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
2、領會小說的創作主題
3、理解“虛構”對小說表達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領會小說的創作主題
三、教學難點:理解“虛構”對小說表達的重要性
四、教學方法:問答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課時安排:一節課
課前準備:
將作者卡夫卡的生平介紹資料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如何發展的?
(2)老板娘到底有沒有聽到騎桶者的呼喊,有沒有看到騎桶者?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幻燈片展示:騎馬、騎牛、騎自行車、小孩子騎掃帚、竹馬等圖片,并提問:同學們,你們有看過或聽說過騎桶飛翔嗎?(學生回答)那么,我們今天這堂課就來學習卡夫卡的小說《騎桶者》。
(二)作者簡介:學生來講,老師補充,幻燈片展示
內容:弗蘭茨卡夫卡(1883年-1924年),奧地利小說家,1883年7月3日出生于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后轉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遷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
卡夫卡長期擔任公司職員,21歲時開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進行寫作,他不以發表、成名為目的,只是想用寫作來排除自己內心的苦悶。他短暫的一生給后人留下的是三部未寫完的長篇小說《城堡》《審判》《美國》和以《變形記》《判決》《地洞》《饑餓的藝術家》為代表的幾十部中短篇小說。卡夫卡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奠基人),是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生活和創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后,當時,經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于是,對社會的陌生、孤獨和恐懼,成了他創作的永恒主題;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卻無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集中體現了“現代人的困惑”。
(三)課文分析:
1、默讀課文,五分鐘
2、這篇小說,同學們課前都預習過,下面,就請同學們來概括一下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如何發展的?(問答法)
明確:天氣寒冷,家中無煤,窮得買不起煤的“我”想去煤店老板借煤,“我”不是拎著煤桶走去,而是騎著煤桶前去,結果是,“我”沒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圍裙扇到了冰山區域。
3、小說中“我”認為老板娘看見了自己,老板娘說“我什么也沒有看到,什么也沒有聽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沒有聽到“我”的呼喊、有沒有看到“我”這個人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理由。(討論法,學生討論并自主發言)
明確:兩者皆可,并用幻燈片展示。
(1)聽到看到的理由:小說中寫道,“她當然馬上看到了我”,“她把圍裙解了下來,并用圍裙把我扇走”。
(2)沒有聽到看到的理由:
①“我時常被升到二層樓那么高,但從未下降到齊房屋大門那么低”,老板娘上來后,沒有抬頭看,因此,她沒看見“我”,如果她看見“我”了,發現“我”騎著桶在空中飛翔,會感到新奇,說不定會用煤來換“我”的桶;
②“它們和剛才聽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鐘的聲響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樣地使人產生了錯覺啊”,可見,“我”的喊聲和鐘聲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為“我”的喊聲就是鐘聲;
③老板娘解下圍裙扇也可能是老板娘覺得圍裙上有毛線絨想通過扇這個動作把毛線絨抖掉。
3、同學們,你們認為小說的創作主題是什么?(討論法)
板書學生可能答的答案:揭示貧困者的窘狀和有產者的自私無情;表現人民生活的艱難和社會的冷酷;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不交流。
老師小結 幻燈片展示:小說用一種虛幻的手法描寫了一個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向煤店借求一鏟煤而遭到驅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自私冷酷、人民生活的艱難以及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缺乏溝通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控訴和批判。
六、布置作業
1、分析“騎桶者”、“煤店老板”、“老板娘”的人物形象。
2、如果主人公“我”不是選擇騎桶去借煤,而是拎著空桶走著去借煤,故事情節又將如何發展?
七、板書設計
騎桶者
卡夫卡
一、作者介紹
二、故事情節發展(理清結構)
決定借煤--生活拮據
到達煤店
騎桶借煤 正式借煤
慘遭驅趕
三、“老板娘”到底是否看到騎桶者、是否聽到他的呼喊?
四、創作主題分析
六、布置作業
鄒青
[《騎桶者》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選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5.高一數學教案設計
10.人教版高一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