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紅
“教學情境”是美國的課程論提出的一個概念。所謂教學情境,就是以直觀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述的實際事物或者其背景。能解決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新知與舊知之間的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可能的范圍內,一切事物應盡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一切看得見的東西應盡量地放在視官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應盡量地放到聽官的跟前……假如有一個東西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上面留下印象, 它便應當用幾個感官去接觸。”喬納森對情境作過這樣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個熟悉的參考物,幫助學習者將一個要探究的概念與熟悉的經驗聯系起來,引導他們利用這些經驗來解釋、說明、形成自己的科學知識。”
一、有效情境的基本特點
1.生活性。強調情境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為此,創設教學情境,第一要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其中的問題應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切實弄明白知識的價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包括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
2.針對性。要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能遠離教學內容、目標和學生。要有明確的目的。
3.形象性。強調情境創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為此,我們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首先應該是感性的、可見的、摸得著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并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升化;其次,應該是形象的、具體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4.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學情境具有激發學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說得好:“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動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譬如一位語文教師在講《水滸傳》時,她在多媒體上播放了電視劇《水滸傳》中與課文相關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電視片段,同學們興趣高漲,對魯達的不畏強暴、嫉惡如仇和吳用的神機妙算佩服得五體投地,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對課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徹了。
二、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首先重在要把握準學生的學習起點,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水平;其次教學情境的創設不能一味圖熱鬧,甚至嘩眾取寵,情境內容的選取要適切;第三,情境的設置要有一定的連貫性,理想狀態下,一節課的情境應是環環相生的。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要做到四個“必須”:(1)目的必須明確,要防止僅為增加氣氛課堂熱鬧而創設情境,要防止僅為給聽課教師看而創設情境,要防止流于形式創設走過場的情境;(2)必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低年級許多采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的方法創設情境,高年級更要突顯一種真正的問題情境;(3)必須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要與時俱進,有時代氣息;(4)必須有利于認識知識、體驗和理解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方法有:
1.導入設置情景
成功地上好一節課跟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巧設導語是至關重要的。導語融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體,它像一座橋,架在理解課文內容與獲得知識的必經之路上,這座橋架穩了,架寬了,學生就可以輕松愉快的到達彼岸。如:在教授《父母的心》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了閻維文演唱的《母親》MTV。當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飽含深情的“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陷兒,有人她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的歌聲在耳畔響起時,臺上臺下師生們的心都被深深打動了,許多人的眼角都閃現著淚花,大家不約而同地都跟唱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就被激活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就像火炬一樣一下就被點燃了。
2.生存性情景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已經學過的知識出發,并結合所學課文內容導入,這樣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在《最后一課》的教學結尾時,我對學生們說道:“有人認為小弗郎士的可貴在于在命運大轉折的時刻終于明白了學習是與侵略者作斗爭的武器。而有的人卻認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等到做了亡國奴的這一天才明白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學生聽了都深有感觸,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爭論,學生對“愛國”這一概念有了新的認識。
3.以語言創設情景
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能夠使聽者的腦中呈現的是一幅幅鮮明而簡潔的畫面,這種將抽象形象化具體化的語言,學生聽起來必定是興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濃郁如仲夏,猶似欣賞一幅畫,觀賞一幕劇。
小說《社戲》是一篇充滿江南水鄉生活氣息的文章。它描繪了江南水鄉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連山,朦朧的月色,含香的水氣,令人自失的笛聲,還有一大幫頑皮無私友好的農村兒童一起煮豆的經歷,讀來令人回味無窮。然而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學生對小說中的生活環境和人物的感知認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農村水鄉生活經驗的學生,覺得課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沒有這種生活體驗的學生,烏蓬船和豆子就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為了讓學生體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課堂上,我讓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說起,并通過視頻向學生說起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和魯迅童年生活的軼聞趣事。這樣大家說得有勁,聽得有味,閱讀的興趣油然而生,自覺把思維的觸角伸向那迷人的水鄉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4.創設情景深化對文學作品的感悟
表演是高一層次的形象性,因為它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外觀形象,而且展現了人物內心世界。還可讓學生表演,學生表演有獨特的教學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本質上,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實際上,兒童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征。表演能夠有效地調動并發揮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動”與“樂”中把握課文內蘊,理解人物的性格、語言、動作、神態及內心世界。
在教《變色龍》一課時,就運用了表演課本劇的形式,把課文中的精彩情節在課堂上再現,讓學生在表演中深刻體會課文表達的內容,把握文章的表現方法。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活躍了氣氛,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使其樂學。
三、創設教學情境注意點
1、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
2、創設的情境要有真實性,讓學生融入情境中。
3、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實際、年齡特點、已有知識經驗,并具有時代性)。
4、情境要具有適切性,也應具有挑戰性,要能激發學生的思維。
5、創設的情境要符合教學目標。
6、作為教師,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教材,了解學生特點,拓寬知識面,時時關心身邊的事件,留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作好記錄,積累素材。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調動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有生氣。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助于落實課標所倡導的三維目標。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化繁為簡、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化粗糙為精細,促進學生思維,產生共鳴,促使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拓展學生思維,給人以美的享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蘇教版九年級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7.語文的教學論文
9.語文有效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