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 陸洋
【原文】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汎(5)愛眾,而親仁(6),行有余力(7),則以學文(8)。”
【注釋】(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閑暇時間。(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解析】出則弟。弟亦作悌。讀替音,又讀第音。出外求學,或作他事,則行弟道。皇疏:「善兄為悌。」邢疏:「弟,順也。」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長,敬順兄長,以順親心。是謂之弟。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長于己者是為出則弟。
謹而信。行為謹慎,言而有信。竹氏會箋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謹。」以證信屬言,謹屬行。
泛愛眾。博愛眾人也。與眾人交往,注重博愛,以養其平等容眾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仁。擇仁者而親近之。泛愛眾,無選擇。此從仁者學習,故須選擇。
行有余力二句。行是實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學,當先以此五事為本。行此五事,非無余力學文,是言學文先求其本,無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評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余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子曰:“詩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無邪(3)。”
【注釋】(1)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只是舉其整數。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無邪:此為《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為“純正”,一解為“直”,后者較妥。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評析】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
【原文】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2)也,寧戚(3)。”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治理。這里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譯文】林放問什么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評析】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這里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原文】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2)。”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注釋】(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后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后畫畫。”子夏又問:“那么,是不是說禮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后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贊。就倫理學說,這里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原文】 子曰:“《關睢》(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注釋】(1)《關睢》:睢,音jū。這是《詩經》的第一篇。此篇寫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時輾轉反側,寤寐思之的憂思,以及結婚時鐘鼓樂之琴瑟友之的歡樂。
【譯文】 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
【評析】孔子對《關睢》一詩的這個評價,體現了他的“思無邪”的藝術觀。《關睢》是寫男女愛情、祝賀婚禮的詩,與“思無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卻從中認識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認為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
【原文】 子謂韶(1):“盡美(2)矣,又盡善(3)也;”謂武(4):“盡美矣,未盡美也。”
【注釋】 (1)韶:相傳是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 (2)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樂舞的思想內容而言的。 (4)武:相傳是歌頌周武王的一種樂舞。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評析】孔子在這里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
【原文】 子曰:“質(1)勝文(2)則野(3),文勝質則史(4)。文質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釋】 (1)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
(2)文:文采,經過修飾的。
(3)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詞華麗,這里有虛偽、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譯文】 孔子說:“質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質樸,就流于虛偽、浮夸。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評析】這段話言簡意賅,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孔子的文質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1)之以禮,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釋】 (1)約:一種釋為約束;一種釋為簡要。 (2)畔:同“叛”。 (3)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評析】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認為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原文】 子在齊聞《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注釋】 (1)《韶》:舜時古樂曲名。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評析】《韶》樂是當時流行于貴族當中的古樂。孔子對音樂很有研究,音樂鑒賞能力也很強,他聽了《韶》樂以后,在很長時間內品嘗不出肉的滋味,這當然是一種形容的說法,但他欣賞古樂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也說明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高深造詣。
【原文】 子曰:“興(1)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注釋】 (1)興:開始。
【譯文】 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于學《詩》,自立于學禮,完成于學樂。”
【評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從事教育的三方面內容:詩、禮、樂,而且指出了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講個人的修養,而且要有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
【原文】 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 (1)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
(2)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譯文】 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干什么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評析】這里是講表里一致的問題。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評析】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于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原文】 陳亢(1)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2)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3)其子也。”
【注釋】 (1)陳亢:亢,音gāng,即陳子禽。 孔子之子。(2)異聞:這里指不同于對其他學生所講的內容。 (3)遠:音yuàn,不親近,不偏愛。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里聽到過什么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么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獲,聽了關于《詩》的道理,聽了關于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評析】陳亢以為,伯魚是孔子的兒子,孔子或有特別的道理教給伯魚。所以問:“子亦有異聞乎。”子,稱呼伯魚。伯魚回答說:“未聽過特別的道理。”但父子在家中當有說話的時候。因此,伯魚將他在家中兩次所聞告訴陳亢。
“嘗獨立。”孔子曾有一次獨自站立在堂。
“鯉趨而過庭。”劉氏正義說:“稱鯉者,將述對父之語,若當父前,子自稱名也。”其實對友表示禮敬,也可以稱自己之名。趨是快走,見長輩,不可慢行。伯魚看見孔子站在那里,便快步走過庭中“曰,學詩乎。”孔子問鯉。 “對曰,未也。”鯉回答。
“不學詩,無以言。”這是孔子的話,省一“曰”字。孔子告訴伯魚,不學詩,便不知言語之道,無法與人說話。皇疏:“言詩有比興答對酬酢,人若不學詩,則無以與人言語也。”
“鯉退而學詩。”伯魚說,我聽了,退下來就學詩。
“他日又獨立。”又有一次,孔子一個人立在那里。
“鯉趨而過庭。”伯魚快步過庭時。
“曰,學禮乎。”孔子問鯉。
“對曰,未也。”伯魚回答,未學禮。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告訴伯魚,不學禮,不知如何立身。孔子教育,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不學禮,求學、辦事,都不成功,學禮非常重要。
“鯉退而學禮。”伯魚說,我聽了,退下來就學禮。
“聞斯二者。”照映前問:“子亦有異聞乎。”伯魚結束回答說,我只單獨的聽過學詩學禮這兩件事。
“陳亢退而喜曰。”陳亢退后,為何而喜。喜的是:“問一得三。”本問“子亦有異聞乎”一件事,結果得聞三件事:“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聞知學詩與學禮的重要,又聞知君子教兒子與教學生無厚此薄彼之異。“君子”,指“孔子”。“遠其子”,指在教學上沒有獨厚其子的意思。
述而篇里,孔子曾說:“吾無隱乎爾。”圣人之學并無不傳之秘,如果必求圣人的秘傳,那就是學詩學禮。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1),可以觀(2),可以群(3),可以怨(4)。邇(5)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 (1)興:激發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
(2)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
(3)群:合群。
(4)怨:諷諫上級,怨而不怒。
(5)邇:音ěr,近。
【譯文】孔子說:“學生們為什么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評析】 “小子”是孔子稱呼他的弟子。“何莫”當“何不”講。“詩”就是三百篇詩經而言。孔子稱呼諸弟子說:“小子們,何不學詩呢?”繼則說出學詩的益處,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從近處說,能以事父,從遠處說,能以事君,又能記得很多鳥獸草木的名稱。
“詩可以興。”興,喜應切、去聲。周禮春官太師教六詩,名為“風、賦、比、興、雅、頌。”毛詩序說詩有六義,即是周禮所說的六詩。孔穎達正義說,風、雅、頌是詩篇之異體,賦、比、興是詩文之異辭。詩篇異體即指詩經的國風、小雅、大雅、周魯商頌不同的詩體而言。詩文異辭是指風雅頌各詩文皆以賦比興為之修辭而言。孔氏依周禮鄭康成注及鄭司農注,綜合解釋賦比興。賦是鋪陳善惡,詩文直陳其事,不用譬喻,皆為賦辭。比是比方于物,凡言如某物者,皆是比辭。鄭康成以為,興是取善事以喻勸之。鄭司農以為,興是托事于物。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自己的心志。也就是先說其他事物,然后引起自己所詠之辭。詩文中凡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是興辭。比興二者雖然同是以物譬喻,但比是顯喻,興是隱喻。論語此章只說“詩可以興。”孔安國注:“興,引譬連類。”邢昺疏:“詩可以令人能引譬連類,以為比興也。”邢氏以為興中含比。劉寶楠正義以為孔注“連類”意中兼有賦比。劉氏并引焦氏循毛詩補疏序:“夫詩溫柔敦厚者也,不質直言之,而比興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務勝人,而務感人。”詩就是以真情感人,不但比興如此,賦亦如此。
“可以觀。”鄭康成注:“觀風俗之盛衰。”詩是表達心志的文詞,配合樂譜唱出來的就是音樂,例如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樂,而知列國的治亂興衰。學詩可以觀察社會風俗盛衰,即可了解政治得失,可以從速改善。
“可以群。”孔安國注:“群居相切磋。”人類從家庭到社會都必須合群,焦循論語補疏說:“詩之教溫柔敦厚,學之則輕薄嫉忌之習消,故可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孔安國注:“怨、刺上政。”邢昺疏:“詩有君政不善則風刺之,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毛詩序孔穎達正義說,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變風變雅之作。孔氏又引季札見歌小雅時說,那是周王之德已衰,但尚有先王的遺民,尚能知禮,以禮救世,作此變詩。怨即指此變詩而言,雖怨而不違禮,故可以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事父應當盡孝,無論盡孝盡忠,都須諫止其過。諫過必須懂得諫過的道理,始有效果,例如閔子騫諫父,請勿逐出他的后母,便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終能感動其父打消原意,又能感動后母,待他如待親生之子。諫父不容易,諫君更難,學詩,可以興觀群怨,便懂得事父事君之道。所以皇疏引江熙說:“言事父事君以有其道也。”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識,讀志,記憶之義。邢昺疏:“詩人多記鳥獸草木之名,以為比興,則因又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也。”三百篇中含有動物學、植物學等,學詩不但有以上種種益處,還可以增廣動植物的知識。
【原文】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2)也與?”
【注釋】 (1)《周南》、《召南》:《詩經國風》中的第一、二兩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這是當地的民歌。 (2)正墻面而立:面向墻壁站立著。
【譯文】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對墻壁而站著吧?”
【評析】女,同汝。為,當學習講。孔子問他的兒子伯魚:“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詩經有十五國風,首為周南的詩,計有關雎等十一篇,次為召南的詩,計有鵲巢等十四篇,然后是其他諸國之風。據毛詩序及注疏說,周是周公,召是召公,南是周召二公所分得的采邑,其地在禹貢雍州岐山之陽,即今陜西岐山以南,稱為南國,二公將文王的教化自北方施行到南方,在這南方二地采得的詩,分別名稱為周南、召南。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墻面,是面墻的倒裝語,人若不學周南、召南,他就好像面正對墻而立,眼睛被墻障礙,無所見識,不能辦事。
馬融注:“周南、召南,國風之始,樂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綱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為,如向墻而立。”三綱是白虎通所說的君臣、父子、夫婦,這三者是人倫的綱常。三綱開始于夫婦,如周易序卦傳說:“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馬氏此注以夫婦為三綱之首。夫婦這一綱既為重要,則必須正常不亂,以為家庭、社會安定的基礎,所以先王教化以夫婦為開端。據毛詩序說,國風里的詩有正風與變風的不同,周南、召南講夫婦之道的詩篇最多,可以風天下,正夫婦,稱為正風,實道人倫教化之本,普通人不學,不能齊家,為人君者不學,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孔子告訴伯魚,不能不學。
【原文】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評析】孔子用反問語氣說明,禮不僅指玉帛而言,樂不僅指鐘鼓而言。玉帛是禮物,鐘鼓是樂器,贈禮物,鳴鐘鼓,不是禮樂之本。禮樂的本義在敬在和。禮以敬為重,玉帛是禮的文飾,只用來表達敬意而已。樂主于和,鐘鼓只是樂器而已。當時所謂禮樂,是重于物而簡于敬,敲擊鐘鼓而不合雅頌,所以孔子正言其義。
[孔子:人與文化,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相關文章:
1.孔子學院論文
2.《孔子拜師》課件
3.孔子拜師教案
4.論語孔子語錄
5.孔子的教育名言
7.孔子名言100句
8.孔子語錄原文翻譯
9.孔子游春教案
10.孔子名言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