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論語》選讀成語匯編(人教版選修備課資料)

發(fā)布時間:2016-5-24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昌一中   張含光

一、 為政以德

①眾星拱北:天上眾星拱衛(wèi)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拱,環(huán)線在周圍保衛(wèi)著,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極星。 

②陳力就列:指貢獻出自己的才能去擔負職務。陳力,獻出才力。就列,歸入行列。 

③開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沒有盡責,使籠子開了,老虎出來了。后比喻放縱壞人。 

④既來之,則安之:把遠人招來之后,又要使他們安定下來。“來”、“安”都是使動用法。“之”指代上文的“遠人”。 現(xiàn)在指:既然已經來了,就應該安下心來。“之” 虛化,起補充音節(jié)作用。 

⑤分崩離析:指當時魯國不統(tǒng)一,已被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分割。孔子哀嘆國家的沒落。分崩,破裂。離析,散開。 后用以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動干戈:發(fā)動戰(zhàn)爭。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戰(zhàn)爭。現(xiàn)多比喻興師動眾或大張聲勢地做事。 

⑦禍起蕭墻:指禍患起于內部。后用以指內部出亂子。也指家庭成員中自起矛盾造成禍患。 

⑧鳴鼓而攻之:比喻大張旗鼓地加以聲討。 攻,聲討。 

⑨風行草偃:風吹過的時候,草就倒伏。舊時比喻用仁德感化,人們自然心悅誠服。風行,風吹過。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風過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風吹倒。 

二  三 克己復禮 待賈而沽

克己復禮: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禮崩樂壞:指封建禮教的規(guī)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名不正,言不順: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反義詞“名正言順”

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犯上作亂:犯:干犯。封建統(tǒng)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待賈而沽:等待好的買主賣出去。舊比喻等待合適的機會出仕做官,現(xiàn)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

遇、條件才肯答應出來任職或做事。

磨而不磷:堅硬之物,磨而不能使之薄。比喻不因外力而有所改變。

涅而不緇: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比喻內質秀美的人不受惡劣環(huán)境的影響。

匏瓜空懸: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為世所用。

愚不可及:本指國君無道時假裝愚笨的本領常人不能及,現(xiàn)多指極其愚蠢。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做事。

四 知其不可而為之

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頑固。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

五 仁者愛人

能近取譬:能夠就近拿自己比方別人。意思是要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披發(fā)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qū)以外少數(shù)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六 君子之風

志士仁人: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殺身成仁: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后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yè)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患得患失: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太重。

無所不至: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壞事都做絕了。

樂在其中:喜歡做某事,并在其中獲得樂趣。

發(fā)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已,停止。

七 求諸己

后生可畏:年輕人是可敬可畏的。形容年輕人能超過前輩。

逝者如斯: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八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周:團結、親密。比:互相勾結。關系密切、團結但不互相勾結。

言不及義:義:義理,指事情的道理。謂所說的話沒有一句說到正經的道理。

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喜歡賣弄小聰明。《論語衛(wèi)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直諒多聞:直:正直,諒:終信。謂正直誠信,博學廣識。

以德報怨:用恩惠去報答怨恨。

以德報德:德:恩惠。拿恩惠酬答恩惠。

以直報怨:直:正直、公平。用公平正直來回報怨恨。

以人廢言:因發(fā)言人的地位低下等原因就不采納他所說的正確的意見。 

觀過知仁:謂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瞭解他的爲人。

九 出其氣遠鄙倍

求仁得仁: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現(xiàn)。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令色,討好的表情。

十 學以致其道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xiàn)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結合。

十一 誨人不倦

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教無類:類,種類。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對哪類人都一視同仁。

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勤奮好學。

詩禮之訓:《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后以“詩禮之訓”謂子承父教。

舉一反三 :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一隅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與“舉一反三”意同,謂善于類推,能由此及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獸骨、象牙、玉石分別稱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學問上的互相研討、砥礪。

聞一知十:聽到一點就能推知很多。形容人聰慧,善于類推。

愛素好古:《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后以“愛素好古”謂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述而不作:述:陳述。作:創(chuàng)作。泛指只闡述前人成說,自己并不創(chuàng)新。

各得其所: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shù)奈恢没虬才拧?/p>

十二、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比喻對高尚品德的人的敬仰。

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樣子。章:有條理的花紋。形容文采可觀。亦形容才干或聲名顯耀。《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劉寶楠正義:“言弟子居魯,所學已就,能成文章可觀也。”一說,謂妄作穿鑿以成文章。見何晏《論語集解》。

侃侃訚訚: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語出《論語鄉(xiāng)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一虎不河:《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原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后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用行舍藏:《論語述而》:“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謂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隱。

升堂入室:①《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原比喻學習所達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淺的差別。升堂喻已有所成就,入室喻已得其奧秘。后用以稱贊在學問或技藝上的由淺入深,漸入佳境。

割(殺)雞焉用牛刀 :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能不用。《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循循善誘:謂善于有步驟地引導、教育人。亦泛指教導有方。語本《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文約禮:廣求學問,恪守禮法。約,約束。語本《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欲罷不能:要停止也不能停止。罷:停。

賜墻及肩:語出《論語子張》:“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賜墻及肩”喻才學淺露。

門墻桃李:《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又《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后遂以“門墻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

十三 沂水春風

沂水春風:孔學的教益,師長的熏陶。

一日之長:謂年齡比別人稍大。語出《論語先進》:“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沂水弦歌: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捍曾點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沂水舞雩: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浴乎沂,風 乎舞雩。”

有勇知方:有勇氣且知道義。語本《論語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

十四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tài)度。

過猶不及:事情做的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無適無莫:謂待人處事不分厚薄,沒有偏向。語本《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朱熹集注:“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茍無道以主之,不幾于倡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圣人之學不然。于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

和而不同:和睦的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十五敬鬼神而遠之

敬而遠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愿意接近。也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諷刺語。

 

[《論語》選讀成語匯編(人教版選修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論語選讀教案

2.高二論語選讀讀后感

3.國學之《論語》選讀教學計劃

4.論語精選讀后感

5.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6.關于戰(zhàn)爭的成語匯編

7.關于雪成語匯編

8.包含嘴的成語匯編

9.描寫春天的成語匯編

10.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