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主流文化與反傳統文化并行,哪一方也沒有徹底打敗另一方,獨占上風。像如今的物質社會,反傳統文化日益泛濫,大有欲登大雅之堂之勢。哲學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何況這種多元文化已經經歷了兩千年,彼消此長,傳統文化占據主流而反傳統文化并沒有銷聲匿跡。“萬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方成天地之大,這不是正合乎自然之道了嗎?這種情況值得我們深思。
你不認為我們的老祖宗太聰明了嗎?你想做君子,好,老祖宗支持你,給你儒家的道德去奉行吧;做君子太辛苦,你不想做君子,好,老祖宗支持你,我給你道家的道德去奉行吧。喜歡做一些“君子不齒”之事的人,也給他們一套道德理論來擋面子,允許他們為財死,為食亡,允許他們有權就使,過期作廢,允許他們為己而天不誅地不滅;只要不是害人害己,就沒有理由不讓他們與我們同住地球村,何況天理國法也沒有賦予任何人“替天行道”的權力,把他們從地球表面抹去。你不忍為這是老祖宗的智慧嗎?
老祖宗設立的這套多元文化,可謂用心良苦。他們知道子孫們也會時好時壞,忽左忽右,不可能居“中”而行,因而留下這套系統的文化,以避免像希特勒時期那樣的種族滅頂之災。你看看中國歷史,有好幾個朝代是異族入侵,我們最后竟能接受他們的統治。如果你是歷史學家,你能夠從之中文化的角度來闡釋這種現象嗎?你看看,元朝、清朝,不僅能入主中原,還能夠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豈不是得益于我們老祖宗的這種系統文化?這是什么文化?這就是儒家文化,具體的說,就是中庸之道。“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舜帝當年就是這么治理天下的,孔子都表揚了他。
舜帝的為政之道深得中庸之精髓,今天黨中央號召建設和諧社會,與我們老祖宗的思想是相通的。“執其兩端”,誰來執?國家領導人、各級干部,由他們來執。這個“執”,又很像“執政”的“執”,執什么?執兩端呀。哪兩端?好的和壞的,進步的和落后的,富裕的和貧窮的,當官的和為民的,掙大錢的和下崗的,提高GDP和保護生態文明,等等等等,如何據“執”而行?折中呀、平衡呀、協調呀,求其“中”而行,尋求和諧。
中庸是社會生活的指南,是處世哲學。“中”、“庸”,都是平常的、平凡的、中性的意思。中庸,說白了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平常心。臻于與人和、與自然和、終而得“與內心和”的佳境,東方學大師季羨林的“三和”,即是對“中庸”的最好解釋。它詳審了“過”與“不及”兩個極端折中而為“中庸”,融合了“過、中、不及”等整個社會系統的各個成分辨證提煉出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來自社會實踐同時得到社會實踐的檢驗。它既可以調整人的內心,又可以調整人的行為。而且,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人,都可由中庸而得入世之樂。過者減之,不及者增之,皆可達到中庸,它不排斥社會系統中的任何一個人。
儒家之道的核心是“和”。“和”是修道的目標,“誠”修道的方法和原則。以誠求和和乃得。人人皆欲和,但又難以“不偏”“不易”,常常是君子過之,小人不及。但小人不是壞人,只是因為離道遠且覺悟太遲所至,與君子的“過”同樣是兩個極端。一般人心中皆有道,只是守道不穩,忽左忽右,時過時不及,難于把持而已。君子修道至最高境界謂“極高明”,但這只是知,還須行。知行結合,“道中庸”,才是中庸之道。君子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因為“過猶不及”,只能令人仰而景止,而無法行道。窮而不善其身,不及;達而不濟天下,不及,不及則和不生,亂矣。窮者能善其身,達者能濟天下,社會豈能不和諧?
儒教就是要在人群中修道行道,達到與周圍人的和諧。稍微一過,便容易陷入道德極端主義,以君子之德要求大眾,就很容易脫離大眾,背棄大眾。君子覺悟在先,可以去“教”,教化大眾也是行道,有言有行,用言行來詮釋“道”。只求高境界,就只能獨善其身,止于“道教”,還是“不及”。只有進入“道中庸”的境界,快樂的躬行,方能的儒教的真道。儒道至宋而不行,就源于宋儒知中庸而未“道中庸”,儒道被關進了象牙塔而成“理學”,離開了社會人群,演變成了僵死的“道學”。儒教是入世之教,是為濟世的。孔子孟子都曾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儒家思想并努力應用于治國平天下,當世不行,乃求于教;朱熹曾任秘閣修撰,又從事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宣傳“窮理”“讀書”,把儒學變成了象牙塔里的學問,不求實行,儒學入他之手,便明珠投暗,光彩頓失。儒家之道 “道貌岸然”一詞是否就源于此?諷刺道學講道而不遵道,名利皆重,難怪時人譏之為“偽學”。宋儒已不是真儒,至多是半道半儒。儒學走進象牙塔,“中庸之道”就漸行漸遠,離開了他賴以生存的土壤。
我們可以嘗試用中庸之道來解釋一些歷史現象,比如康梁變法的失敗與袁世凱新政的成功。康梁時期,既得利益集團把持朝政,根深蒂固,以幾個讀書人的熱情而維新,連當事的最高層尚未統一認識,結果把維新近乎運作成了政變,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未能“執其兩端而用其中”,采用極端的方式行事,就“過”了,這其中缺少一個能平衡兩端的謀略,工作沒有做到家,太心急了。到了清末的袁世凱新政時期,內憂外患已經促使上層產生了基本一致的認識,加上袁世凱多謀善變,善于平衡各方利益,最終得到了最高統治者--最高利益集團的代表慈禧太后的支持,并且采取的是溫和維新,“自今十二年后實行立憲政體”,留出足夠的緩沖時間。開始以強國為名募練新軍,興辦新式學堂,發展工商業,先以經濟改革帶動,而后才改革官制,雖然也是阻力重重,卻終于有所作為。
一九九八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發表共同宣言:“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的中國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文化大師季羨林先生曾經自豪的預言:“二十一世紀是東方的世紀,東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將再領風騷。”他把“極其高明而道中庸”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努力追求“與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與內心和諧。”為人處世深得中庸之妙。同胞們呀,抓緊時間研究研究中庸之道吧,真的要是諾貝爾獎得主代表團來中國取經,我們人人都能告訴他們:“學習中庸之道吧。”或許到時候我們都能給他們上上一課,我們不妨就定好題目叫“詩意的棲居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詩意的棲居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詩意的棲居散文隨筆
4.古老的近義詞
6.古老的石拱橋教案
7.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8.教學論文評語
9.生物教學論文
10.數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