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一、學習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優秀品質。
二、學習本文在立意、構思、描寫等方面的特點。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篇小說,但根據初一冊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仍按記敘文教學。因此不必象分析小說那樣重點放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而應著重放在對有關事物具體生動的描寫,反映幾個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
二、預習時要求學生事先完成課后習題一,填好表格以熟悉并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在立意、構思、寫景、標題等方面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具準備:幻燈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理清文章線索,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2.揭示文章主題,明確寫景的作用及標題設立的巧妙。
一、檢查習過程中字詞的掌握情況。(幻燈展示)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學生到黑板上注音)
⑴ A 驛路( ) B 荊棘( ) C 陡峭( )
⑵ A 竹篾( ) B 簡陋( ) C 恍惚( )
⑶ A 麂子( ) B 修葺( ) C 謳歌( )
2.解釋下列詞語,(本題結合課文語境進行講解,由學生回答)
陡峭:形容山勢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修長:長。
折損:因過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閑:閑適自得。
二、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上新課第二十一課《驛路梨花》。
板書課題:二一. 驛路梨花 作者:彭荊風
同學們是否有這樣的生活體驗:我們到一座深山去玩或到荒無人煙的野外去玩,就在我們玩得十分開心而肚子開始餓起來、腿開始酸起來時,天已不知不覺地暗了下來,這個時候你們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有個落腳點,哪怕是一座破舊的小茅屋供休息也好。)要是沒有怎么辦?(只好露宿山林或野外了。)
剛才我們所說的情況與今天要學的課文《驛路梨花》中的誰的遭遇相似?(我和老余)他們的問題是否得到圓滿的解決?(遇到小茅屋美美地過了一夜)通過預習,有誰知道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誰呢?
三、理清文章的線索
⑴提問:誰是小屋的主人?你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呢?
(幻燈出示)板書:
誰是小屋的主人?
人物 所做好事
都 “我”和老余
是 瑤族老人 照料者
主 梨花和梨花妹妹
人 解放軍 建造者
歸納:解放軍蓋小屋,梨花和妹妹照料小屋,過路者也為小屋做貢獻,小屋不屬于某個特定的人所有,它屬于共同建設小屋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建造者解放軍、照料者梨花和梨花妹妹、瑤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都是小屋的主人。
⑵提問:作者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是否把答案一下子就告訴我們?他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可作如下提示:“誰是小屋的主人”這一問題,文中出現過幾次?分別由誰在什么情況下提出的?)
明確:提出三次懸念、二次誤會。(可依據板書加以歸納。)這樣寫使得文章層層設疑,又層層誤會,于是懸念疊起,文章曲折生動,引人入勝。
⑶這個故事前后跨越十幾年時間,可作者卻先講了現在所發生的事,即我和老余發現茅屋并住宿,再講茅屋的由來,這種的寫作順序叫什么?(倒敘)在寫到梨花姑娘照管房子一事和解放軍建造房子一事時,作者也不是直接寫,而是通過梨花妹妹之口,側面加以敘述,這種在原有敘事的基礎上,插進對有關事情的追溯和回憶的寫作順序稱為什么?(插敘)文中運用倒敘和插敘把十幾年間發生的事貫穿起來,集中于一個晚上和一個早上來寫,這樣文章內容顯得十分集中且曲折生動,富有變化。
四、提示文章中心
討論:“小屋的主人是誰”這一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下面我們再一起找找看,小屋究竟是怎樣發現的呢?里面有些什么陳設呢?
1.討論文中一、二兩個寫山的段落,看看小屋是在什么樣情形下被發現的,從中明白小屋建造的重要意義。
明確:我和老余趕山路,正擔心要在“這深山中露宿”時,巧遇”出現在梨樹林邊”“一座草頂、竹篾、泥墻的小屋”。
提示:作者為什么要寫山的特點呢?寫山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三個動詞--挨、延伸、消失寫出了山的高、大、多,陡峭、茂密渲染了山勢的險峻,從山的三個特點看,再結合暮色中深山趕路人的特定心情,突出山勢的描寫,更能襯托我們焦急的心情,也更加反襯出小屋在這里出現的必要性,方便過路人,給過路人帶來希望。
2.作者在寫到小屋時,從哪幾方面來總寫小屋的陳設?
明確:⑴寫屋內陳設:大火塘、有“鋪著厚厚的稻草”的“大竹床”,還有“裝滿了水”的“大竹筒”。⑵寫屋內外貼的告示:門板上有熱情的“請進”兩字,墻上有為客人提供服務的幾行粗大的字:“屋后邊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辣子!
}
板書:(幻燈出示)
真誠熱情
細致周到
屋子里的陳設: 火塘、鋪著厚厚的稻草的大竹床、裝滿水的大竹筒
屋內外的告示: “請進” 、“屋后邊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
鹽巴、辣子!
3.作者為什么要如此細致地寫小屋的總陳設,這表現了小屋主人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寫環境是為了寫人、寫人的精神。通過寫小屋里生活急需品考慮周到,都安排好了,可見小屋主人為人服務,不單真誠熱情,而且細致周到,而這,正是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的表現。這樣的環境描寫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明確寫景的作用
討論:本人題目叫”驛路梨花“,也就是說課文要以梨花作為線索,找找看,文中關于梨花的景物描寫到底有幾處?各在文章的哪一部分?分別起著什么作用?
明確:三處出現梨花。(由學生找出并朗讀出來)
一寫梨花(在文章開頭。我和老余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白色梨花開滿了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的身上。)實寫,梨花當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給人以希望和安慰,也把讀者引入詩一般美的境界之中。寫梨樹林的美景襯托了小屋主人的心靈美。
二寫梨花(在文章中間第二十七段。我夢見了哈尼小姑娘--梨花在清香四溢的梨花叢中歌唱。)虛寫,著意以自然美襯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輝。
三寫梨花(在文章結尾。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實寫,起到點題點人的作用,引用陸游詩句,結構上照應了題目,內容上深化了主題,人花相映,完成了主題的升華。
提示:文中寫解放軍蓋房子,又寫梨花和哈尼姑娘主動照料小茅屋,她們為什么這樣做?
明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一句道出了思想真諦,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是全文的文眼。解放軍戰士處處為人民利益著想,建造小茅屋-――這是發揚雷鋒精神的表現,梨花和哈尼姑娘受這種精神影響,主動照料小茅屋-――雷鋒精神在進一步光大。
討論:根據中心,誰來給“驛路梨花處處開”對個下聯?(事先寫在黑板上并交代清楚怎么對對子。包括字面相對、結構相同的對子和流水對。本文采用的是寬對)
“驛路梨花處處開”
“雷鋒精神代代傳”
六、通過剛才的學習,請同學們回過頭來思考一下:題目“驛路梨花”中的“梨花”除了指自然界的梨花外,還指什么?(梨花姑娘、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
歸納:題目一語雙關,字面上指驛路上的梨花,實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這是以物喻人,使自然界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輝映。在內容上點出了雷鋒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樣處處開放,從而深化了主題。
七、作業:完成課后習題二、三、四、五、六、七。
附板書: (幻燈出示,可分成幾個版塊) 二一.驛路梨花
彭荊風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⑴ A 驛路( ) B 荊棘( ) C 陡峭( )
⑵ A 竹篾( ) B 簡陋( ) C 恍惚( )
⑶ A 麂子( ) B 修葺( ) C 謳歌( )
誰是小屋的主人?
人物 所做好事
都 “我”和老余 懸念
是 瑤族老人 照料者 誤會 懸念
主 梨花和梨花妹妹 誤會
人 解放軍 建造者 懸念
}
真誠熱情
細致周到
屋子里的陳設: 火塘、鋪著厚厚的稻草的大竹床、裝滿水的大竹筒
屋內外的告示: “請進” 、“屋后邊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
鹽巴、辣子。”
歸納: 驛路梨花 字面上:指驛路上的自然界梨花。
一語雙關 實際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
(以物喻人)
“驛路梨花處處開”
“雷鋒精神代代傳”
[驛路梨花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驛路梨花教案
2.驛路梨花優秀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