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溪流的歌(嚴文井)
主備教師 教學課時 2課時
參與討論 上課教師
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討論小溪流的成長過程,正確理解課文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鞏固對童話一般特點的認識,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重點:朗讀課文,認識小溪流的成長過程,理解課文的主題。
難點:1.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2.多角度、有創意地探究課文的主題。
第一課時(教學時間: )
教學內容:熟讀課文、釋詞、分析結構。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前預習--1.學生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熟悉課文內容。2.學生查資料,了解作者情況。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見過會唱歌的小溪流嗎?你們聽過小溪流唱的歌嗎?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嚴文井所寫的《小溪流的歌》,去認真感受一下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三.檢查預習情況:1.給加點字注音--牢騷( )沉淀( )阻礙( )恐嚇( ) 低沉( )怨悔( )富足( )積蓄( )
2.解釋下列詞語--(1)五顏六色: (2)興致勃勃: (3)無窮無盡:
3.把一些好詞語寫入你們的詞語記錄本。
4.作家簡介:嚴文井: 作家, 家。原名 , 人。他的作品以童話和寓言的影響較大。他的童話寓言創作,故事生動,構思巧妙,具有很濃的哲理和詩意,因此,被譽為是 ,作品集有 。
四.研習課文:(一).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形象
1.全班分成四組,分別朗讀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個部分。
2.每組推選一名學生在臺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學生在臺前表演勸阻者,一名學生在臺下朗讀敘述性文字。
3.分組探究,培養學生想象力。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主題
小溪流 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小 河
烏鴉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大 海
4.分組討論剛才分角色朗讀的優缺點,提出改進的意見。
5.師重點點評朗讀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說的話的語氣要求。
附:朗讀時的語氣要求(僅供參考)
(1).小溪流是快樂的、活潑的、同時又比較幼小,所以應讀得快樂、活潑,聲音清脆純凈,像一個可愛的兒童。
(2).小河比較壯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飽滿,所以應讀得洪亮、朝氣蓬勃,像個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壯大了,他積蓄著巨大的精力,同時也變得有些深沉,所以應讀得洪亮,又略帶些深沉的聲音,像個成熟的青年。
(4).海洋無邊無際,歡樂地動蕩著,他博大、復雜而又單純柔和,所以應讀得洪亮、飽滿,而又穩重、安詳,像個穩健成熟的中年人。
(二)再現形象:1.師對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說的話作示范朗讀。 2.學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讀他們所說的話
(三)探究課文主題:本文的主題,可從多個角度理解--1.組織學生討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分組討論,全班交流上述問題。 3.學生口述討論出的結論。 4.若學生討論不完整,教師可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進一步討論。
附:討論的角度(僅供參考)--(1)本文贊揚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堅持到底或堅持前進,永不停步或反對掉隊。)
課文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為題?小溪流經過哪幾個成長階段?每個階段力量是否有變化? (暗示“成長”或“發展”的主題。)
(3)本文揭示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嗎?這是一個怎樣的關系?(本文揭示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即個人只有匯入到集體,才能積聚起巨大的力量,發揮巨大的作用。)
5.師小結討論的情況,引導學生歸納本文的主題。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同學們繪聲繪色地朗讀了課文,積極主動地探究了課文的主題。大家的表現很好,老師會把你們的表現記入你們的成長記錄袋。
六、布置作業:1、指出朗讀下面語段所要選擇的語氣語調( )--他的無窮無盡的波浪就這樣一起一伏,沒有頭,也沒有尾,月亮出來了,月亮向他微笑。太陽出來了,太陽向他微笑。海洋感覺到整個世界,所有的東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邊。
A.語氣親切,語調平緩 B.語氣親切,語調急促
C.語氣強硬,語調低沉 D. 語氣強硬,語調高昂
2、你怎樣理解課文主題,請選擇( )
A.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堅持前進方向永不停步的歌,贊美不知疲倦,奮斗不息的精神。
B.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堅持前進,永不停步,并在前進中不斷成長的歌,贊美的是發展的主題。
3、課本[思考與練習]一。
板書設計:
18、小溪流的歌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主題
小溪流 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著小樹枝打轉,沖過石塊的阻攔。 枯樹樁
枯黃的草 堅持前進永不停步
在前進中不斷成長
小 河 沙聲地歌唱 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烏鴉
大 江 低聲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聲音唱。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泥沙
大 海 強烈地向著四方歌唱。 他不斷地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 沉船
(說明:表中的楷體字部分由學生討論、探究。)
第二課時(教學時間: )。
教學內容:深入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一、課前檢查:說說童話的一般特點。1、一名學生回答。 2、其余學生討論、補充,然后師點評。
二、導入:上節課,我們分角色朗讀了課文,探究了課文的主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合作探究: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1.出示要討論的問題:(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2)“枯樹樁”、“烏鴉”、“泥沙”比喻社會生活中什么樣的角色?他們與小溪流有什么關系?(3)課本P124[思考與練習]三(4)“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大江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他奔流著,奔流著,永遠向著前方。”這些相似的語句間隔地在文中反復出現有何作用?(5)首段“太陽出來了,太陽向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語序和詞語稍加變化后又出現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學生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口述討論結果。
3.上述每個問題討論完之后,師及時點評。
附:點評意見(僅供參考)(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沒有性格,沒有理想,沒有語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卻賦予它這一切,使它成了一個性格鮮明、思想堅定、富有頑強生命力的形象。
(2)“枯樹樁”屬于社會生活中腐朽沒落的事物,他們即將走完生命的歷程,對于未來沒有信心,只有牢騷。“烏鴉” 屬于社會生活中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的人,他們考慮的只是有沒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隨時代或潮流前進了一段之后,認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頓,甘愿掉隊的人。
他們都是作為小溪流的陪襯者出現的。他們在不同階段從反面表現了小溪流堅持前進,堅持成長的可貴。
(3)作者有意識地把小溪流當作一個歡快活潑的兒童來寫,使文章充滿了童趣。這些詞語形象傳神,生動有趣,極大地增強了這篇童話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4)這些語句,既有力地串連著各部分內容,又反映事物的發展,暗示成長的主題。
(5)既拉緊了文章的結構,又表現了小溪流成長中的快樂之情。
4、歸納本文寫作特點: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會化。
(2)詞語形象傳神,生動有趣,富有表現力。
(3)相似語句間隔反復出現,語序和詞語稍加變化后的句子又出現,在寫作時值得借鑒。
四.深入學習課文:1、學習第一自然段:是啊!你們聽,這條熱情、活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小溪流正唱著歌從山谷里奔跑出來,他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不斷響著小溪流唱歌的回聲。太陽公公出來了,它向小溪流微笑,小溪流呢?跟太陽公公打個招呼吧!(生:太陽公公!您好!)太陽公公回家了,月亮婆婆出來了,月亮也向他微笑,小溪流向月亮婆婆說:(生打招呼)小溪流不斷向遇到的朋友打招呼,對他們說:(生回答:您好!您好!) 。2、 學習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最喜歡的是哪個自然段的小溪流啊?(第二自然段)那就請你自由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你的理由。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并指導朗讀。 。 要學生讀出小溪流是很活潑的: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癢癢、幾個詞語要重點突出,小溪流的頑皮,可愛,要讓學生讀出來。采用多種形式讀句子,單獨讀、比賽讀、男女讀、齊讀。 。3、 學習第三自然段:小溪流笑著往前跑。巨大的石塊攔住他的去路,他就(生回答:輕輕跳躍兩下,一股勁兒沖了過去。)什么也阻止不了他的奔流。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和憂愁。 。。4、 學習第4--8自然段:小溪流在狹長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來到一個拐彎的地方,那里有一截(生:枯樹樁,還有一小片枯黃的草。)那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生回答) 。請你們讀一讀枯樹樁和小草的話,你們覺得他們怎么樣? 再來讀一讀小溪流的話,你們覺得小溪流又怎么樣呢? 。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這里的對話(請兩組學生)小溪流說他不能停留,他去干嘛了呢?(生回答)瞧!一轉眼,小溪流就把他們丟在后面,村莊里有水磨在等著他去轉動呢! 。5、 學習第9自然段: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漸漸地,又有許多別的小溪流來跟他匯合,小溪流長大了,成了(小河)成了(大江),唱著歌沖向茫茫的海洋。 。6、 剛才同學們聆聽了小溪流的歌,現在,老師要請同學們帶著小溪流再唱一次這首熱情、活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歌。(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五、練習:課本P124[思考與練習]四。 學生試寫一篇童話。 。。。。、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鞏固了對童話一般特點的認識,討論了本文的寫作特點。其中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和句子請同學們把它收入你們的詞語“積累”本上,以供以后寫作時借鑒。 。四、布置作業:1、填空:本文的體裁是_____。童話以兒童所理解的人物為描寫對象,把自然界____,把社會生活____。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得很好,說說它好在哪里? “一轉眼小溪流就把他們丟在后面了,他又不住地往前奔流”
龔繼方
[小溪流的歌(嚴文井)(語文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6.語文版小學課件
10.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