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勞山道士
教案設計 張小麗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著作。
掌握文中一些重點詞語的意義。
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通過學生的反復誦讀加深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培養語感。
通過學生復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一個人只有不畏艱辛,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弄清文章線索。
2、難點
領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要求
利用書中注釋和工具書,盡量讀通讀懂課文,并能講述此故事。
二、導入課文
最近同學們中流行看鬼故事的書,其實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頗盛行,比如《聊齋志異》,就是一部談狐論鬼的書。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其中的一篇《勞山道士》。
三、簡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年輕時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舉屢試不第,71歲才成貢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鄉當塾師,家境貧困,能接觸普通百姓的生活。傾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又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等。
《聊齋志異》主要運用唐宋傳奇小說的文言體,以豐富的想像,并借鑒當時流傳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過談狐論鬼的表現形式,以巧妙的構思、生動的語言,創造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對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多有暴露,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了青年男女真誠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一些因果報應的說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正課
1.檢查預習
重點字的讀音
行(hang) 笈(ji ) 觀(guan) 稽(qi) 重(chong)
樵(qiao) 賚(lai) 給(ji) 盎(ang) 挹(yi)
箸(zhu) 霓裳(ni chang) 餞(jian)杳(yao) 諳(an)
汝(ru) 詡(xu) 逡巡(qun xun) 踣(bo)
2.朗讀課文,試翻譯。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⑴叩而語(叩:恭敬的問) ⑵陰有歸志(陰:私下里,暗地里)
⑶乃爾寂飲(乃:卻)(爾:如此) ⑷其聲清越(清越:清澈高揚)
⑸烈如蕭管(烈:響亮) ⑹其餞我于月宮可乎(其:表希望)
⑺今閱兩三月(閱:經歷,經過) ⑻示諳此苦(諳:熟悉)
⑼我固謂不能作苦(固:本來) ⑽歸家潔特(特:遵守戒律)
⑾俄頃,月明輝(頃:很快) ⑿乃于案上取壺酒(于:從)
⒀且囑盡醉(且:并且) ⒁壺酒何能遍給(何:怎么)
⒂已而歌曰(已:過了一會兒) ⒃何術之求(何:什么)
⒄須眉畢見(見:通“現”,顯現) ⒅門人然獨來(然:通“燃”,點燃)
⒆請師之(師:拜……為師)
3.提問:我們講述故事,按情節總是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
結局,這則故事的呢?請用幾句話概括故事內容。(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開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師學法。
發展(二~四自然段):看師演法,師父教法。
結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靈。
求師學法,看師演法,師父教法,演法失靈-這就是本文的線索。
4.從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文中找出原句說明。
明確:王生是一個想學法又怕吃苦,有了一點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這就是文章的一條暗線。
5.文章最后一段寫王生演法失靈,極為精彩。這樣的結果有什么表達效果?
【學生活動】學生各抒己見,全班交流。
【點撥】可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①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諷刺那些不勞而獲、不學無術的人,其結果必然空無喜一場、自取其辱。
②具有一種隱喻意義。做任何事都應不畏艱辛,一步一個腳印,夢想不付出艱辛,不勞而獲,一步登天,最終只能處處碰壁,頭破血流。
6.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學生在小組內內討論交流,并將討論結果板書在黑板上。
【點撥】一個人只有不畏艱辛,才能取得某種成就;夢想不勞而獲,一味投機取巧,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到處碰壁。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總有不少想不勞而獲的人,并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賺錢不費力,費力不賺錢!蹦銓Υ擞泻慰捶ǎ瑢懗梢黄400~500字的議論文。
六.教學反思
[嶗山道士(語文版八年級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1.嶗山道士教案
3.語文版小學課件
10.采薇教案及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