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課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7tm
二、簡介作者作品。zOz{j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0EF#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6
3、簡介文中的三個人物(多媒體)"!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魯肅:學識淵博,孫權的謀士。
p三、朗讀課文
Zqx
1、聽范讀課文,注意注音和句讀。8E~)R
2、讀準字音 卿 豈 邪 孰 遂(課件出示)838G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請學生范讀。*rxxw
3四、反復朗讀,看書下注釋,翻譯,了解全文大意tE
"rH8
1、結合課文注釋自行翻譯課文,勾劃出有困難的地方。{U
2、提出翻譯課文時遇到的困難,大家共同解決。
五、概括課文情節,初步感知內容(顯示問題,允許討論)K4|
#/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ym@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學--就學)kzm8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XV!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大驚--結友)
2、對照板書小結,歸納中心IL
g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六、研討課文:WaEN
)hg7
1、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與《傷仲永》有何不同?]
本文:G'_*\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N?C: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Zg.ue
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傷仲永》則是敘議結合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y;w
2、指導朗讀5D`]V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 -- Bi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進行分析。VQ
(2)找出呂蒙的前后態度變化,說說他是怎樣的人。q.Di:
(3)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準說話時的語氣語調。qk6
(4)魯肅為什么要與呂蒙結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KONSb2
(5)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請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MG'}Ah)
三、擴展訓練
q6=KV5
1、在課堂練習本上解釋"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ysv~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eF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BT9<<br>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se>:
2、學習,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 學習了《孫權勸學》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X
一個人即使基礎再差,只要努力學習一定能夠學有所成.{9
3、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修身莫如寡欲,至樂無如讀書.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立品定須成白壁,讀書何止到青云鳥要高飛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讀書。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zopw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z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H
Q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②書到用時方恨少。
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⑧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⑨知識就是力量。
⑩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
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
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
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孫權勸學(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