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惋惜甚至善意的責備:那樣死,應該嗎?
海子說:走出心靈要比走進心靈更難。海子的創作始終處在一種艱難滯緩的境地,對詩的癡迷使他完全沉醉于精神王國之中,用他對詩歌的愛構建理想的“烏托邦”,卻又無法走出精神的封鎖。
海子的自殺,是對精神家園的守護?對現實的逃避?抑或是……評論家朱大可將海子的死當作一種崇高的獻祭儀典,認為他的死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詩歌、生命。海子的死是對精神的守護,是為理想而殉身!但是從另外的角度講,海子的死也是一種性格缺陷,過分沉溺于自我的精神世界,拒絕融入社會和生活,拒絕接受和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最終會被社會拋棄。海子的死其實是殉葬舊文化。
五、拓展延伸,重塑幸福之碑
劉真福先生的《明麗的畫,空靈的心》(來自《中小學教材教學》2001年第6期,《教參》上也有)。借介紹此文來深化學生的理解與感悟。
這首詩共三章。第一章虛構一幅自由獨立、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圖景,一股清新潮潤的氣息撲面而來。……第二、三章表達對親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溫暖甜美的氣息撲面而來。……然而細察之下,會發覺海子對塵世幸福的“熱愛”是有限的。……有人分析海子說:“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強悍的第二自我的長時間的沖突,使他的詩一再出現雅各森布所說的‘對稱’。”……另外,這首詩的審美意象也很值得品味一番。一是意象空曠;二是以實顯虛,以近顯遠;三是語言純粹、本真。……當然,這首詩的風格,以輕柔、明麗見長,卻也不無稚嫩之處,缺少一點凝重感、厚重感。……
六、總結全文,踏上幸福之路
當我們讀著這首海子在結束自己25歲生命前寫下的異常樸素溫馨而又格外動人心魄的詩篇,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恰似詩人心中的廣闊無限的愛和幸福之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么溫暖的一句話!說來簡單,可對于把全身心都獻給了詩歌事業的海子來說卻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子,你的孤獨與死亡讓我們感慨,你的純真、善良讓我們感動,你對詩歌理想的執著追求讓我們感嘆,你在困境中仍不忘給世人送上溫馨的祝福讓我們感激。感謝你,海子,你用年輕的生命和熱情告訴我們生活的可愛、生命的可貴;;安息吧,海子,你幸福不了的,我們來努力!
學生甲談體會--四讀后的體會賞析:這首詩體現了作者質樸的心靈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把“喂馬、劈柴、通信”等生活中的小事寫得如詩如畫,給我們一種心靈的震撼,讓我們從對世俗理想的追求中猛得清醒,重新去體會平淡生活的美好與純潔。然而詩中也體現了作者對無法達到的理想的無盡的無奈,如詩中幾次提到“從明天起”,就表達了作者無法改變現實的惆悵,只有用假想來聊以自慰。
反省:在日漸忙碌的(學習)生活中,(自己)已經很難找回那份質樸的感動和純真的性情了。
五讀后的體驗感受:海子死了,走得那么坦然與從容。再看這篇文字,還是那么美好,沒有因為海子的死而披上陰霾。這些都是海子所追求的,然而他終于沒能得到,而走向了另一個世界。一代天才的隕落總是留給人們許多生與死的思考,青春年少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學生乙的認識--反省:讀一樣作品,首先都很主觀,憑自己的主觀印象和第六感覺,想當然地把自己的思想加在作品上,很膚淺地理解。而沒有深入地理性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想表達的內容、意思。
五讀后的體驗感受:越讀越覺得無限哀傷。作者那么向往塵世的美好生活,對塵世間的事物那么熱愛和眷戀,卻為了自己心中神圣的詩歌事業而臥軌自殺。也許,每個人對得不到的東西都是無限向往的。
|死是一種自由,但不一定要以死獲得自由。|我希望海子在另一個世界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教學反思:課堂上即興加的兩個環節,比較成功,值得自我肯定。課堂教學是動態的生成的,預設的教學流程只能參考,不能死守,應該根據課堂情況機智處理。
給每人發一張備用紙的辦法很好,有利于以寫促思,細化、深化學生的閱讀,同時也能帶動學生的書面表達。這個做法需要堅持。本文中學生活動的補記,得益于備用紙上學生的記錄。不過也發現有些學生課堂上寫的時間太長,以寫為輔變成了以寫為主,影響了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需要引導。
1、閱讀的過程 一個二度生成的過程,教師、學生和作者的生活、問題、困惑、理解、智慧、情感和態度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可以延伸很多東西,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開發。課堂的討論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而且留下的疑問會是更加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也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更好契機。海子的詩歌及其本人有很多需要挖掘的東西,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和相關圖書,繼續探討海子。
2、對作者創作態度及價值取向的理解常常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也可以將閱讀引向深處。對于《當代詩歌三首》中的其他兩首詩《錯誤》《致橡樹》也可以先理解文本背后的作者,進而通過意象的分析理解詩歌的主旨。
3、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真正民主、平等和寬松的對話情景,這是讓學生起動和維持思維運作的保障,應該盡可能的和藹可親,不做作,教師的教態要舒展自然。有時語言要有鼓勵性,敏銳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有時語言要有磋商性,這樣會讓學生有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有時語言要有啟發性。特別是在詩歌教學中,“詩無達估”,學生的閱讀是對詩歌的二度創造,教師一定要做“平等中的首席”,要以人為本。
4、在走進詩歌文本之后,在對詩歌內容有了深刻理解和體驗之后,要努力超越文本,走向新的認識高度和情感體驗,比如我設計的“詩人究竟幸福嗎?”的問題和欣賞和詩人命運相似的藝術家作品等環節,我覺得這樣的語文學習才能實現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為人生熏上一層鮮艷的底色。
海是一個可以讓人遠離喧囂,忘卻憂愁的地方。有一天,和心愛的人在海邊蓋座小木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悅時一起牽著手在海邊散步,憂郁時只是靜靜的坐在海邊吹吹風,不需要什么語言,有他,有海,足矣。推開窗,就開啟了整個生命的歷程。海風歡笑地撲面而來,在我耳邊嬉笑,如同牽手的可心知己,即使在夜晚,我們笑嫣如花,只需要你的陪伴,你的呢語。所有的窗簾如同我潔白的衣裳,和月亮飄渺著飛揚。
當晨曦綻開的時候,一個人站在海邊看著旭日穿破云端,慢慢地在海平面上升起,光照著面前的這片大海,湛藍湛藍的海水映襯著日曦,波光粼粼,晨風吹揚起我白色的長裙,我緊緊地靠近著海,任由陣陣海浪撲上我赤著的雙足,踩在柔軟的沙灘上,細碎的浪花沖刷著腳趾。當月上中天,岸邊椰林搖曳,蘸滿水氣又帶著絲絲涼意的海風輕輕撫摩你的身體,仿佛時間在你周圍都停止了,只有溫柔的濤聲還由遠而近的傳來。你好像飄蕩在習習海風中,置身于朵朵浪花中,不知道去往何方,身邊只有海鷗陪伴。以海為生,以海為家,所以,我今生的夢里一直惦記著這片湛藍。大海就是童年的搖籃,而你就是那個酣睡的孩子,沒有焦慮,沒有痛苦,沒有煩躁,沒有熙熙攘攘,沒有紙醉金迷,沒有沖動,沒有誘惑,沒有堆積如山的工作,沒有勾心斗角的攀附,沒有吵鬧,沒有迷惑,沒有困頓,沒有閃爍的數字,沒有必須遵守的日程。沒有什么能比大海更博大的胸懷,可以容納你想拋棄的一切;也沒有比海更寧靜,足以澆滅你那已經灼熱的神經。海不只是寧靜,它有潮起潮落,狂風惡浪。
生活從來不同情怯懦者,機會只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有一位盲人女孩,非常喜歡大海,向往在海灘拾貝,聆聽海浪的聲音。可天生殘疾,但她并不氣餒,一個人搭上開往大連的公共汽車。到了大連,她先找一份十字繡的工作。這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瞎子能刺繡,雖然繡得不是最好的,但賣得卻是最好。后來,她經常去海邊,坐在松軟的沙灘上做繡工,聆聽浪花追逐的聲音,體驗海水的溫暖,每天繡著不同的大海,每天都被游人高價買走……有那么一葉輕舟,經過激流拼搏,劃向了蔚藍色的心海。看著她充滿洋溢的笑容,我想起了海子的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湛平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三)(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春暖花開面朝大海詩歌
2.《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案
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歌
4.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