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彬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十九世紀后半期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的名著。據我了解,當代中學生對于中外名著可以說是無人問津。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改變這樣的現狀,就要通過本文的教學,培養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如何才能培養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的興趣呢?那種脫離課文,架空分析的教學方式,只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不但不能提高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的興趣,反而會使學生感到味同嚼蠟,大倒胃口。
要培養學生閱讀外國文學的興趣,關鍵是引導學生把讀與思緊密結合起來,邊讀邊思,以思促讀,以讀促思,從而品味和欣賞作品的藝術魅力。切忌不可越俎代庖,由教師把課文掰碎了,嚼爛了,喂給學生。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去用嘴吃,去咀嚼,去品味。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必須引導學生認真品讀原文。就像咀嚼橄欖那樣,開始可能覺得味道不那么好,但只要反復咀嚼,就會越嚼越有味,越嚼越甘甜,越嚼越想嚼,直至欲罷不能。
欣賞文學作品就是要從人物、情節、環境三個方面入手。對于《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品味的。
首先,分析題目明深意。
要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為題?其含義何在?能不能以“于勒”、“菲利普兄弟”為題?
題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和靈魂。因此,要引導學生來分析題目。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和理解,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側重點。這個題目表現了“我”的態度,對叔叔的同情,對父母的不滿。作者就是借“我”來巧妙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以“我”的態度來反襯菲利普夫婦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如果以“于勒”為題,那主人公就是于勒了,寫法就大不相同了,就不可能表現同樣的主題。如果以“菲利普兄弟”為題,那就要正面描寫其兄弟之間的關系,也不好表現同樣的主題。由此可見,題目擬得好壞至關重要。它決定主題的方向。
其次,整體感知明構思。
主題總是與人物與情節的構思安排分不開的。要深刻理解主題,必須讓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明白作品是如何構思的。這就要求學生思考并弄清下列問題: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誰?本文的故事情節是什么?(分析其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歸納段落大意)。
一篇小說,哪怕是短篇,也會有幾個人物。其中必然有主有次。主次如何安排取決于主題的需要。這篇小說的人物有“我”、于勒、菲利普夫婦。主人公是誰?是“我”嗎?顯然不是。“我”只是一個線索人物,著墨不多。是于勒嗎?也不是,正面描寫他的地方不多,他只在賣牡蠣處出現過一次,其他地方都是側面描寫。作品中著墨最多的就是菲利普夫婦,對他們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從語言、行動、表情、心理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多側面的描寫。作者就是要通過他們對待其親弟弟的態度--認錢不認人,嫌貧愛富--來揭示和批判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社會病。
情節是圍繞“于勒”來展開的,實質上就是圍繞一個“錢”字來展開的,來刻畫菲利普夫婦的形象的。開端--盼望于勒,是因為他在美洲發了財;發展--夸獎于勒,是因為他要回來報答哥嫂;高潮--見到于勒,發現他是一個窮光蛋,一下子來了一個180度的轉彎,不但不相認,而且避之唯恐不及;結局--躲開于勒。前后對比多么鮮明啊,又是多么滑稽可笑啊!
再次,細讀全文明魅力。
所謂細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要邊讀邊思考:作品中寫了些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情節的安排是否合情合理,決定作品的成敗。情節的發展變化是否具有必然性,人物言行是否真實可信,決定作品是否有藝術魅力。前有因,后有果;前有伏筆、鋪墊,后有照應、發展;都必須符合生活的邏輯。這些都要逐字、逐句、逐段地細讀、細品,才可能看出來。
作品是如何開頭的呢?開頭兩段寫“我”家拮據的境況,前面是概述,后面是具體細節。為什么要寫這些?因為后面的故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發展的。如果不是如此拮據,后面的故事可能大不一樣了。第二段開頭就說:“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這一句特別重要,表現了她的基本性格特征,決定了她對待于勒態度的必然性。要是她安貧樂道、知足常樂,她就不可能那樣對待于勒了。因此這兩段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為后面故事的發展作的鋪墊。
第三段開頭就用了一個“可是”進行轉折,直奔主題了,故事拉開了帷幕--渴望于勒歸來,熱切地盼望了十幾年,可是音信全無。為什么還不死心呢?這里設置了一個懸念,引人去讀下文。
第二部分逐步解開了謎底。通過插敘簡略交代了于勒離開的原因,接著詳細描寫了菲利普夫婦盼望于勒歸來的原因,以及他們這時對待于勒的態度。朝也思,暮也想,等待了十幾年,就是不見于勒回來。為什么會如此?又是一個懸念。
第三部分進入了高潮,終于見到了于勒。遇到于勒,純屬巧合。俗話說:無巧不成書。但這種巧也必須符合邏輯,有其必然性,否則就顯得荒唐,難以置信。去哲爾賽島旅游是促使他們碰面的契機,否則他們可能永遠見不到面。這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他們一家為什么要去哲爾賽島旅游?于勒為什么會在這里出現?他們哥倆怎么會相遇?這一切都是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原因在前面有所鋪墊,就是于勒帶給他們的“福音書”,也就是錢的誘惑,才導致了這種巧遇。后面一系列故事都是由此引出的。懸念解除了。
然而,面對一貧如洗、窮苦潦倒的于勒,朝思暮想,等待了十幾年的于勒終于見到了,如何對待他,這是對菲利普夫婦靈魂的拷問。他們的感情急劇轉彎,馬上翻臉不認人,至親骨肉形同陌路,千方百計避而遠之。作品的主題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揭示,給讀者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撼。真如俗話所說:“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主人公雖然是菲利普夫婦兩個,但也不是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主次詳略之分的。重點是克拉麗絲,作者在她身上著墨最多,菲利普還只是起著陪襯作用。唯利是圖,嫌貧愛富,自自利,冷酷無情的人性弱點在她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這種現象在資本主義初級階段(原始積累階段)是普遍存在的。從本文里“我”的姐姐的婚事和船長對于勒的態度可以得到印證。
最后還可以把學生的視線引向現實,看一看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人和事,想一想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窮與富的問題,我們要怎么對待金錢問題,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細嚼慢咽品真味--《我的叔叔于勒》導學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師中心專稿)/a]相關文章:
2.a拼音教學課件
5.典范英語1a課件
6.漢語拼音a的教案
8.牛津英語2a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