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師生自薦課文)
選文要求:老師和每個同學課前從報紙、書刊上選出一篇你認為寫得好的介紹動物的文章。選好后,寫幾句推薦語(理由),并給生字詞加上注釋,幾位同學共同研究,集體設計幾道“探究練習”題。然后出一期壁報,把各人選的文章,連同加的注釋,設計的“探究練習”都張貼出來,供全班同學學習討論。(摘自課本編者的話)
一、處置程序
1、按課本要求給各學習小組布置任務。
2、學習小組討論分工(一人負責選文,一人負責寫推薦語,一人負責為生字詞作注釋,一人負責設計“探究練習”),并確定各自完成任務的時間。
3、按小組分工及時間要求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
4、組長召集組員對推薦語、注釋和“探究練習”作最后修訂。
5、按老師要求在班上交流,并接受“學生專家組”的評議。
6、按“學生專家組”評議意見,推薦10篇較好的在班上壁報上張貼。
二、附件:學生自薦課文一篇
寒號鳥的“千古奇冤”
這篇課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寫出了寒號鳥的樣子,大小,顏色及它很怕光,在描寫時還用了對比的方法,使它能更好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李文苑 撰寫)
在中藥中有一味藥叫“五靈脂”,具有活血化淤、止痛鎮痙之效,而五靈脂是大名鼎鼎的“寒號鳥”的糞便。
寒號鳥的名聲不佳,在民間傳說中,寒號鳥好吃.懶做,得過且過不壘窩,冬天來了無處躲,只好發出悲慘的叫聲。還有人認為寒號鳥餓了也不去找食物,待餓得沒辦法時,就吃自己屙出的糞便,吃完了再屙 ,如此反復多次,就成了五靈脂。
其實,這是天大的冤枉!
寒號鳥雖然叫鳥,實際上是哺乳動物,屬嚙齒目鼯鼠(1)科,叫“橙足鼯鼠”,又叫“復齒鼯鼠”,分布于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和西藏、云南、貴州等省區。它前后肢生有飛膜,靠飛膜滑翔,因此被古人誤認為鳥類。
橙足鼯鼠體形似.松鼠,但比松鼠大。它身長約54厘米,后肢較長,尾粗長,尾毛蓬松色淺淡;爪鉤銳利,眼大而圓耳廓無束毛,聽覺靈敏,全身披灰褐色長毛,腹毛呈灰白色,四足背部的毛呈橘紅色,因而有“橙足鼯鼠”之稱。
有人說橙足鼯鼠很懶,整天曬太陽,事實并非如此。它是一種夜行動物,由于眼睛構造適合夜間活動,白天視力很弱,因此,橙足鼯鼠除雨過天晴外偶爾出來外,一般是避光的。
至于說橙足鼯鼠吃自己的糞便,那更是無稽之談(2)了。它很愛清潔,其食物一旦被污染就不在吃了,更何況是自己的糞便呢!甚至它的“廁所”與“居室”也是分開的。它的糞便--五靈脂又分兩種:寒冷季節它吃松柏葉較多,糞便中含有較多的膠結物質--樹脂,因而成塊狀,叫做“糖靈脂”;而夏季它多吃闊葉樹(3)的嫩芽,糞便中樹脂少而纖維多,因而糞便多呈粒狀,叫“米靈脂”。所以五靈脂并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是由于反復吃屙吃數不同才分為-米靈脂和糖靈脂的。
由此可見,寒號鳥的“千古奇冤”應當平反才對。(劉啟璐 推薦)
------
(1)鼯(w”)鼠:哺乳動物,外型像松鼠,前后肢之間有薄膜,尾長,背部褐色或黑色。
(2)無稽(j‰)之談:無從考察,毫無根據的談論。
(3)闊葉樹:葉子的形狀寬闊的樹木,如白楊,楓樹等。
(劉光文 注釋)
探究練習
1、本文用了什么手法來說明寒號鳥?
2、本文說明寒號鳥安排了怎樣的說明順序?
3、抽業余時間觀察一種小動物,模仿本文手法,寫一篇觀察日記 。 (鄧佳佳 編寫)
(說明:附件為172班一學習小組合作作品,教師從學生制作的電腦軟盤中復制)
周智
[《師生自薦課文》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課文詩經教案設計
3.課文匆匆教案設計
4.課文詩經的教案設計
6.詩經課文教學教案設計
8.匆匆課文教案設計
9.壯麗的青春課文原文及教案設計
10.蘇教版船長課文原文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