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彷徨--讀《在酒樓上》有感
從古至今,當一個人在中國被稱為偉人,那他就代表著毫無瑕疵,正義凜然,而魯迅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只是人無完人,哪有一個人會毫無缺點?在我們從小開始知道魯迅起,我們便被灌輸“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生堅定不移為革命而奮斗”“他棄醫從文,為中國的獨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武器”這一系列對魯迅的贊美之詞,但這些并不是真實的魯迅,魯迅也有疲憊茫然的時候,他也會有彷徨的時候,最好的證明便是《在酒樓上》,這篇最富魯迅氣氛的小說。
《在酒樓上》簡單看來是“我”停留在故鄉旁的S城時,與曾經的同事呂緯甫相遇后進行一番談話的故事。小說主人公呂緯甫則被視為一個被批判、被否定的對象的:當年他,呂緯甫,是一個反抗者,現在他轉了一圈回來了,背離了原來的理想,即表現了知識分子的軟弱性與不徹底性。但從我的個人感受而言,我覺得并不是這樣。在我看來,文章中的“我”與呂緯甫其實都是魯迅的化身,只是“我”的生活更貼近當時魯迅的生活狀態,“我”是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革命者,一個游子,當“我”在故鄉之外時覺得茫然不知所屬,本以為回到故鄉會能找回自己的歸屬,但相同的感覺卻依然存在著,頓時不知這廣闊的世界哪里是“我”可以扎根的地方。面對周圍的美麗景色,“我”只能做一個“看客”,卻無法做它們的擁有者,無法自豪地說出“這便是我的家鄉的美景”。從文章的“覺得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無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里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于我都沒有什么關系了。”這句話我們便可以感受到這種苦悶的心情。
與此同時,呂緯甫作為一個“失意”的知識分子出現了。可是很奇妙的是魯迅先生在“他”身上賦予了自己的樣貌:“亂蓬蓬的須發;蒼白的長方臉,然而衰瘦了。精神跟沉靜,或者卻是頹唐,又濃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當他緩緩的四顧的時候,卻對廢園忽地閃出我在學校時代常常看見的射人的光來。”從這段外貌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很典型的落魄知識分子形象,但呂緯甫又絕不是一般知識分子的那種頹廢,他的身上還保留著他特有的攝人的氣魄,只是他放棄了他的革命目標,所以他隱藏起了他內心那股革命知識階層所具有的覺醒的氣息,他麻醉著自己讓自己放棄革命。
而呂緯甫當時的生活并非渾渾噩噩可以概括的,準確的說來,呂緯甫是對革命事業失望后壓抑著自己的革命意識,放松麻醉自己的思想,讓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市民過著平淡的生活,但還是在世俗生活中保有自己的思維與見解,不是盲目地隨波逐流,在我看來呂緯甫所過的生活應該是人到中年的魯迅所希望擁有的一種看似乏味卻平穩安定的生活。
因此,魯迅也只是凡人,他也會彷徨迷茫,只是他能夠及時的冷靜下來與并做出適合自己的抉擇。一個不會猶豫,不會彷徨的人是不實際也不可能存在的,每次的彷徨實際是人生的每一次轉機,而魯迅的彷徨成就了《在酒樓上》這篇佳作,也成就了魯迅。
[讀《在酒樓上》有感(蘇教版高二選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7. 讀《童年》有感
10.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