,但若把握不準重點材料,就容易陷入平鋪直敘,記“流水帳”。倒敘是把結局提前的一種敘述。倒敘的好處是開篇就立起懸念,興起波瀾,有利于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運用倒敘要注意好過渡和照應,注意得不好,就會造成結構松散,行文凝塞,插敘是一種在敘述過程中臨時中斷敘述線索插入一個或幾個與中心有關的其它事件或情節的敘述方式。因為插敘是一種“截斷”和“插入”,所以適當地使用既可使行文在斷續中形成張弛和曲折,又可使文章在內容上得到充實和完善。但運用“插敘”要根據實陳需要,若插敘的內容過多,文字過長,則會喧賓奪主,造成內容的枝蔓,影響情節主線的發展。如果插敘的內容是對往事的追溯,也稱為追敘,或者叫補敘。
敘述還有一個人稱的問題,即由“誰”采敘述。敘述的人稱有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用“我”(我們)怎樣……”的語氣來敘事。敘事中的我(我們)有兩種含義:在記實性文體中,“我”是真我,即作者本人;而在小說等虛構文體中,“我”則往往為假我,即是一個文學形象。采用第一稱敘述,除便于交代事件發生的過程外,還便于直接抒寫感受,令人感到真切啟然,真實可信;其局限就是視野狹窄,不便于把“我”見聞之外的生活寫進作品,更不能描寫“我”的外貌,剖析他人的思想。第二人稱是寫“你(你們)怎樣……”。用第二人稱,敘述主體的立足點仍是“我”,只是這個“我”多數情況下較為隱蔽。第二人稱用得較少,多數情況下用于第一、第三人稱中的抒情。用第二人稱最突出的優點是,推倒了“我”和“你”之間的“蔽障”,可以直接向“你(你們)”抒懷,具有強烈的抒情效果。第三人稱是寫“他(他們)怎樣……”。第三人稱在敘事中用得最多,因為它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可獲得最大自由的敘述。用第三人稱,文中任何人想什么,說什么做什么,他都知道;因此,用第三人稱敘述,既不像第一人稱那樣真切自然,也不像第二人稱那樣動人情懷。
描寫 就是描繪人、事、景、物的狀況,使人、事、景、物的特點更加突出,狀貌更加形象感人。例如,“銅錢掉在地上”就遠不如“銅錢叮叮當當地掉在地上”顯得生動;“人長得很瘦”就遠不如“人比黃花瘦”顯得形象;“情人話別,不忍分離”就遠不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顯得感人。因為“銅錢掉在地上”“人長得很瘦”“情人話別,不忍分離”只是客觀也敘述,而“銅錢叮叮當當地掉在地上”、“人比黃花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則摻入了描寫。描寫,能使記敘變得生動、形象、感人。
在運用描寫時,我們尤要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細描和白描 細描是一種工筆描寫,是指對描寫對象的逼真、入微和描摹。這種描寫方法,講究一個“細”字,一個“真”字。白描,作為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不用色彩或很少用色彩,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借用到寫作上,即指不加陪襯和烘托,以極簡略的筆墨直接勾勒出人物的景物特征的描寫方法。例如: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盂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膏色;絲縷微亂,若小曳予輕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灑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中,如一張睡莢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枚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玲瓏有致。葉嫩綠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絲綠之間,格外覺得嬌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別過臉來對著這一只,已縮著頭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朱自清《月朦朧,烏朦朧,簾卷海棠紅》
大粒的汗,從額上滾下,夾襖也貼住了背心,兩塊肩胛骨高高凸出,印咸一個陽文的“八”字。
--魯迅《藥》
第一段文字運用了細描,那綠色的卷簾、黃色的簾鉤、石青色的雙穗,那盛開的海棠花,那花枝上歇著的一對黑色八哥,那淡淡的月光,都用了極細膩的筆觸盡力描摹,把一幅死丹青寫;得活靈活現,形神兼備。第二段運用的是白描,它沒有任何渲染,不加任何修飾,只甩三言兩語就把重病中小栓:的外貌和神態勾劃了出來。
細描和白描是寫作中用得最廣泛的方法。細描重在具體而微,窮形盡相;,白描重在擇形繪神,疏筆勾勒。
面的描寫和點的描寫 “面”是全景,“點”是“特寫”;“面”是“大景”,“點”是“小景”。“面”是整體,“點”是個別。在寫作中,若只有“面”而沒有“點”,描寫就籠統抽象,沒有生氣和活力;若只有“點”而沒有“面”,描寫就單薄狹仄,缺乏深蘊。只有有面有點,點面結合,描寫才豐贍堅實,氣韻流動。例如: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圣馬克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么煤煙,天空千千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國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鄉;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景。海水那么綠,那么釅,會帶你到夢中去。
--朱自清《威尼斯》
全段共五句話,前四句寫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形貌特征以及我對威尼斯的感受,是“面”的描寫;寫“海水”的“綠”、海水的“釅”,是“點”的描寫。面點結合,猶如碧石掛星,濃墨點苔,繪畫面增添了活氣。
面、點描寫,還要注意動靜結合,給畫面注入動感,以更好地起到渲染作用。
說明 即對事物的形狀、特性、構造、功能、演變、成因,對人物的出生、事業、成就等進行解說和介紹。說明不僅僅是說明文的最主要的表達方式,而且也是記敘文、論說文的基本表達方式。掌握說明這種表達方式,應注意兩點。一是掌握說明的方法。說明的方法,主要有定義和詮釋、分類和分解、列舉和引用、比較和比喻、數字和圖表等。二是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說明是解釋客觀事物的特征、本質及其規律的。說明人,就要抓住人的容貌性格特征;說明事,就要抓住事的核心、本質特征;說明物,就要抓住物的形態、性質特征。例如葉圣陶的《景泰藍的制作》,作者就緊緊抓住了“操作過程的復雜”和“制作精細”的特性;法布爾《蟬●蟬的地穴》就緊緊抓住了“蟬的地穴結構不同于其它掘地昆蟲的地穴結構的特征”。我們中學生,說明的最大困難就是抓不住被說明事物的特征,尤其是本質特征,因此,寫起來往往分不清主次,致使主體特征不明顯。要抓住人、事、物的特征,就必須多觀察、多比較、比思辨,力求抓住不同人、事、物之間的不同之處。
寫作,不僅僅需要再現客觀事物,而且還要借助客觀事物來表現主觀情意;只有把主觀情意融進客觀事物之中,流出的筆墨才富有感染力。有人說:“讀《出師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讀《陳情表》而不流淚的人不是孝子。”這兩篇文字的魅力,來自于作者強烈而深摯的情意。文章因“情意”而生彩,在寫作中,我們應當學會把自己的主觀情意真實地表達出來。
抒情獨白 抒情獨白法,就是用獨白的方式來表現作者的主觀情意。例如:
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我的長劍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長劍,你不能拔去我無形的長劍呀。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雖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樣,你抽掉了,它又合攏了來,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暫時間的一瞬的顯現,哦,那多么燦爛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郭沫苦《屈原》
這是《屈原》第五幕“雷電頌”中屈原的一段獨白。這段獨白,情意寄于雷電,把主觀與客觀、個人與自然的力量融匯在,一起,再現了屈原懲罰腐惡、追求光明的戰斗激情。
畫龍點睛法 “畫龍點睛法”是指用精煉的語言托出文章主旨、點示人物神貌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成功的點睛之筆,是主觀情意的聚集,是行文的著力點。例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開頭先抒寫岳陽樓的不同時節,陰晴變化的不同景色,接著抒寫各色人等登臨覽物時的不同心情,最后點示“眼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點”,使全文頓生光輝,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又如,魯迅先生的《祝福》,其中寫了祥林嫂在生命的窮途向“我”叩問人死后有無靈魂、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見面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也是點睛之筆,它揭示了祥林嫂面對生死的困繞和折磨,是刻畫祥林嫂這一形象的關鍵一筆,也是使讀者的心靈受到了強烈震顫的重要一筆。
名家為文,往往先縱橫捭闔,馳筆萬里,然后凝旨聚精于片言以斂形聚神。
寓情于事法 寓情于事,就是把主觀感情融于事件的敘述之中,或者說,作者帶著主觀感情去敘事。借敘事抒情尤要注意典型細節,把典型細節作為感情的凝聚點和著力點;這是因為概括敘事一般重在對過程、因果的交代,是一種較為客觀的表達。而只有把感情依附于細節,感情才具體,才生動;抒情才真實,才感人。例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事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平?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這段文字,情透紙背,摧人淚下。這種抒情效果,不是來自于概括敘述;而是采自于具體描寫。這段文字共有兩個具體細節的描寫:一是“娘以指叩門扉,”一是“兒寒乎?欲食乎?”的探問。這兩個細節,既敘寫出了濃情欲滴的母愛,又抒發了作者對這種嚴母愛”的刻骨銘心。
我們大都有這樣的感受:讀過一部作品,一段時間后,故事情節,思想內容,甚至連題目都已忘記了,但惟獨一些細節卻始終像天空的星星閃爍在我們眼前。為什么?因為那些細節熔鑄著永世難滅的感情。
寓情于景法 景為恃設,“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烙上感情的印記,才能獲得鮮活的生命。例如:
海受了創傷,憤怒了。
它吼叫著,猛烈地往岸邊襲擊了過來,沖進了巖石的每一個罅隙里,擾亂巖石的后方,接著又來了正面的攻擊,刺打著巖石的壁壘。
聲音越來越大了。戰鼓聲,金鑼聲,槍炮聲,吶喊聲,叫號聲,哭泣聲,馬蹄聲,車輪聲,飛機的機翼聲,火車的汽笛聲,都摻雜在一起,千軍萬馬混亂了起采。
銀光消失了。海水瘋狂地洶涌著,吞沒了遠近的島嶼。它從我們的腳下浮了起來,雷似的怒吼著,一陣陣一將滿帶著血腥的浪花潑濺在我們的身上。
--魯彥《聽潮》
作者寫潮聲,如狂風暴雨,如鐵騎突出,如壯士悲歌。原來作者與妻子去普陀“佛國”海邊聽潮,起初被寺里的主持安排在海邊山頭的一個幽靜的房子里,后來因為來了兩個外國客人,寺僧便要讓他們夫婦搬出來,他們堅持不搬,寺僧由此而變得冷淡而倨傲。但當魯彥穿上軍裝的時候,寺僧又立即變得點頭哈腰。作者是在借潮聲來抒發自己難以平息的滿腔激情,也正因為這潮聲融進了作者的感情,這潮聲才有了精神和意志,這《聽潮》才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精典。
頂 針
每當看到城里的婦女手指上戴著金戒指,我就會想起母親的頂針。那只鉛灰色的一半四季戴在手指上的頂針。
母親是一名普通的鄉村婦女。在鄉村,婦女手指上的頂針是沒有莢學意義的,它只有實用的內涵。
母親大概在少女時代就用上了頂針。她用頂針外加針線布料可以縫自己想縫的東西,繡她自己想繡的東西。待她18歲出嫁時,已是周圍十里八鄉出了名的針線能手了。
在我的記憶中,我18歲以前穿的衣服全是母親做的。那些年,母親白天要到生產隊勞動掙工分,晚上才能在一盞油燈下;縫補衣服。那時,我常常在母親身旁做作業,累了,就默默地看母親做針線活兒,心里便感到格外踏實。
記得有一次小妹哭著要戴母親那只頂針,說她也要學縫東西。母親先是不給,后來看到小妹鬧到早飯不吃,才把頂針戴上小妹的手指上。小妹高興得不得了,看著松松垮垮戴在手指上的頂針沖我揚手說:“哥,好看嗎?”
妹妹第一次戴母親的頂針,就弄丟了。我幫著母親在房前屋后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可連影子都沒見著。母親一生氣,在小妹的屁股上,打了兩巴掌。后來有十來天時間,母親不戴頂針給我們縫補衣物。看到母親手指上被針鼻兒頂出了許多淤血,我難過得偷偷流了幾次淚。我終于忍不住對母親說:“賣幾個雞蛋另買一只吧。我在大隊供銷社看見了,四毛線,還鍍了金呢。”母親笑著說:“鍍什么金,那是銅做的。媽不買了,咱們再找找,說不定能找到的。再說四毛線可以買你入本作業本了。”
那是貧困的年代,許多便宜的東西都顯得非常珍貴。后來,我終于從一只小妹丟棄的雞蛋殼里找到了那只頂針,母親高興得獎了我一個煮雞蛋。
我是穿著母親做的衣服踏上愈來愈遠的求學之路的。我知道,母親是在連一只頂針都不能多買的年代里傾力供我和弟妹上學的。十八歲那年,我終于到四百里外妁省城讀大學了。母親送我上路時說:“娃兒,媽不再給你做衣服了,到城里自己買幾件吧,那是機器縫的,針腳密,裁得好。”當時我競糊里糊涂地點頭答應了。
快畢業時,我寫信給母親,問她想要什么禮物。母親捎信說,給她買一只頂針,要那種黃銅做的,那只舊頂針不能用了。看著母親的來信,我眼里盈滿了淚水,我決計要給母親買一只最好的頂針!可我跑遍了城里的大小商店,竟然沒有頂針賣。最后總算在一個小商品市場上見到了幾只,做工還算精細。一問價,操江浙口音的貨主向我伸出了四根指頭。
我說是四毛嗎?他擺擺手;我說是四塊嗎?他點點頭;我說能少點嗎?他又搖搖頭……
當我終于把一只黃澄澄的頂針放到母親的手中時,母親驚喜地問我:“多少錢?”我說是四毛。我平生第一次對母親說了謊。母親半信半疑道:“聽說現在什么都漲價了,可這小東西沒漲,真怪。”我說;“媽,這你就不懂了,現在城里的衣服都是機器縫的,這頂針沒人用了,價也就不會漲。”母親聽后松了一口氣,她怕我花冤枉錢。
母親戴上我給她買的那只頂針,轉眼又過了十年。這十年間,母親戴著頂針在老花鏡下每年都給我縫十來雙鞋墊,她總說手閑不住……
母親一生只用了兩只頂針,可她卻在冗長的歲月里補好了全家老小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缺憾。
如今,母親已經離我們遠去了,那兩只頂針,我一直珍藏著,它將帶著母親的深情,伴我一生……
【簡評】
豐富的情感如同一盆盈盈的珍珠,粒粒都是那樣晶瑩璀璨,讓你心動不巳,卻又往往不知從何著手,這時,你需要一根線,一根能將閃亮的珍珠串連起來的感情線。
“頂針”便是這樣一根線!一個小小的頂針,竟然串連起了幾十年的情感記憶,從妹妹丟失頂針到媽媽舍不得再買頂針到我讀大學后給媽媽買了一個頂針,情節的發展,都圍繞“頂針”進行,而媽媽對兒女的愛和兒女對媽媽的愛也都濃縮在這小小的頂針里,頂針成了一種情感的寄托,也成了貫穿全文的線索。
此外,文章語言質樸,情感真摯,結尾處“母親一生只用了兩只頂針,可她卻在冗長的歲丹里補好了全家老小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缺憾。”情真意切,一位勤勞質樸,只知奉獻不知索取的母親形象呼之欲出。
真愛永恒
父親因病去世那年,奶奶已經七十歲,為了不讓體弱的奶奶過度悲傷,我們幾人商量后選擇了向奶奶隱瞞這個噩耗的做法。由于父親生前住在外地,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與奶奶團聚,相信奶奶是不會察覺的。
盡管我們都避免提及父親,但是一段日予以后,奶奶還是念叨起來,說父親是兒女中最孝順的一個,為什么現在這么長時間都不采看她。我們只得用種種理由來搪塞,說父親身體不大好或者工作太忙走不開,為了讓奶奶相信,我們甚至還編寫父親的采信讀給她聽。起初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應付過去,奶奶畢竟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反應已不那么敏銳,可時間一長,所有的理由都變得蒼白無力,奶奶對父親的思念愈發急切,她開始嚷著非讓我們領她坐火車去父親工作的地方不可。我們只好用她年歲太大外出不便加以推托,每次看到奶奶的要求被我們拒絕后那失望的表情,我的心便會如刀割般的難受,甚至有犯罪般,的感覺,不敢面對奶奶的目光,那個時候,我真想把一切真相告訴奶奶,然而理智終究阻止了我這樣做。漸漸地,我們開始習慣于奶奶的念叨,奶奶也習慣了我們的拒絕,加上她的身體愈來愈差,所以也不再提什么過高的要求了,然而,那份痛失親人的悲痛卻時常攫取著我們渴望寧靜的心。
那年的冬天,在我休完寒假準備返校的前夜,奶奶忽然將我叫住,用瘦骨嶙峋的手從枕頭下取出一件羊毛背心交給我。這件背心我見過,那是我父親生前最喜愛穿的。我不解地望著奶奶,過了一會兒,奶奶才顫巍巍地對我說,你回校前無論如何去父親那里繞一下,把這件羊毛背心也捎去,兄弟姐妹中就你父親吃的苦最多,離開媽的時間最長,父親這么長時間沒來,一定是腰病又犯了……一股熱流刷地涌上我的心頭,我百感交集地從奶奶的手中接過了那件羊毛背心,那一瞬間,我忽然有種釋然的感覺,父親真的并沒有去世,一家人不是像以往一樣在彼此思念彼此牽掛嗎?父親只是去到一個更遙遠更美麗的地方,總有一天,我們會在那里重逢!
那以后,我終于能坦然地面對奶奶牽掛的面容,終于能平靜地和奶奶一起回想我的父親以及許許多多遠離我的親朋好友,也許奶奶永遠也不會知道父親其實早巳不在人世,但這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們摯愛的人永遠不會離去,知道了生命中有比悲痛更重要的東西。
而那以后,奶。奶也不再提要見父親的事,她只是給我們講許多許多父親小時候的事情,每次講述時,她的臉上都洋溢著那種幸福的表情,仿佛父親就在她眼前。
奶奶在四年后離開了我們,彌留之際,她握著我們的手,無限欣慰地說:“我終于可以見你們的父親了……”
我忽然明白了一切,熱淚盈眶……那個寂靜的夜晚,忽然讓我對一向最懼怕的生離死別有了更深的理解。
只要選擇了真愛,生命便是永恒的!
【簡評】
父親因病早逝,這一消息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奶奶來講,可能是致命的打擊,所以,作為晚輩的“我們”出于對奶奶的愛而隱瞞了這一消息,但奶奶最終猜出了答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然而,奶奶被子孫們的善意“欺騙”所感動,決計也隱瞞自己已經知道了真相的真相,也“騙”了“我們”一回。這兩種“欺騙”互為映襯,襯托出的是一種人類最真、最美好的情感。我們在為兒孫們的良苦用心而感動時,更為奶奶的“強作歡顏”的隱忍而慨嘆。愛是永恒的,生命可以消失,時間可以流逝,但這種真愛會永存人們心底,至此,我們也更深地領悟到了文章標題“真愛永恒”的含義。
“情感互現”法的使用,能使情感的表達尋找到一個互襯點,如同一首交響樂,在萬樂伴奏中,將主旋律烘托到了極點。
腳
潘 璐
一個個美麗的黃昏,在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旁,總會有一位年入古稀的佝僂著身子的老人坐在一張褪了色的舊藤椅上,出神地看著被夕陽染紅的天空、被秋風打紅的霜葉。又低頭看著自己小得可憐的腳,不住地嘆息,什么也不能做。、她就是我可敬又可親的太奶奶。
記得小時候,我常依偎在太奶奶身邊,天真地問她:“您怎么老唉聲嘆氣?您的腳怎么跟我的一樣那么小又那么長?”可是不知怎么的,每當談及太奶奶的腳時,太奶奶的眼淚就像潮水泛濫一樣,從她那黃褐色的、無神的眼睛里涌出來,她什么話也沒有說,只是用微微顫抖的手撫摸著我的頭。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帶著嚴肅的神情對我說:“小孩子,不懂事,別瞎問,自己玩去!”然而,這非但絲毫沒有動搖我的好奇心,反而在我幼小的心中萌了芽,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想要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于揭開心中的謎團。那是一個很黑的夜晚,我有事去找太奶奶,剛興奮地跑到門口,一副差點令人昏厥的場景出現在我眼前,從幾乎繞不到盡頭的布里,我看到了里面裹著的小小的腳:又長又細,就像一只織布的梭子。腳上的皮膚就像老樹皮,突出一根一根青筋,五只腳趾被強迫地擠在一塊。喚,多可怕的腳啊!猛然間,我明白了:為什么太奶奶只能靜靜地坐著,而不能走來走去!為什么太奶奶的起居需要媽媽攙扶!為什么她會不住地嘆息!我抬起朦朧的眼,發現太奶奶更老了,那飽經風霜的臉像放了很久的茄子,任皺紋到處爬滿,就像刀刻的一般,是那樣的深,那樣的爹,似乎每一條皺紋都藏著一段曲折的經歷;流逝的歲月無情地壓彎了太奶奶的腰。我愕然了:這就是我的太奶奶--一個用瘦弱的雙肩堅強地挑起生活重擔,憑自己的力量,把四個孩子拉扯大的太奶奶!淚,不禁奪眶而出……
而今,太奶奶已離開人世許多年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了過去,離我越來越遠,不再回來。而在我記憶的深處,還常能清晰地看到:那條溽溽流水的小河旁,我和藹可親的太奶奶坐在那張發黃的藤椅上,默默地看著美麗的晚霞,“颯颯”的風聲正訴說著一個古老而動人的故事……
【筒評】
文章開始巧設懸念:黃昏,太奶奶“看著自己小得可憐的腳,不住地嘆息”,每當談及腳,“太奶奶的眼淚就像潮水泛濫一樣,從她那黃褐色的、無神的眼睛里涌出來”。為什么太奶奶會談“腳”色變呢?文章緊接著揭開謎底。習作沒有因此來批駁封建社會摧殘人身體的一面,而是由此談到太奶奶的堅強,表現了一個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
作文練習
1.愛的溫度
【思路點撥】
文章的重點在“溫度”兩字上,其實就是要你寫出“愛”的程度,有熾熱奔放的愛,有看似冷漠其實深沉的愛,也有冷冰冰的愛。
2,心動
【思路點撥】
可以是讓你心動的人,也可以是讓你心動的事,還可以是讓你心動的景,能讓你心動的人、事、景肯定是有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寫出這種不同,便寫出了文章的特色。
3.愛如一件大衣,除了布料、質地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針法,有許多的愛,是用細細密密的針織起的,每一針每一線,都融入了濃濃的愛。請以“愛的針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點撥】
“針法”是一個比喻的說法,實際上說的是愛的細致,愛的體貼入微,愛的真摯,寫作時應在寫作的對象、選擇的事例上做文章。
4.人生中要經歷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體驗到父愛、第一次體驗到友情、第一次體驗到集體的溫暖,第一次體驗到朋友的關懷。請以“我的第一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點撥】
寫作時要寫出“第一次”的特點,情感上或感到新奇,或感到神圣,同時,應細膩地再現出“第一次”的過程,例如寫“第一次體驗到父愛”,可先寫以前對父親的誤解,與父親的矛盾,然后,再通過一件感人的事情的敘述與感悟,描寫出父親深沉的愛。
5.有位哲學家說過:“懷念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劑。”確實,許多東西,當時并不覺得美麗或者珍貴,但是,時過境遷之后,回想起當初的一切,你會感到那樣的溫馨美麗。請以“懷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點撥】
可懷念人,也可懷念事,還可以懷念某個地方,無論懷念的對象是什么,都要注意情感的真實,要以真情動人。同時,要注意線索的安排,應用一根清晰的線索串連起記憶。
6.“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思鄉情感”是我們一種割不斷剪不掉的情感,請以“思鄉”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點撥】
寫這篇文章的關鍵是要有具體的材料,切忌泛泛而談,空洞無物。寫作時可以抓住對家鄉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或一個人,或一件物來描寫敘述,也可以采用片段組合的方式,寫幾個人,幾件事,或幾件物。無論怎樣寫,都應該注意將“情感的再現”擺在首要的位置。
[作文指導之再現與表現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師中心專稿)/a]相關文章:
2.a拼音教學課件
4.典范英語1a課件
6.漢語拼音a的教案
8.牛津英語2a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