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 陸洋
全面認知孔子真人,最可信據者自莫如《論語》;尤其是夫子自道部分,都是剖心示天下之言。而其所言多為心之所之的天下之道,和身之所修的君子之德。縱觀孔子一生棲棲汲汲的心力所萃,實不出學以求道、仕以行道、教以傳道三事,身之窮通、事之成敗,非所甚看重者。故本篇次序不全依生平履歷為序,而取《為政四》夫子晚年總結一生學道精進的思索歷程為綱,選輯凡百十三章,分六部分說其義,闡明孔子為天下求仁愛安寧之道、修君子楷模之德所付出的畢生心血與成就。蓋孔子對中國歷史無比深刻的影響,固在道德而非事功也。
《為政第二章》子曰:“吾十有(又)五(古初數手指計物,故十以上須加“有(又)”幾)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立身有道),四十而不惑(不為世事惑亂),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所行所制的自然定律),六十而耳順(一聽就知其所以),七十而從(一作“縱”)心所欲不逾(越)矩。”
【本章是孔子晚年回顧自己一生志道成仁全過程的簡介與自評,語淺義深,一步一階梯,最足后人認識真孔子。人老都喜回味當年風光的舊事,唯孔子自幼至老只志于道。想孔子一生,不論求道與求仕的經歷都可謂豐富。而今暮年,一不嗟老嘆卑,二不以身尊“國老”自榮,以弟子半天下自豪,升沉榮辱俱遺身外,甚至不知老之已至,一心系念不忘者唯有淑世之道與徙善之德,雖老不改其初。不管世人對孔子之道如何評說,他這簡樸自敘中飽含的精純篤實的哲人風度,樂道不倦的極端熱忱,就是思想家最可寶貴的偉大品德,足供認真的思想者永遠奉為楷模。
孔子自述求道進德的歷程,自年十五始。十五開始懂世事,周世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寫、算),十五入大學(明人道)”。孔丘無此福氣,三歲喪父,年十七又喪母,要學全得靠自心堅毅。“志于學”的“志”貫穿孔子一生,不可輕看,“志者,心之所之(向、往)也”。無論做什么,心里老是想著學與問,才是“志于學”。《論語》全書,處處是孔子好學慎思的心得之語,終成“集大成”式的思想巨人。“至圣先師”首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最好學的楷模,影響所及,魯國也以好學著稱,兩千年來中華民族從天子至庶人,尊師崇學的風氣經久不息,曾經世無其倫。
“三十而立”是人生成熟的一大標界。常人成家立業,家為傳后、業以謀生,所立不出生活本領。少年孔子為獨立謀生也干過許多粗活“鄙事”,二十出頭當過季氏家(“家”是國下面封給卿大夫的行政領地)的小吏,管倉庫則秤平而賬清,管牲口則“牛羊茁壯長”,公平敬業。然所業非所志,志道之士別有遠大懷抱,“入太廟,每事問”,探詢禮器設置中的禮意,隨員出訪洛邑學周禮、讀文獻,向宮中樂師學古琴曲,在齊聽舞樂“三月不知肉味”,抓住一切機會學禮樂。孔子之世,周以禮樂治天下的模式行了四五百年后,雖呈 “禮崩樂壞”之勢,可在邦交與貴族人際關系上仍具正統權威,言行舉止合禮就有分量,失禮即為人恥笑。“禮經三百,威儀三千”,事事有禮,非學不成。從十五志學到三十,孔子自信已能在紛紜世事中立身處世,站穩腳跟,依禮行事了。“而立”,立于禮也,而“禮,履也”,指行事有準則。
“四十而不惑”則是聽言觀人都能得其真,不受蒙蔽,做到心中有底,可說是見識上的“立”。人世真偽難辨令人疑惑,是非淆亂教人迷惑,時尚滔滔誘人眩惑,左右失據陷入困惑,偏見私欲導致抉擇惑亂,不惑甚難!智光燭照則外物之惑可破,篤道厚德則內心之惑能祛。“不惑”,立身乃能“確乎不可拔”,志道堅定而不移。古人“志于學”,根本上是為自身素質的提高,故學與人同步并進,非為學位名利也。從身立于禮到心無所惑,是孔子求道有成的第二大步。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身心與道德已無不相應,學道而臻于成道的至境。以前的學、立、不惑基本上還是求人世之道,五十而后的“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則由人道進而溝通天道。以大自然生滅運化之大道觀世待己,懂得此生所當行與所制約,則行所當行,止于當止,樂天知命。中華自古崇信自然的天地之道,實為理智健全而卓越。“天之愛人甚矣”,既生眾民,又無償提供人生必須的一切,能不愛乎?天有大功而不自夸,大恩而不望報酬,貧賤不欺,巨細并照,可不敬乎?倘離天辯道,人世有權都有理,有舌皆能辯,則是非無由裁定;至高之理,至公之德,皆在默默運化而昭昭明示的“天”中。故周秦諸子雖各道其道,而皆從天道推論世道。近世辯詰 “天道觀”唯心還是唯物?中華哲人不作無謂之辯。人是“天地之心”,天有道而不能自言,唯“人能弘道”;賦予概念、構造“學說”者莫非思想文字,何來無人之“唯物”?然人心如空無一物,則無所思無所想因無任何主義,哪有無物之“唯心”?“道”為萬物所顯示,也是人學習思考的心得,心物互動的文化觀念,超越且優越于西哲排它獨斷的“唯心”“唯物”遠矣(與古希臘智者們不問人世禍福的純思辨習氣兩樣,人之言道不遠離人生實情,中國幾千年哲學史上絕少鼓吹無物而唯心、無心而唯物之所謂道)。
孔子不輕談天命,大抵有二層含義。以“天命”之“命”為動詞“命也”“使也”之義。天使(命)我之所以為我的德性,即《中庸》開宗明義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孔子屢言“天生德于予”,則天必不虛生我,我德必不枉有,意識到天賦我德性就是命我修德盡性于斯世,奉行天命是人性的大自覺。人生的使命感、責任感、自信心因之而大增,鄙吝自私、懈怠自棄之心不敢有。“君子自強不息”正是從覺悟天命中得出(見《易》乾卦)。另一層義,“命”又是名詞“定數”,“天命”是天在冥冥之中對人心人力實現程度的最終限制,“道之將行也與(歟,下同),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此“命”即由天定,人力不可強者。因為天不獨生我,并不私我,有無數生靈各具才性各有所求而共處一世,其間愛惡錯忤,聚散無常,必然偶然無限復雜,命運實有理性不可究詰者。人處億兆間,奮斗一生的最終所得果有多少?是個人無法逆料又無從拒絕的事實。只有努力在己,而“成事在天”,如年之壽夭、命之窮通、道之行與不行,皆有身外無限復雜的因素時時在制約著。凡此難以名狀,通歸諸“天命”而已。(這種世事紛擾的最終局面,即所謂社會歷史,故恩格斯稱之為無數個體運動的“合力”作用。可知不存在單一先驗的歷史“規律”。)通知“天命”的二義,則君子既自強不息,又敬慎戒畏,知此生所當為與不可強為。所以《論語》全書最后一章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行事總是那么有理有節、不驕不餒,極富分寸感,言語間有種清明的圣智氣象,和他五十后由“下學而上達”,又從天命返觀人我的極深修養工力,大有關系。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都是“知天命”由理性知解精進為耳目心志的道德至境。聞人言而刺耳者,常因事出意外,或言忤己意。能心無成見,“無意無必”,洞明人情事理之必然自然,意外亦在料中,則逆心不覺刺耳,心明耳聰而無所不順。其實五十一歲后那四五年,是孔子一生唯一參與外交內政的斗爭,同各種人物認真打過交道的一段經歷。要說他熱衷政治,正宜有所回顧。不料只淡淡地說,學了個“耳順”,算是長進吧。人之于仕途政事,干時起勁,老來也懶得再提起了,很耐人尋思。史稱孔子“晚而喜《易》,韋編(編竹簡的牛皮繩)三絕(多次因常讀而磨斷)。”《易》正是從天道察人事之書,孔子默禱蒼天能“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五十五后的十四年歲月,帶領眾弟子奔波各國,苦苦尋求能行道之邦,結果到處不用,還曾被囚禁于匡、絕糧于陳,得出“君子固窮”的結論,欣然接受“喪家狗”的稱號。六十八高齡的人了,氣血已衰,只好返魯,不復求仕,發憤忘憂,潛心整理“六經”典籍,為民族的歷史文化保存了一批奠基性的寶典,不倦地諄諄教誨眾弟子,給三代仁德大道造就出一批薪火傳燈人。本章自敘至古稀之年,依舊一字不及其業績,只認真審視自身求道進德之境。從心所欲無不中矩,則已不待思而后明,不勉力而中道,此瑩然無瑕的道心,是明澈高貴的“天地之心”,人心價值的最大實現,道德修養的最終完成。“從心所欲”是自由,“不逾矩”則自覺受制約,常人只知自由與制約對立,而孔子既自強不息又自覺克制,才是最完善也最難到的境界!
人之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夫子有其二不朽焉。古今中外諸圣中,夫子之道最貼近人性本真,故能得地球上人數最眾的民族最經久的悅服;夫子之德最高雅純粹,故歷代賢哲才俊共奉為中華人文的祖師,欽敬不已,豈無故邪?】
《公冶長五》顏淵、子路侍(伺奉)。子曰:“盍(何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所乘馬車)衣(穿)輕(錢大昕考古本無“輕”字,是)裘,與朋友共(同享),敝(壞了)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勿)伐(自夸)善,無施(加人)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后世總喜把夫子美化(或丑化)為道貌岸然的說教者。想不到言志這種理想教育的嚴肅場合,孔門師徒竟如友人促膝傾談,絕無聞而生厭的豪言壯語,令人懷想其時師道之淳,學風之正。子路來自“卞之野人”,粗豪剛直,車同乘裘共穿,用壞了也不計較,所愿恰符樸直無私之性。顏子深悟夫子之道,善能推己及人,志在學道自得。最平實而遠大者,還數夫子,所愿不出善良生民所熱望,老安友信而少懷,既是個體的人生價值,也是人道社會的安樂圖景。過此之求,“偉大理想”“壯麗樂土”代代君王與圣哲們都許諾“定要實現”,也曾瘋狂試驗過,臨了反思,何曾消除老者被遺棄、朋友無信義、少者缺乏健全成長的社會環境?孔子之志是人生正常需求的樸實概括,任何社會皆宜作基本準則。夫子不自設制度、發明主義、依靠誰打倒誰。表明他不是政治家,不謀統治人,更無特定“階級覺悟”,只是位熱愛人類孜孜求老少安樂、朋友忠信、社會人人各得其所,遂性生活的偉大哲人。
安之、信之、懷之的“之”,是指使安、使信、使懷的“我”,還是代老、友、少?舊說各異。明白的原文,又叫注釋專家纏繞胡涂了。強生分別,實為多事。志者心所向往,既是我的追求(我欲使老安、友信、少懷),自然也是我所愿見(出現老能安、友可信、少者得關懷的社會)。此思理為古哲常見,如我自覺人為萬物之貴,故以道德人格自珍自貴,且以此敬人愛人,而人亦敬之愛之,仁在人我之中矣。必欲追究君子是以自愛為宗旨還是愛人當主義?則求深反惑也。當世論者多不怪自己對母語與傳統思維漸失理解力,反而責怪中國漢文概念不精密,理論非科學。現代工商社會生產的機械腦袋讀不通古書,哪能遷怒于傳統文化?】
《公冶長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孟子》中說“夫子學不厭,教不倦’可謂仁且智,但是夫子還是那么謙虛。現代人急功近利,好象自己智商很高似的。腦袋雖然好使,可不下工夫,結果呢?還是落于庸俗。可悲可嘆!
此章是明白告訴大家,孔子是以他的好學為榮...而非後世人以為的道德,也是告訴大家讀論語....別只顧著仁義道德....更要專注於好學之上。
楊伯峻:孔子說:“就是十戶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這樣又忠心又信實的人,只是趕不上我的喜歡學問罷了。”
錢穆:先生說:“十家的小邑,其中必有像我般資質忠信的人,但不能像我般好學啊。”
李澤厚: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也有像我這樣忠實可靠的人,只是不像我這么喜歡學習罷了。”
【孔子一生以圣人之德自修、以仁道之心待世,而始終不敢以圣自居,以仁自詡,只有“好學”則可自信,其故可知。“學然后知不足”,愈好學深思,愈明白有限之身求無盡之道,所知實有限而所未知仍無涯。可以俯仰無愧于天地者,亦唯“好學”而已:我一生志學,未嘗虛度。只有疏學淺嘗的半吊子,才會略拾時文俗論之牙慧,便以為得宇宙天地之金鑰匙,動輒侈言“規律”,似一切“奧秘”在握。孔子之“學”與今人之背書絕異,他下學眾善而自改不善,上通天道而樂道忘憂,不但內涵廣大,而且得于心必見諸行,“學,效也”(后代每學張嘴,見諸文而已)。《論語》言學之富而精,古今無與倫比(詳后《論學篇》)。“不如丘之好學”,誰謂不然。古義學是“覺己”,教為“覺人”,學不學關乎有無成人的覺悟,所以是賢愚的大界別。至于隨便哪個小邑,都能找到心地忠厚、待人誠信“如丘者”,此語似不敢信,不可解。周制“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周禮地官小司徒》)。而今縱口逾千萬之大都,也未“必有忠信如丘者”,遑論十室之邑。古注多說是夫子以自謙勉弟子,因注家總覺孔圣是先天后天都非凡入圣,尊孔尊到連夫子自己的話也不相信了。由于謙虛是美德,就故意示謙以自美者世上誠有,卻非孔子。“偉大的謙虛”是特殊謀略制成的精致虛偽,素為孔子所鄙夷不屑。其實,古風淳厚,古道熱腸,古人質實,本是古今人所共知的事實;論天性之全,素質之善,身心充沛,古遠勝于今。勢利物欲與人生善性背道而馳,是人類歷史的規律。只因不合洋人的“社會進化論”而被有意淡忘,加之對“厚古薄今罪”筆誅刑罰而強令禁口,以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無法理解。古代民風何以能美?民性因何而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古圣先王能依華夏(中原腹地為主)水土所宜與居民習性,推行了一套最富中國特色的基層社會組織制度--“井田制”的生產方式與鄰里關系。(近代學者或疑未嘗行,證據不足,不取)現據各種信史資料,撮述于下,以資減少歷史隔膜,便于理解先民的生存方式與人際關系。
井田之制:田九百畝,開井形四道,分九區,鑿井于中。周圍八百畝八家各百,各種自收。中百畝八家各耕十畝,收獲歸公;余二十畝家各二畝半,為田廬。春種秋收期農夫出邑居田廬,婦子送飯;冬則歸家入居邑里。“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必相從者,所以省費燎火(照明柴火),同巧拙(互教互學)而合習俗也。男女有不得其所者(怨女曠夫),因相與歌詠,各言其傷。”(《漢書食貨志》)《詩》之“風”與部分“雅”,多從此中唱出傳開。這種同耕而自有、聚居而各食“和而不同”的生產生活形態,據傳始于黃帝之世,三代沿襲,在長期不斷完善中凝成了中華民眾獨富的淳和忠厚的道德風尚。《漢書食貨志》稱:八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道德觀念相同);力役生產,可得而平也(貧富相差不大)。”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五州為鄉,萬二千五百戶也。里有序(初級學校),以明教,鄉有庠(中等學校),則行禮而視化焉。夏曾佑先生概括以井田為政教有十大功能:一則不泄地氣,二則無費一家,三則同風俗,四則齊巧拙,五則通貨財(古初之市場在井邊,日中為市,打水時物物交易互通有無),六則存亡更守(防匪盜),七則出入相司(互相關顧),八則嫁娶相媒,九則有無相貸,十則疾病相救。(《中國古代史第十四節》)古先王之制度,首先考慮的不是增加財政收入,而是安定民生與篤厚民風。井田制不獨奠定了古代中國稅率大體以“什一而稅”為基準,庶民溫飽無虞。其意義至巨、功德尤偉、舉世獨創者,在井田制孕育出忠厚誠信等全民美德:居于其間者攸戚與共,無人不受惠于鄰里,不忠不信,為眾共棄,則無人能獨自生存,故互助關愛,積久成性。孔子對人性本善,仁政可行的信心,正是以斯民奉行三代直道為社會歷史依據。小邑有“忠信如丘者焉”,又何足怪。東周王權衰落,“井田”隨周禮而壞,戰國兼并,至秦一統,乃真“溥天之下”莫非王臣(奴)王土,“井田”蕩然,貧富懸絕,民風遂薄,忠信漸稀矣。唯窮鄉僻野,猶殘存忠信。】
《述而七》子曰:“飯疏食(吃粗食),飲水(喝生水),曲肱(gōng臂)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得之不正當)而富且貴,于(對)我如浮云(比喻與我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此章以氣韻生動、意趣雋永,歷來為人樂誦,至今讀來,仍有光景常新的不朽魅力。錢穆先生說得好:“本章風情高逸,可當一首散文詩讀。學者惟當心領神會,不煩多生理解。”(《論語新解》)散文詩形散而神聚,言近而旨遠。此章前半四句只有十字,語簡之極,辭樸之至,了無修飾,竟能即景如詩寫生如畫,千載如睹,一字增減不得;孔門弟子載錄師言之準確入神,以不文寫至文的神技,令人嘆為觀止!這緣故,即古人所謂“文猶質也”,“至情不文”“質有余則不受飾也。”夫子之真至于知天命、善至于愛天下的道德風采,何用世人再化妝美容?唯夫子人高,弟子知深,故有此等天地至文留在人間。此中妙味,只有靠自心領悟。
章之“浮云”,意喻:“不義而富且貴”,與我不相干。古今“富且貴”者極有限,而人皆營求,于是不擇手段地貧諂富,富鄙貧,賤媚貴,貴愈橫,不義不可止。孔子不屑譴責濁世說糞土富貴,只顯示自己是別一境地,不義不取,樂天知命。淡淡數語,啟示深遠。爭權于朝、奪利于市之徒,雖郊游野餐,飲食精美,難有此樂。今人侈談追求快樂是人生的權利,古人提醒樂有雅俗:“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樂記》)真能領會此樂境界之高遠,實非易事。宋儒程子鄭重提出:“須知所樂者何事?”人必曰:道!然而道屬于理性,哀樂卻是心情,“樂道”尚未切心。說者引《莊子讓王》敘孔子厄于陳蔡后之議論:“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得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莊與孔都深知,道有貴于一身得失的無上價值,才能以道自尊而富貴為輕的態度自處于世,故莊在嘲儒之余仍能理解孔子樂道之志。不過天地無心,可以對寒暑風雨無覺,人卻不能對飲食苦樂無感覺。要絕對“道法自然”,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何從)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馬蹄》)動植物的自然,對人就不自然。莊文之妙恃其才智,孔子之美在仁德,以“寒暑風雨”之自然解釋孔子求道自得之“樂”,終隔一層。孔子志道、據德、依仁、游藝,莫非心力所致,故處處有情,字字見心。莊子玄道為身外之虛象,非汪洋恣肆不能明其仿佛。與其說此章是樂“道”之本體,不若講是洋溢“德身”的那份歡悅自得:分明意識到自己俯仰無愧的泰然、道與德若契的充實、天與人渾然的自在、身心統一的從容和悅。此際即使嚼口粗糧呷口清水,枕臂而臥,目送飛鴻,耳聆天籟,一種超乎世情俗欲的大自在透身愉悅,美美地充實著生活,滋潤著清貧,吃啥都香,樂盈天地矣。夫子之樂是體悟到仁道在身心中的內在充實感,莊子至樂是恍若遺世棄身后的逍遙感,貌同神異。
常人之憂,大半在貧賤,“有錢始作人”《漢樂府》已有此嘆。雖說現在已有追求富且貴的自由,其實更有追而不及、求而不得的自由。“共同富貴”難,沒有貧賤何來富貴,故貧賤總是庶人的命運。這就提出了:一、富貴如何愛護貧賤(詳《論仁篇》);二、貧賤(尤其是士)如何自處。茍不義,不求不貪不羨,視富貴如身外浮云,誰能奈何?志道樂德,別求人生價值,不見得就餓死凍斃(塵世為求富貴而互相傷亡者,遠比樂道餓死者多得多);一旦求道有得,“樂亦在其中矣”。這似屬空談義理,而有了開頭數語的描述,便覺真切可信,感召無窮。孔門常言德,少見空談大道,道貴濟世,人貴德行,叫什么主義,尚在其次。】
《述而十九》葉(shè)公(楚大夫,其封邑在葉地)問孔子(問孔子是何等樣人)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汝)奚(何)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云爾(如此而已。按定州漢墓出土本無“將”“也”二字)。”
[按:《禮記表記》有段話可參讀。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極言其少)……《詩》之
好仁如此,鄉(向)道而行,中道而廢(竭心盡力而后止,與半途而廢之義正反),忘身之老也,不知
年數之不足也,勉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葉公問孔子是何如人,子路不吭,不知是以為葉公不足以知夫子而不屑回答(葉是大夫,爵未至公而稱公,是僭號),還是因覺其師道大德高,一時無從答起。孔子卻愿別人對他有個真了解,“忘食”“忘憂”“不知老”云爾,什么都不用多說,只有自求完善這份不倦追求的精神人格。認識孔子,調查生平履歷并非至要,挑剔其言行得失也未必有益學者提高;他對后世最寶貴的遺產,正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品德與精神。
“發憤”之“憤”,《說文》釋為“懣也”,是志不能申、意尚未通之際憋悶填胸的情緒狀態。哲人學道未達、人事困惑時會“憤”,詩人情感抑郁時更易“憤”,與今憤恨、憤怒之“憤”含義有別(今之氣憤,古作“忿”)。中醫言“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身心一理也。“憤”悶必求“發”使通,故屈原“發憤以抒(瀉出而舒暢)情”(《楚辭惜誦》)憤發為詩,詩寫得好就輕松多了,詩人只要有才,發憤尚易。哲人艱難多了,不但要有博學多識勤問的知識底子,尤其要從紛紜萬象中思索出背后的所以然之故,找出本原性的道一以貫之,更得將道一點一滴地修養為自身思想言行之德。深思明辨過程中道不達、意不通、事疑惑之煩悶,時時可遇,其苦心焦思、欲罷不能,“發憤忘食”者,皆未通激而求通之堅毅執著也。一旦學思有悟、修身有得,昔日塞胸之懣渙然冰釋,自覺又近道一層之樂,為如何哉!只有一生始終“志于學”“篤于道”的圣哲,才能把學道有得之樂看得無比珍貴,足以忘懷人生百憂。“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所教人者,自己都先作出表率,故有無可爭辯的說服力。忘懷人生憂患,真是談何容易,故宗教家總是借助外力,或絕對信仰教主的神力可消災,或一心期待死后的天國能解脫。政治家也如法宣教,政府能解憂,未來定莫愁。教主君主的神奇政教,幾千年了,依舊少年希望中年失望老年絕望,代代輪回無休止。只有孔丘教人不乞求身外之神靈與富貴,也不許愿死后的未來天堂,有道無道,治亂興衰由君政,君子小人在各人,“君子求諸己”“為仁由己”。天地已然賦予人獨厚的靈性,人類是發揚善性以進大同,還是濫用才智自作孽同毀滅?全“由己”!孔子第一個從大道層次發現了人獨有的高貴天賦、全面論述了君子所承擔的仁義天職,并把自身修養為偉大楷模。微夫子,我們怎能想象區區之身,竟可以如此高貴而純粹哪!想孔子一生坎坷,憂患可謂多矣;“不知老之將至”尤難能可貴。人一上年紀,皆知“老”之可怕可虞(漢語“老”可作“死”之婉辭),而夫子不知其將至,蓋亦樂道不疲而忘之矣。求道無所謂老少,真正是仁為己任,鞠躬盡瘁,老猶不衰,其聚精會神有如此者,斯何人歟-
常人能發憤忘食于一時,而夫子是精勤一生。樂道忘憂已不易,忘食忘憂乃至忘老,此身與道同體,無可復加!這才是值得思想者永遠心香頂禮、忠誠于仁道的圣哲。】
《憲問二十八》子曰:“君子之道三,我無能(未具此能)焉:仁者不憂,知(通“智”,《論語》之“智”通行本例皆作“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之道集三代之大成而創新境,新道須有新素質之人承擔,這就是他畢生自期和教養的“君子”。君子在世行道,可真是“行路難”,得具備許多能耐才不至敗其令名(詳后《士君子品格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夫子在此提出仁、智、勇三者為最基本的品質,并在“不憂”“不惑”“不懼”的限定性解釋中賦予新義,建立起三者的內在關聯。先看后二者,“智”“勇”在古代世界原本遠旺盛充沛于后世,試看華夏與古希臘的神話傳說及哲人豪杰之事跡可知;有智有勇尤其是智勇雙全者,素為世人欽慕。然而流俗很少想過:詐“智”可以為虎添翼,蠻“勇”兇殘可以惡過禽獸;苛政猛于虎的專制得以久行者,正以霸主擁有智囊之詐與虎旅之猛耳。智力體力只是能量,不是善德,崇力尚智而無道棄德,禍亂無窮。人獸之異,不在衣冠,主要在同類關愛之仁道。故曰:“仁者人也。” 孔子前已有人講仁是美德之一,可是從來沒人像孔子這樣鮮明突出地強調為人最根本的質性,治世最基本的準則,修身論學,無不仁以貫之。愛人非利己,故從大力弘揚仁道說,生民以來,孔子是第一人,舉世無二。仁只是人心之本,“本”得有枝葉才能茂盛。仁而不智,善惡不分,愚仁濫愛,反而害人誤事。智而不仁則毒陰詐智,蒙人坑人,則智不若愚之害輕。唯仁人之智能明道,目光如炬,燭奸邪而明善真,斯為可貴。“不惑”止于不受騙,排除了以智詐愚的可能。既仁且智即須行道,而世之不仁者以權威嚇人、財勢壓人、黑惡殘人、卑賤屈人、貧苦煎人……可畏可懼之事亦多矣,心不壞也不傻而被逼良從娼、棄明投暗之男男女女,何世無之!畏懼則一身且不敢自保,無勇則仁智無所施。孔圣云:“不懼!”富貴權勢轉眼成云煙,人道根于人類不滅的天性,吾何懼彼哉!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禮記表記》)極言無欲無畏之仁人,天下難得也。茍能堅信仁乃人間正道,育成天地正氣,人即還原為孟子稱頌的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勇氣源于道義,唯仁者有大勇。故一切恃強凌弱、殘民以逞、惡少橫行、泄忿亡命諸不仁暴行,皆不足言真勇。“不懼”是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抗壓膽識。“儒者柔也”是文明職業的特性,柔之大剛猶水之覆舟,與仁之大勇相通。弱勢群體的自尊自立,最需要的不是覺悟正是勇氣,無畏才能篤其仁騁其智;一“懼”,就人格干癟無生氣沒主意了。故君子之道三,而以“勇”終其德、全其道。這是足以承當大任的全面發展的新人格素養,夫子以此自期并與弟子共勉。
面對勇于冒險奪利、敢于暴行殘民的世界,高智商有仁心者普遍怯懦,缺乏勇氣。所以有必要重溫孟子言勇的體會。勇者心之氣,關鍵在篤志,氣隨志行,志堅氣聚,志大氣浩,故曰志氣。匹夫不可奪志,什么威脅利誘都不動心,壓力變成志壹而氣動的動力,平日直養勿泄氣,可以浩然于天地。他曾引曾子之言:吾嘗聞大勇于夫子(孔子)矣:“自反(反思)而不縮(理不直),雖褐寬博(即使是穿短衣的賤者),吾不惴焉(恐嚇他)。自反而縮(理直),雖(對方是)千萬人,吾往(進)矣!”(《公孫丑上》)儒者大勇,才是中華正氣!】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鮮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兩樣東西不能一齊得到,(只好)放棄鮮魚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生命本是我喜歡的,(可我)喜歡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厭惡的,(可我)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遇到)災禍也不躲避呀。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開禍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種不義的手段就可以茍全生命,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靠某種不義的門道就可以避免禍患,有的人卻不肯去干。這樣看來,喜歡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不僅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精神,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不過有道德的人能夠最終不喪失掉罷了。
一碗米飯,一盅肉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餓死。(可是)惡聲惡氣地遞給人家,(就是)過路的(餓漢)都不會接受;踩踏過才給人家,討飯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對優厚的俸祿卻不區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那優厚的俸祿對于我有什么好處呢?(只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嗎?過去寧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妻妾的侍奉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做這種事:這種不符合禮義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本性。
[從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相關文章:
1.孔子孟子論文
2.孔子和孟子論文
4.孟子《孟子欲休妻》文言文翻譯
5.孟子中的名言
6.孟子名言100句
7.
8.孟子的精辟名言
9.孔子學院論文
10.《孔子拜師》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