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5238-1-1.html
五柳先生
(本文發表于《語文學習》2009年第2期。發表版有刪節。)
古籍也要用懷疑的眼光去閱讀,才能讀出真味。《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撰的。古代文獻大多文史哲不分。人們習慣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它有許多記載,作為史實來看,是不可信的。比如,《戰國策魏策四》著名的“唐且為安陵君劫秦王”①(以下簡稱《唐》文)中的人物、事件,就不符合史實。如果把《戰國策》看作一部史書,歷史著作應該尊重歷史事實--歷史上應該有這件事,編撰的基本情節應該屬實;如果把《戰國策》看作文學著作,文學創作也應講究“藝術真實”。
一、作為歷史著作,違背歷史事實,如果要加以考證的話,其中經不起推敲的地方甚多。
秦國在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5年亡魏,而安陵當時不過是前魏國的一個附屬小國(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虎狼之秦當然不會讓它獨存。秦滅韓亡魏,再滅這個小小的安陵,不過是小菜一碟,哪里會有這番鬧劇。秦意欲一統天下,這絕不是僅憑唐雎的三寸不爛之舌所能阻止的。
唐雎是不可能帶劍接近秦王的。《史記刺客列傳》載:“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秦臣尚不可帶劍入殿,何況作為敵國使者的唐雎,又焉能在秦王面前“挺劍而起”?所以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時,只好將匕首匿于地圖之中。再說,荊軻刺秦王時,秦王“還柱而走”,幾喪性命,如此慘痛的教訓秦王一定會刻骨銘心,他一定會對外國使臣更嚴加防范。
安陵君的這個事件歷史上確實是有的,事情只到文章的第1段為止,即安陵君說了那些話之后,秦始皇就放過他了。據《資治通鑒》記載:二十二年(丙子、前二二五)……遂滅魏。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幸。雖然,臣受地于魏之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王義而許之。②魏亡后,安陵只是彈丸小地,放他一馬也不影響大局。事實上,當時秦軍正對付楚國,秦王的主要精力不會放在安陵這個小地方的。所以,秦王“義而許之”。
唐雎在外交上的勝利并不能最終挽救安陵的滅亡,國之圖存靠的是實力,唐雎的勝利不過是暫時的。即令唐雎以“劫秦”手段換取秦王的一紙承諾。在“兵革不修、詐偽并起……湣然道德絕矣”③的戰國末期,缺少實力保障,這種承諾也是沒有什么價值的。歷史上不爭的事實是:秦國最終完成了統一。
根據《史記魏世家》推算,嬴政出生時唐雎應該90多歲了,如此一耄耋老者又焉能懾服橫掃六國的秦王?再說,作為唐雎對手的秦王嬴政,絕不是懦弱無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種色厲內荏、前踞后恭的形象,和喑惡叱咤、一統天下的嬴政的個性特征難以吻合,那種“色撓,長跪而謝之”的形象,和歷史上的秦王嬴政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唐》文所寫內容不見史冊記載,多認為是偽托。當代學者繆文遠先生斷定:是章出自秦末漢初縱橫家之“擬托”。④朱東潤先生也認為:“本文情節當出于虛構,不能視為真實的歷史記載。”⑤這樣看來,“唐雎劫秦王”事出虛妄,當可定論。通過以上對該文內容的剖析,這一點可以看得更為清楚。
作為歷史資料,辨偽很重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實際上司馬遷寫作《史記》雖然采用了很多《戰國策》的資料,但是對于《戰國策》他也認識到史料的證偽問題。比如,關于《唐》文的材料,以及附會蘇秦等的一些內容,因為與歷史史實不盡相符,《史記》都棄置不用。
《戰國策》中有文學的想象和夸張這很正常,但是,這降低了《戰國策》作為史書的史學價值。很多人不是讀了《三國演義》也信以為真嗎?這就是文學的魅力,歷史演義,依據歷史寫文學作品是可以的。一個沒有多少歷史知識的人讀《戰國策》,會不會信以為真呢?采用文學的筆法寫歷史是不合適的。
綜上所述,嚴格地說,《戰國策》不是一部史書,而是一部文學作品。
二、作為文學作品,違背“藝術真實”,而“真”是一切文學藝術作品的生命和靈魂。
事實上,《唐》文屬于文學范疇,而不屬于史學范疇--即便作者的初衷是記錄歷史的。文學作品是對生活的提煉加工和集中概括,文學作品中的事件是生活中未必真有,但符合生活發展的必然邏輯生活中應該可能有的,這就是通常說的藝術真實,它反映的是生活的本質真實。這是文學理論的基本常識。雖然我們不能用今天文學理論的常識苛求古人,以今解古,但是,不管當時有沒有這樣的說法,藝術真實必須服從于生活真實,這是一條古今中外文學創作的基本原理,在藝術創作中,不管運用何種藝術方法和手段,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是其共同的原則和要求。作為文學作品,對于其中不合情不合理的地方,我們還是應該加以甄別的。
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文章開頭就不對。既然是秦王“使人”謂安陵君,那為什么文中引用的語言又直接是“寡人”呢?秦使應該是轉述的秦王的話。
再看這一段:
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當唐雎說到“與臣而將四矣”時,就已經把要刺殺秦王的意圖明明白白地告訴了對手,就好比球類比賽,進攻意圖已經暴露,按理說這時秦王在思想上應該已經有所防范了,可是作者卻讓唐雎慷慨激昂地來了一番演講,然后再“挺劍而起”,秦王怎會坐以待斃?這不是舞臺演出,要知臨門一腳,機會稍縱即逝!
如果把這些話去掉怎樣?不告訴他刺殺的意圖,突然挺劍而起,從而增加刺殺的成功率。在秦王的朝廷上,二人面對面,近在咫尺。唐雎應該懂得這種時機稍縱即逝,應該抓住這種有利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勝于秦王。
唐雎出使秦國的本意并不在于刺殺秦王,而是完成安陵君交給他的任務,讓秦王收回他的無理要求。但是,唐雎最后的“挺劍而起”也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這其中顯然包藏禍心。以情理揣之,也許唐雎早就做好了拼死一博的打算了。
作者也是十分聰明睿智的,因為他知道如果讓秦王死于唐雎的劍下,會嚴重地違背歷史事實,因此就給了唐雎大段的獨白,讓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講特講,而風過氣清,秦王已是一敗涂地了。可是上面那段話符合生活真實嗎?這個細節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某一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邏輯中。問題就出來了:
三、那么,我們該怎樣來看待該文的歷史真實和文學真實呢?
從讀者對于文章的接受角度考慮,《唐》文這樣明顯違背歷史真實和細節真實的篇章被不斷編選進一些古代文學讀本,千百年來不知征服了多少讀者的心,可以斷定編者和讀者是不把它作為歷史文獻看待的。從近千年的閱讀史來看,這篇文章肯定沒有留給讀者以虛偽的感覺,相反,讀者幾乎無一例外地為唐雎的凜然正氣所打動。為什么呢?如果把它僅僅當作一部史傳看待是不合適的。《戰國策》所寫唐雎劫秦王這類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故事。此乃文人的虛構之作,其實是在歌頌“策士”們的偉大功績。如果說《出師表》滿足了讀書人以“帝王師”的口吻發話的狂想,那么《唐》文則滿足了“士人”在紛繁亂世中的政治事件里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角色的想象。唐雎大義凜然的秦庭陳詞其實不是唐雎的想法,而是被筆下人物深深感動的作者的愿望,作者對筆下人物的主觀感情沖淡了對客觀敘事的設計,模糊了情節發展的邏輯走向。
拋開歷史,單就文章的敘述手法來看,其文學感染力確實是比較強的。由于《戰國策》不完全拘泥于歷史事實,不過多地顧及到事情的真實性,甚至個別事件張冠李戴、剪裁拼湊,也不在話下,再加上它長于敘事,善于鋪陳夸張渲染,人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語言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戰國策》具有很高的文學成就,對后世司馬遷的《史記》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關于唐雎“士之怒”那段描寫,我們不妨這樣理解:這并不是中國傳統的史家春秋筆法,同《陌上桑》中那個采桑女的驚艷登場一樣,如果我們不理解《戰國策》夸張的風格,罔顧文章的文學表現手法,來看待唐雎的慷慨陳辭,就犧牲了文學材料的特質。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其意在于反對暴秦,因而塑造了唐雎這個不同凡響的俠客形象。秦始皇仁義不施積怨天下,故漢初縱橫之士假托唐雎之名,向秦始皇潑了這盆污水,這才是《唐》文產生的社會背景。南宋鮑彪說:“諸刺劫之士,自曹沫以至荊軻,皆不聞道,唯若唐雎者可也,為其激而發,不專志于此也。”這個“激”字就是對唐雎的褒獎。雖唐雎無能挽安陵于必滅之勢,如藺相如不能挽趙于必滅之勢,但就當時情形看,知其不可而為之,其膽其識,也算“不辱使命”了。
可是,藝術惟有其真,才美,才能給人以合情、合理、合意的審美追求。這里的“真”指的是藝術真實的事真、情真和理真,具體包括歷史真實、情感真實和細節真實,它是藝術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作品藝術生命力的保障。如果失卻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真味,情感真實之毛將焉附?且不論歷史真實,本文細節上的失真也使該文失色不少。
不談(狹義的)語文教學該不該涉及歷史研究的問題,單就《唐》文這篇文章來說,不僅違背了歷史的真實,作為文學作品,也違背了藝術的真實。如果從大語文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倒也是一筆可供利用的教學資源,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瑕疵”可能是假問題,但激發的卻是真思考。單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也是走在“語文”的路上。
注釋:
①語文教科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的題目是“唐雎不辱使命”,注釋說“標題是后人加的”。唐睢也作唐且。秦王即秦始皇嬴政。
②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卷七“秦紀二”。
③劉向《戰國策書錄》。
④繆文遠《戰國策考辨》,中華書局,1984年7月1日。
⑤朱東潤主編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編》第一冊13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
[夫唐雎之刺秦王也……--《唐雎不辱使命》備課札記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論壇專稿)/a]相關文章:
10.《a e 》教師備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