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選讀之《當仁,不讓于師》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據說,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講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東方的孔子那里尋找智慧”。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那么,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你能對他有多少了解呢?二、當仁,不讓于師安徽省五河縣蘇皖學校 陳建浩 2008-7-15 一、解釋題意 1、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必謙讓。言外之意,對老師都不謙讓,何況其他人呢? 2、后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去做,不退讓。(《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271頁) 2、掌握如下通假字。君子一言以為知 “知”通“智”,聰明,智慧。 道之斯行 “道”通“導”,引導。夫子矢之曰 “矢”通“誓”,發誓。 毋吾以也 “以”通“已”,停止。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 “莫”通“暮”。子路不說 “說”通“悅”,高興。三、點擊課文能夠結合注釋,試著翻譯每一章的內容,并作出評析。【教材原文】1、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重點注釋】①毀:誹謗。②逾:超越。③傷:損傷,損害。④多:副詞,只,僅僅。⑤見:表明。【參考譯文】魯國大夫叔孫武叔誹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沒有用啊!仲尼是不可誹謗的。他人的才德是丘陵,還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日月,沒有辦法超越。人縱使要自行斷絕跟太陽月亮的關系,那對太陽月亮又有什么損害呢?只顯示出他不自量罷了。” 【教師評析】寫子貢面對叔孫武叔的詆毀,運用比喻、對比的手法,理直氣壯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表現孔子的出類拔萃的才德以及對孔子無限敬仰的感情。
[《論語》選讀之《當仁,不讓于師》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當仁不讓于師教案
2.論語選讀教案
6.論語精選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