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考文言文閱讀考點全突破之常見實詞(高三備課資料)

發布時間:2017-10-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何澤彬

【考點解說】 

  所謂“常見實詞”,從詞的出現頻率上講,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次常用詞。《教學大綱》共列舉了120個常見文言實詞。 

  近幾年高考試卷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要求辨別古今詞義差異,二是直接判斷詞義的對錯。前者在前幾年出現較多,后者則是近兩年的主要考查方式。例如2009年全國卷新課標卷的第4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震威城兵馬監押,攝知城事 攝:代理。 

  B.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 嬰:環繞。 

  C.于是夜縋兵出,薄其營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眾 乘:追逐。 

  C項把“薄”釋為“削弱”,而原文中“薄”帶的賓語“營”,意思是“軍營”,“削弱夏人的軍營”顯然講不通。其實,這個“薄”應解釋為“迫近”,同“日薄西山”、“薄暮冥冥”之“薄”。本題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顯然C項是應選項。 

  由此可見,文言實詞的考查不僅要求考生善于結合具體語境去辨異,而且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語感水平(有時還要求考生從知識積累中抽取相關知識代入)。基于這樣的前提,我們才可保證閱讀理解較為準確。 

  【試題解析】 

  (2009年全國卷Ⅱ第8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8-10題。 

  郭原平字長泰,稟至行,養親必己力。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性謙虛,每為人作匠,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肴味,唯餐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要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于里中買糴,然后舉爨。父抱篤疾彌年,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父喪既終,自起兩間小屋,以為祠堂。每至節歲烝嘗,于此數日中,哀思,絕飲粥。父服除后,不復食魚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嘗,自此迄終,三十余載。高陽許瑤之居在永興,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復反者前后數十,瑤之乃自往曰:“今歲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賣物,人問幾錢,裁言其半,如此積時,邑人皆共識悉,輒加本價與之,彼此相讓,欲買者稍稍減價,要使微賤,然后取直。居宅下濕,繞宅為溝,以通淤水。宅上種少竹,春月夜有盜其筍者,原平偶起見之,盜者奔走墜溝。原平自以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于所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又采筍置籬外。鄰曲慚愧,無復取者。又以種爪為業。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船,縣官劉僧秀愍其窮老,下瀆水與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豈可減溉田之水,以通運瓜之船。”乃步從他道往錢唐貨賣。每行來,見人牽埭未過,輒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須待,以此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興宗臨郡,深加貴異,以私米饋原平及山陰朱百年妻,原平固讓頻煩,誓死不受。人或問曰:“府君嘉君淳行,愍君貧老,故加此贍,豈宜必辭。”原平曰:“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終不肯納。百年妻亦辭不受。 

  (節選自《宋書郭原平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稟至行,養親必己力 稟:賜與。 

  B.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 閑:熟習。 

  C.日暮作畢,受直歸家 直:報酬。 

  D.于里中買糴,然后舉爨 爨:做飯。 

  【解析】這道題挑選了4個較為常見的文言實詞,放在上下文中,要求考生分辨對它們的解釋孰正孰誤。從解題方法上看,最簡單的莫過于將各個解釋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的就不能選。A項的“稟”,在“稟至行”這一分句中充當主語,由此可推知應解釋為“從上天那兒承受而來的稟賦”(“稟至行”的大意是“天生有著很好的品行”)。故A項錯誤。 

  【錦囊妙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的材料篇幅雖不長,但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現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詞類活用、語序倒置、內容跳躍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詞義理解的難度。因此,在答題時就要具備較強的推斷詞義的能力。 

  下面試結合2009年高考試題,介紹一些基本方法。 

  一、利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分析來解釋詞的本義 

  漢字中形聲字占80%以上,其形旁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 

  1.(山東卷)遂與大夫期十日 期:約定。 

  2.(湖南卷)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視之 零:降落、落下。 

  “期”字的形旁為“月”,日、月都有表時間的意思,所以“期”本義是“約會、約定”,再聯系后面的賓語“十日”,不難判斷其詞義解釋是正確的。“零”的形旁為“雨”,本義是“下雨”(指落細雨),句中主語又是“繁霜”,故而可判斷“零:降落、落下”也是正確的。 

  二、運用聲訓,找到通假關系,用本義解釋假借義 

  3.(全國卷Ⅱ)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 閑:熟習。 

  4.(全國卷Ⅱ)日暮作畢,受直歸家 直:報酬。 

  5.(江蘇卷)遂屬其家通明 屬:托付。 

  “閑”與“嫻”讀音相同,且帶有賓語“木功”(木材加工、木匠活),由此可判斷句3解釋正確;“直”通“值”在古文中很常見;句5的“屬”通“囑”,釋為“托付、囑托”也是準確的。 

  三、借助成語推斷詞義 

  解釋文言實詞時,如果能聯想到含有這一語素的成語,理解詞義就省時省力了。試看以下例句: 

  6.(江西卷)能償者捐其息 捐:舍棄。 

  7.(四川卷)其施設亦皆素所見聞而已 素:平素。 

  8.(四川卷)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變。 

  9.(北京卷)度吾所能行為之 度:估量。 

  10.(廣東卷)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 誅:懲罰。 

  11.(福建卷)不知貧賤之為戚也 戚:憂愁。 

  12.(上海卷)因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 要求解釋“茍”的意思。 

  今有成語“細大不捐”,“素不相識、素負盛名、素昧平生”,“革風易俗、革故鼎新、洗心革面”,“度德量力”,“天誅地滅”,“休戚與共”,“一絲不茍、不茍言笑”--以上成語中加點詞的詞義,我們相對熟悉。借助它們,可快速作出判斷:6-11句的釋義,除了“誅”外,都是正確的;而“誅”應解釋為“殺戮、誅殺”。至于“因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中的“茍”,意思是“草率、輕率”。 

  四、借助句內語法結構分析來推斷詞義 

  13.(廣東卷)開奇之,曰:“公輔才也。” 奇:奇妙。 

  14.(浙江卷)雖尤物不足以為病 病:禍害。 

  15.(福建卷)見其面斥人過 面:當面。 

  “奇”如果作形容詞,確實是“奇妙”之類的意義,但句中它帶了賓語“之”(“之”是人稱代詞),顯然已活用為動詞(意動用法),應釋為“認為……奇特、奇異”。而“不足以為病”的“病”,受“不足以為”支配,屬名詞,釋為“禍害”是恰當的。句15解釋也正確,“面斥”即“當面斥責”,“面”是名詞活用作狀語(如《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之“面”)。 

  五、借助詞語近義(反義)或較齊整的句式推斷詞義 

  16.(湖南卷)胥不奔,則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胥不奔,則不能入郢”前面的文句為“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則歸不能霸”,兩句句式一致,句意都圍繞“遷之為貴”(即“變更現狀是可貴的”)展開,則“奔”的詞義與“十九年于外”相近,解釋為“逃亡、出走”是合理的。 

  六、根據上下文推知詞義,即“因文定義” 

  17.(北京卷)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18.(湖北卷)至以首觝觸,庶幾其一懼 庶幾:差不多。 

  19.(江西卷)貧者立券還之 立:訂立。 

20.(江蘇卷)率倜儻非常之人 率:率領。 

  21.(福建卷)縣吏怪其意氣 怪:責怪。 

  22.(安徽卷)降跽謝過 謝:感謝。 

  句17考查“鄙”的詞義,根據語境(“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你們“不知時變”(“不懂得時代的變化”),所以是“鄙儒”,可推斷“鄙”應釋為“見識淺陋”(課文《曹劌論戰》有“肉食者鄙”,《出師表》有“先帝不以臣卑鄙”,《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句18,試題把“庶幾”釋為“差不多”,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上文有“其浩然之氣發越于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推此道也,雖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接下來又寫道:“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整體意思說的是如果人不怕虎,老虎的威風就無處施展,則“庶幾其一懼”應是說老虎“希望”兩個小孩中的一個能害怕,這里的“庶幾”應是“希望、企圖”之義。例19的“立”,如果是動詞“訂立”,那么“貧者立券還之”就是“如果是貧困的人,訂立借據還給他們”,原文談的是賣酒的人將死前,把向他借貸的人一起召來說:“你們借貸資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償還,不要他們還利息;如果是貧困的人,“立券還之”--既是“還”“券”,根本無須“訂立”契約,實際上此處的“立”是“立即”的意思。句20考查“率”,聯系原文看--“夫明季戰爭之際,四方奇才輩出,如通明之屬,率倜儻非常之人”,“如通明之屬,率倜儻非常之人”是判斷句(句意為“像沈通明這樣的,全都是灑脫豪放、不同尋常的人”),這個“率”同“六國互喪,率賂秦耶”之“率”,意思是“都、全”。同樣的道理:句21,張自新“兄為里長,里多逃亡,輸納無所出。每歲終,官府催科,搒掠無完膚”,于是“自新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縣吏怪其意氣”,此處的“意氣”屬褒義詞,不可能予以“責怪”--“怪”應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可釋為“以……為怪、認為……奇怪”;而句22說“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道士因“不能勝”而“謝”“過”,則“謝”應是“道歉、謝罪”,明顯不是“感謝”。 

  【強化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題。 

  蕭穎士開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敻無與比。常自攜一壺,逐勝郊野。偶憩于逆旅,獨酌獨吟。會風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領一小僮避雨于此。穎士見其散冗,頗肆陵侮。逡巡,風定雨霽,車馬卒至,老父上馬呵殿而去。穎士倉忙覘之,左右曰:“吏部王尚書也。”穎士常造門,未之面,極所驚愕。明日,具長箋,造門謝。尚書命引至廡下,坐而責之,且曰:“所恨與子非親屬,當庭訓之耳!”復曰:“子負文學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穎士終于揚州功曹。 

  1.(1)請解釋成語“恃才傲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與“恃才傲物”的“恃”意思相近的是哪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穎士倉忙覘之”中的“覘”應解釋為 ,“具長箋,造門謝”中的“具”和“謝”應解釋為 。 

  3.從句式上看,“未之面”屬于倒裝句中的 ;從詞類活用看,“坐而責之”的“坐”屬于 。 

  4.蕭穎士為什么“終于揚州功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題。 

  送董邵南序 

  韓 愈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而觀于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郁郁適茲土 適:() 

  (2)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 易:() 

  (3)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 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以子之不遇時”中的“子”是指 ,“不遇時”是指 。(請用原文回答) 

  4.作者認為董生前途有望,根據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1)倚仗才能而瞧不起他人。(2)是“子負文學之名”中的“負”字。2.看(可根據形旁及語境推斷);準備(或“寫下”)/謝罪、道歉。3.賓語前置(即“未面之”);動詞的使動用法(即“讓……坐下”)。4.因為蕭穎士目中無人,得罪了吏部王尚書。 

  二、1.(1)往、到。(2)變化、改變。(3)怎么。2.請代我向他們致意:“現在有圣明天子在上,可以出來做官了。”3.董生(或:董邵南);連不得志于有司。4.(1)自古以來,燕趙之地有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會遇到知音的;(2)董生具有杰出的才能;(3)當今有圣明的君主,董生總會有出仕的機會。(答出其中的兩點即可。)

 

[高考文言文閱讀考點全突破之常見實詞(高三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高中常見文言文實詞

2.文言文閱讀之馬說

3.上海高中文言文實詞

4.高三物理備課組總結

5.高中文言文常見句式之判斷句

6.晉書·王羲之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7.高三化學備課工作計劃

8.文言文閱讀之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

9.不龜手之藥文言文閱讀答案

10.《蘇秦之楚》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