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藝術漫談
王洪
班主任應該是教書育人的有心人,猶如花匠應是技藝高超的育花使者,木匠應是能工巧刻的木雕專家;否則,哪來的萬花滿園春色,哪來的巧奪人目的木藝精品。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可以說,為人之師,尤其是身為班主任的人師,難就難在做有心人。做有心人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靈魂。
如何做一個有心人的班主任?
一、 傾注人格 正人心
教育無小事。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靈魂。作為班主任,應時時刻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好表率,張揚真善美,傾注人格的魅力為人格的向心力,這是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種藝術。因為班主任對學生的潛移默化、情感滲透、人格內化和提升是直接的,深遠的,有時甚至是一生的。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說,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展的最活躍時期,其對外界的敏感,對外物的效仿,對流行的追逐都是“偶然”中的“必然”現象,也是從眾心理追求的折射,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建立在對自身的認識和評介的基礎上的,根據每個人自身過去的成功或失敗的自我信念的心理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映的比較意識,自覺形成的一種形象觀念。】的波動性大。而班主任和學生的接觸、交流、溝通、對話又是時間長,范圍廣,影響大的“陽光地帶”。
假若班主任的言行不端,心態不正,精神不爽,感情不真,譬如說話粗俗、表達模糊、出爾反爾、做事拖沓、為人不真、處事不公、虛假做秀,這種缺乏誠信的教化蘊藏著的弊端和陋習,只會給學生的成長心理上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和陰影,使其“自我意象”走向負面。因為學生一旦失去了“自我意象”中的人格平衡、情感魅力、成長快樂,就會生發逆反心理,就會以陰暗面來過激地篩衡自己,甚至造成個性扭曲,人格缺陷,這是不符合“課標”的“情感態度和世界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的人文教育的原則的。反之,班主任進取文明,儀態端莊,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旨在讓學生從師者身上感受、體驗做人的準則,做事的原則,求學的嚴謹。班主任的人格力量越實在,對學生的感召力就越強。學生就言你、敬你、聽你,其“自我意象”也就光明,開朗,向上,這就是班主任傾注人格的力量,是無聲勝有聲的教育藝術,班主任的教育教學雨露就如春雨默默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也就給學生帶來了健康、文明、向上的動力和成長的雨露,學生也就能從教師人格中吸吮做人之道,求學之諦,正如烏申斯基說的:“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二、 人人有責 顯能力
細心的班主任不但善于傾注人格,言傳身教,關愛學生,而且善于教會學生有責任、使之學會做真人,這才是育人教書的大藝術。
班級管理工作制度化、經常化是班主任工作做有心人的具體表現。為克服學生懶惰、隨意,對事視而不見,做事斤斤計較,以我為中心;或者我行我素,或有頭無尾,或推諉不管,或者學習依賴、無動力、缺乏行為態度等失意的破敗的“自我意象”和壞習慣,實施責任制,做到人人有責,人人參加管理,這是班主任工作“無小事”的教育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真善美勤的品行環節,更是與時俱進的教育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筆者就結合班級實際,著眼于學生學做人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張揚學生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制定了一套切合實際的工作管理之法,即“班級工作事無大小,人人有責”的管理措施。例如貫穿班委職責、科代表職責、個人職責三大方面育人教育,又使其蘊含了班風、學風、紀風、體育、衛生以及教室里的各個設施(譬如,粉筆、飲水機、窗子、風扇、桌椅、走廊、燈具、窗簾、黑板、衛生、板報、好壞記錄等均有專人管理),讓學生在學習中、管理中、為人處事中張揚健康的個性,體驗律己,教育互動,培養學生養成行為、思想、學習、心態的健康氛圍。
措施的實施,無疑促進了學生的習慣養成,在工作中學會負責,在負責中學會工作,在工作中學會學習的方法,在方法中學會做人,使之體會到他們的言行在班級中、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從而堅信成功的“自我意象”,凝集班級力量,增強班級學習氛圍,一來激活了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發揮主人公的作用,擯棄“我”的不良習慣和失敗的“自我意象”,二來樹立了學生的信心:學會和諧相處,學會團隊精神,學會團結、學會平衡自己、學會發展自己,學會善待他人和自己,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又有利于班級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學風、人文風氣的建設,改變班級的亂、差、散、慢、惰的“游戲”式的不良風氣。可見班主任的有心是一種責任,一種育人之道,是微風,是春雨;學生于其中,潛默移化,感受了快樂,欣賞了向上,體驗了做真人的裨益,細化了學習成長的能力。
三、 三化管理 齊進取
一個班級最困難的、最棘手的問題恐怕是學習有障礙,行為有障礙的學生了。從教育心理學和行為學看,有行為障礙、學習障礙的學生,大多是自卑、懶散、好動、好亂、怪僻、律己差管人寬、做事托詞推諉、為人不合群、性格內向、心理怕事、個性反叛突出……而且善于抱成團,對一些錯誤行為喜歡捂著掖著,批評過重心理逆反,目光傲視;批評過輕,“從眾心理”越演越劇。為此,筆者以為對該類學生使用“三化管理”甚為得體。“三化管理”即是針對此類學生的心理、行為、意志、態度、環境等教育背景,采取“分化”“感化”“目標化”的管理策略,這是筆者實踐中對障礙學生、困難學生管理、教育對癥下藥的一種有效途徑。
那么如何進行“三化管理,齊進取”呢?
1、 分化
根據障礙學生、困難學生的心理、性情特點,心里學家馬爾慈認為,是人的個體在“自我意象”中經常生發的一種負面信息,如“我是沒出息的”,“我”生性懶散怕動,精神沮喪、自卑、“能力”無能的,“我”注定是一個失敗者,“我”總是被批評的。由于如是,大多數障礙學生、困難學生就會以此為“情趣相投”,抱成團,擰為繩,互相包庇,互相遮掩,互相“關愛”,以致形成伙結成幫,而導致厭學、煩學、不學,甚至是干出一些“出格”的事,偏離了學習和成長的航向,離背了為人做事的誠信。因此,針對他們的環境教育背景,個人差異、性情、心理特點,曉之義理,動之以情,正面教育,以致分化他們的“小集體”“小團伙”“小幫派”,淡化他們的負面“自我意象”,規范他們的行為準則,引導他們走上正道,扶正他們茁壯成長。這是一條有利益學生健康成長的途徑。
2、 感化
要創設一個良好、和諧、民主、向上的班集體,就不能沒有愛。愛,是感化的源泉;愛,是教育的化身。沒有愛的教育如同一潭死水。這對行為、學習有障礙的學生來說,更是一劑江湖怪方。因為這類學生其實更需要愛,更渴望愛,更祈求呵護。班主任如果能用真情去感化,無疑是對他們潛入了教育教學的和風細雨。從教育學來說,責罵、過分指責、諷刺、體罰、冷視等都是消極的壓抑的教育陋習,其結果只能是傷害學生的自尊,阻礙學生的進步,挫傷學生的自信,壓抑學生的創造,只會使學生感到孤獨,心懷隔戒,產生“敵意”,破罐破摔,造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回避真實、自暴自棄、粗俗無禮,與教育抵抗,與集體冷漠,與他人疏遠的教育悲劇。這是教育缺失所致。因此,身為班主任,在轉化困難學生、障礙學生時,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化他們的良知,用愛去洞察他們的心靈,才能真正發現他們的需求,了解他們的思想,抓住他們的感受,循循善誘,曉之理動之情,而擯棄“教育近視癥”,以心換心,從心理上幫助他們樹立進取心、恒心、意志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行為動機,矯正他們的不良習慣。
有心者,事竟成。教育需要有心人,有心的人與時俱進,而且善教、樂教、愛教。唯有對學生施以情,讓學生感受到情的溫暖,教育才能產生巨大的資源魅力。
3、 目標化
心理學創富觀點認為,每個人只要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會按照那種人的方式行為去
努力做好,而且其力量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扭轉的。可見,暗淡的“自我意象”如沮喪、自卑、
無能的目標鎖定是停滯的;而光明的“自我意象”的目標行為,將會出現驚人的奇跡。因此,
對困難學生、障礙的學生,我們不是去理會他們的調皮“神經”,而是揚光遮暗,隨流揚波,順水導航,讓學生在“分化”的基礎上,“感化”的情懷上,與時俱進,樹立學習的和人生的目標,運用哪怕是一丁點的成功的目標的實現“主宰”指引著走向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成功。用“自我勝利”的目標方法激勵他們超越自我的環境和條件。
根據物極必反的道理,我們對待困難學生,障礙學生要推出寒極生熱,禍及福依的目標
化管理策略。如教育家魏書生對有一科只考8分成績的學生,不訓、不責、不罰、不告,而是順勢引導,樹立先鞏固8分的目標,而后研究慢慢提高,最終使這個學生一躍為80分的好學生。目標化的管理,其實是一個科學的面對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種張揚學生學習欲望的目標教育,因為學生有各種差異,尤其是有困難和障礙的學生,先鞏固低目標,而后選擇成功的自我目標實現,由此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就會保持“我做得到”的目標積極態度,就會在聽覺、視覺和觸覺--在學習上表現出激烈的能力,就不會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旁觀者來解脫或者頑固,而是描述為一個個活生生的、還在發展進步的人,期待著在一個個“跳一跳,就摘著桃子”的目標下成為自動自發,積極進取,充滿自信,樂觀開朗的學習者,探求者。
總之,班主任的育人藝術多種多樣,靈活異彩,但我以為,只要有心,便有了愛心;有了愛心,就有了育人的藝術;我更堅信,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有責任和愛心。
以上所記,是為有心育花花滿園的教育真諦。
[有心育花花滿園(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帶有心字的成語
2.有心事的說說
3.失眠有心事的說說
4.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5.教學論文評語
6.生物教學論文
7.數學教學論文
8.關于美術教學論文
9.識字教學論文
10.地理案例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