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等,小時候都背過這樣的篇章。
第二類是《王制》的一類著作,包括《王制》、《富國》、 《王霸》、 《君道》、《臣道》、 《致士》、 《議兵》、《強國》等,這一類主要是講治國之道,就是一個國家怎么治理?一個社會怎么管理?《王制》就是說國家的制度。《富國》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國家如何富裕、如何富強。《王霸》用現代話來說是如何稱王稱霸。《君道》闡述了帝王應該怎么當?《臣道》闡述了大臣應該怎么當?《致士》闡述了怎么召集天下的賢士,就像咱們現在所說的如何招聘人才。《議兵》,講國家富裕了,如何加強國防軍事和國防建設。
第三類是《天論》一類的著作,包括《天論》、 《正論》、 《禮論》、《樂論》、《解蔽》、 《正名》、 《性惡》、《君子》等。這些主要是闡述他的哲學思想,講天是怎么回事?禮、樂是怎么回事?人應該如何認識社會?人應該如何認識自然和人生?
第四類是《成相》和《賦篇》,這是它的文學著作,《成相》是古代敲著東西唱歌,《賦篇》就是禮、治、云、蠶、箴這樣五個篇章。
還有一類就是《大略》、 《宥坐》、 《子道》、《法行》、《哀公》、《堯問》等篇章。關于這些作品,多數人認為是荀子所寫的,但是研究者認為有幾篇不一定是荀子所寫的,可能是荀子的門人寫的,或者是當時人的記錄。比如說《仲尼》,因為《仲尼》這一篇和《荀子》的整個思想體系有點不同,即與其他篇章的觀點有些對立,所以有人就懷疑《仲尼》這一篇不是荀子的原作。
《儒效》,是他跟秦昭王一起討論時候的記錄,《議兵》是他跟臨武君討論的記錄,《強國》是答問的記錄,所以這些可能是當時的記錄。這就像我現在在講課,下面有人在記錄似的,所以說不一定是自己寫的,但是能體現他的思想。最后這六篇是用對話形式寫的,記錄荀子的事跡,所以我們就說這些篇章有可能是他的門人所作的。因此這才是《荀子》的三十二篇。如果大家現在想讀《荀子》的話可以挑著讀一讀:你要是對治國不太感興趣的,只想從修身的角度來讀就讀第一類,你要是對治理國家感興趣的話就讀讀第二類,你要是對哲學感興趣的話就讀讀《天論》這一類,而文學方面的,我們文學史上一般寫的都是《成相》和《賦篇》,大家可以看一看。
二
我們知道孔子之后的儒家分為八派,即分為八個支流,但主要是由三派構成的。不管儒家怎么分都沒有逃出這三派:
第一派是思孟學派。就是由子思和孟子他們所開啟的,這一派的特點是講求知性。首先是探討人的本性。講完本性以后講性情,講完性情以后講心,即盡心。我們知道孟子有《盡心上》和《盡心下》。盡心后,干什么呢?思誠,就是人要有誠意和誠心。通過思誠達到修己這樣一個境界。所以說知性、盡心、思誠、修己,這一派繼承了孔子的內圣之道。孔子的學說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內圣、另一個是外王。那么內圣之道就是主要體現在思孟學派之中。大家可以選《孟子》來讀,也可以讀一讀現在新出土的、從楚國里墓挖出來的竹簡,即郭店竹簡。這里面有兩類:一篇《性自命出》,就是說人的本性是從命里出來的。另一篇《誠之聞之》,講人的命運是怎樣變化的?上天授命給你,你后來在運行的過程中、在工作、發展的過程之中,如果沒有能夠實現上天的命那怨誰?它是講這個問題的。所以,如果我們把《孟子》和這些竹簡結合起來讀,就可以大致地了解思孟學派。
第二是易傳系統。有人說《易傳》是孔子所作。如果它是孔子所作,那正好體現了孔子的另一派的思想。這一派講天命,我們看《易傳》與《孟子》的思想有點不同。《孟子》講修己、講自我的修煉。它也認為天地人是合一的,也相信上天可以對地下的萬物和人起決定作用,而且他也主張性善,這在《易傳》里面也能夠看到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易傳》系統里把陰陽的觀念引入到儒家學說,因此這一派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就是邏輯的起點和最后研究的終點是窮理,就是要把天地的萬物運行的道理給搞清楚。這一點開啟了我們后來所說的《易經》的系統。
第三是禮法系統。就是講禮、講法。這一派雖然也講人本身的修煉,但是他把人從內圣中解脫出來。他說人不是通過自己的修煉就能達到一種境界的,而是把人放在社會中去考察。他認為人性本惡,并且把孔子所提倡的禮又加上法。孔子的學說本身也有一些法的意識,但是荀子把法放大來看。它與思孟學派是不同的。思孟學派的“先王”,就是說認為遠古時期那些政治見解和遠古時期的帝王是優秀的代表,后來這些帝王都沒有照著先王學,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那么禮法系統這一派當然也尊重先王,但是他們認為時代是變化的、環境是變化、社會是變化的,與其法先王不如法后王。他追求的目標是探索治道,就是天下怎么來治理。
這樣的話我們就知道儒家學派實際上后來沿著這三條路在走:一條講求自我的修煉。我們讀《論語》、讀《孟子》,常常能感覺到他們在修煉中的功夫,讀《中庸》、讀《大學》,它是一種修己的追求。而《易傳》系統,這里面當然有很多的儒家修養的人,它的目的在于窮理,就是要看到天地人之間的運行關系。而禮法一系主要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所以說它追求的目標是治道。我們這樣一看就很清楚:荀子是禮法一系,他是主張禮法的。思孟學派強調的是內圣,就是要通過修煉自己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通過格物致知來達到內圣的境界。我們知道,當時所謂的五行是“禮、義、仁、智、圣”。而通過“禮、義、仁、智”這四個方面的結合達到圣人,后來就把它改成“禮、義、仁、智、信”了。所以總的來說他闡述的是內圣的道理。荀子禮法這一派走的是外王之路。他也講求人的內部的修煉,但他主要強調人如何能在競爭的社會中、在復雜的社會中實現外在的治道。不是光修煉自己就行了,不是光養浩然之氣就行了,還要善于憑借周圍的環境、善于利用人際關系、善于建立一種制度來保障自己能平天下、能夠治國。所以說孔子的內圣外王之道在《荀子》和《孟子》這里分別得到了重視。所以說我們今天探討的荀子主要是看他的外王之道。
荀子的學說之所以在后來影響比較大,或者說我們用了一個兼容百家、或者兼容諸說、或者兼容諸子或者稱為集大成來形容它,什么原因呢?就在于荀子生活在一個總結的時代。所以大家都爭鳴的時候一定會出來一個人對這些學說進行總結。我們一般談論先秦諸子的時候,大家都說百家爭鳴,但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是另外一點,百家爭鳴的時候也是在趨同的,就是在爭論的時候人是要趨同的,為什么會爭鳴呢?就是因為有共同的話題。所以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先秦諸子的學說就會發現:對有些東西,他們的命題是一樣的。比如說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地人的關系是怎么回事?社會應該是尊先王還是尊后王?大家都在關注。是不是應該討論名稱跟實,名跟實的關系,這個問題等會兒我再講。用尚賢還是不尚賢?也就是尊重賢人還是不尊重賢人?大家討論這些,因此諸子百家之所以會爭鳴,就是因為大家對當時很多普遍性的命題的見解不同,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行了我們就自己建一個學說相互的討論,這樣就產生了爭鳴。這種爭鳴最初是尖銳對立的,但是學問和思想往往是在爭鳴中得到交流的,越爭鳴越容易辨別真偽。我們說一個人自己閉上眼睛構思出的一套東西不經過爭鳴往往有致命的缺點。所以,我們看一些關鍵的命題,比如說孔子尊天、信命、遠鬼神。而墨子是尊天、非命、信鬼神。荀子是非天、非命、非鬼神。荀子不相信天是有天命的,也不相信有天地存在,對命也不完全的信,而且不談鬼神,他認為鬼神是不存在的,韓非子也是如此。這些都是大家普遍的認識,誰與誰的見解都是不同的,所以說這樣就產生了百家。百家的觀點不同,于是便有了爭鳴。
荀子生在戰國晚期,荀子去世十幾年后,秦國就統一天下了,所以說荀子和呂不韋大致生活在同一時代。《呂氏春秋》是對先秦諸子學說的總結,但是《呂氏春秋》只能算是雜家。因為它并沒有一套一以貫之的思想,而是把很多思想雜燴起來我們看不出他有什么見解,什么都有,什么都說,但是什么都沒有說對。《荀子》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來建立百家的,所以說他的學說是建立在他對之前諸子思想總結的基礎之上,也是建立在他對之前諸子評價的基礎之上的。比如他在《非十二子》里面就評價了先秦諸子的對與錯。
首先評價的第一類人,這些人我們現在也能看得到。即它囂和魏牟,他認為這些人是無愛無禮的。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人的欲望非常多,例如人有七情六欲。這一類人就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們現在的社會上也有這樣的人,所以說無愛不強調人與人之間是有愛的。我們說的愛是博愛的愛,即親情之愛,當然也包括愛情之愛。而他是無愛的。無禮,即不講究規范、不講倫理,就按自己的心情來,當時的楊朱這一派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由著性子來,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也有這樣的人。
第二類人就是陳仲、史鰍,他們都是史學家。荀子認為這部分人具有“忍情性,綦溪利跂,茍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的特征。即清高盜名。這些人平時你跟他談話,他們就表現出一種大家的口吻,但沒有什么人情味,說起話來都在裝,整天在裝,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這一類人的目的就是向別人標榜“我是一個多少清高的人”、“我是多么耿直的一個人”,無非就是這些,但實際上并不能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第三類是墨子,尹宋學派,這類人是有愛無禮的。我們知道墨子是講兼愛的,兼愛就是天下萬物、天下萬人都是兄弟姐妹,我們一起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但是墨子是講非命的,他不相信天命、不相信你這個君主、你這個貴族是上帝賜于你的,所以說他就認為我只要有德行就能替代你,因此就容易產生異端思想。所以墨學,在秦漢時候被禁絕了,為什么呢?他認為既然上天要授命而且授命給你,但是現在的貴族不永遠是你的,我的品德思想比你的好,那我就能取而代之,這樣人容易造反。墨子他們這一派思想,就是講求兼愛,相互幫助、助人為樂,但是他不尊重領導,容易叛亂。所以他提出“縣君臣”,即把君臣之禮給懸起來了。
第四類是慎到、田駢,這兩個人是法家的。好法無禮,即非常講言行禮法,但是不講究德治、不講究品德,這樣治國也是有問題的。我們現在也能遇到有些領導或者有些執法人員不講道理,只講法。實際上,我們說法律是好東西,關鍵是看誰來用。法律是一把劍,它能否被用的好,要看拿著這把劍的人。如果拿這把劍的人出于公心,那么社會就運行不悖;如果出于私心,這把劍不僅傷害了他,而且傷害了整個社會。
[說說《荀子》(之二)(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荀子勸學的課件
2.荀子勸學圖片
3.荀子勸學課件
4.荀子《勸學》教案
5.英語科組備課總結
6.有關備課總結
7.英語學科備課總結
8.集體備課教案
9.生物集體備課總結
10.初中備課教案: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